转型家大健康产业研究中心在穗成立,规模或达十万亿美元

近日,转型家大健康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举行。有专家表示,过去五年,大健康产业整个行业年均增长率达26.7%左右。而在未来五年,整个产业的规模至少是达到十万亿美元以上。

在活动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嘉恒则结合了自己在纯天然植物萃取技术和离子液体技术领域取得的全球性科研成果,以及与古法中医药学完美结合,首创出由皮肤迅速吸收调整微循环的涂抹式外用产品的研究经验,分享了“科技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的专题演讲。

他介绍,与传统医院救治模式相比,大健康产业已从单一的救治模式转化为一体化的模式。而且整个大健康行业涉及到许多行业的链条,如医疗器械、营养品、保健品、健康咨询、健康检测、基因检测等,可以说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技术、产业都可以归入进去。

目前,大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主要是为企业界和学术界搭建对接平台,发挥媒介的作用,最终去服务整个大健康产业。

作为中心一员的张嘉恒,他既是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又有企业背景,这也体现出大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作为媒介的优势。“我属于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因此能够对接到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张嘉恒表示,同时他的企业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在也到达一定的规模,所以能对接到一些企业界中有投资意愿且有实力的企业。

“从我自身的经验来说,企业更多的希望是,除了专利转让外,还有后续的研发”。张嘉恒表示,专利转让后,后续的科研覆化、跟进问题是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对此,张嘉恒也建议到,可以成立专属的研发团队。其中对于学校的研究员,企业可以采用项目的形式去聘用专门对口负责项目的研究员、科研团队,去负责整个技术完整的覆化,从而使得项目的产业转化更完整。

此外,对于高校科研转化存在的的核心问题,“没有从真正的市场经济角度去考虑”。张嘉恒表示,学校里面的很多技术,比如研发的药物,很多治疗癌症的效果都是比市场上的药物要好,但且无法真正的产业化,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它的成本问题。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徐静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楚丽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