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都去哪兒了?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三環裡吃著黃燜雞圍著GUCCI圍脖抽著愛喜爆珠的上班族們;


工作單位裡,幾十個人當中才有一個北京人;


高檔小區裡,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


就連二環內的衚衕裡,掛著北京車牌的奔馳大G裡操著濃重的東北口音說道:“老鐵你瞅啥?”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姆們走在北京的街頭巷尾

聽各種南腔北調

吃各式山珍海味

但是

卻很難遇到說一口地道北京話的人

每當這個時候

咱北京人都去哪兒了?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很懶,都不工作的!”

大家上班的時候抬頭看看,您的公司裡,有幾個人是真正的老北京人?

偌大個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公司數不勝數,可為什麼在單位裡卻很少看見北京人呢?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很多人來北京是為了夢想,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原本就在這裡的北京人呢?

之所以不離開,僅僅只是因為這是姆們的家。

只有大小假期,等到北京城裡的人都蜂擁而去了,北京人才能感受到一點點家的味道。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很有錢,家家趁5套房!

如今的北京城絕對是“廣廈千萬間”,無論是市區的高檔小區,還是郊區的各種洋樓別墅,一眼看上去就給人一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感覺。

可當您走進小區仔細一打聽,住在這個小區裡的其實沒什麼北京人。傳說中的“家家都有5套房”的北京人都住那兒去了?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就咱北京這房價,只要不是有錢人誰都會望而卻步的。

隨便買個郊區的小戶型動輒就好幾百萬了,何況高大上的小區啊,工薪階層的北京人是想都不敢想,更甭說住了!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不得不承認,可能有極個別的人因為拆遷陡然富了,但是那只是個例,大部分北京人並沒有成為富翁,他們只是……

搬遠了而已!

畢竟絕大多數搬遷只給到正常賠償而已,更多的舉措是類似“經濟適用房”的安置原則。

想住高檔小區?可以!和2000w人一樣公平競爭。什麼意思?

自己掙錢買呀!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這兒是我家,用不著看景兒!”

天安門、故宮、十三陵、長城……這些都是來北京旅遊的朋友一定會打卡的地方。

但其實,這些景點並沒有什麼北京人。

這些景點,北京人都不去的嗎?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其實,這些景點北京人也去,可能偶爾來個朋友、來個同學,也會帶著他們到這些景點去逛逛,但自己真的去得極少。

什麼大小黃金週、長短的假期,與其到這些景點看人頭攢動,還不如消停兒跟家裡呢。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其二,很多所謂的“京味兒”旅遊,在北京人眼裡根本就是“變味兒”旅遊。

記得有人說過:“每個城市都有一條毀了這座城的小吃街”。北京又何嘗不是如此,大柵欄,王府井,曾幾何時都是北京人首選的商業街,可是現在的北京人還有幾個去這些地方的?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為什麼?因為味道變了!所以,您在北京的知名景點看不見什麼北京人!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只認“炸醬麵”

有著帝都之稱的北京城,您可以不出四九城吃遍全世界的美味。

什麼韓國烤肉、日本料理、法國大餐,更不用說什麼江南特色,西北風情了,只要您腰裡有票子,隨便點!

不過在您大快朵頤的同時,您可能會發現,其實身邊的北京人並不是特別多。

難道北京人都會辟穀,每天都“佯活著”?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無論是南甜北鹹,還是東辣西酸,北京人都願意去嚐嚐,可是隻是嚐嚐而已。

口味兒這東西,是祖輩兒遺傳的一部分,打小兒吃慣了的味道,恐怕一輩子也就它了。

任憑你天價的特產,那怕你驚天的手藝,北京人永遠還是喜歡家裡那碗炸醬麵,得益小腸陳那份滷煮火燒。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買東西有個喜好,那就是專認老字號。

下館子也不例外,所以更多的老北京人下館子願意選擇有傳承,信得過的老字號。

什麼砂鍋居,東興樓、豐澤園、同和居、南來順、鴻賓樓,這些都是北京人喜歡的館子。

您在牛排館兒看不見什麼北京人是正常的,因為您沒去對地方!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裡九外七皇城四,老北京人總是念叨著這句話。

但真去二環裡頭的時候,卻發現,這四九城裡也沒什麼北京人啊?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老城區的北京人現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成為了拆遷戶因為各種改造,各種擴建,這些人搬到了5環,甚至6環以外。

當然,崇文和宣武也沒了。

還有一部分北京土著,暫時留在了北京的老城區,但老城區的衚衕沒了,那種小時候的味道也就淡了。

所以,想在四九城內找到一個北京人,還真是挺難的!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據調查顯示:北京市常住人口2172.9萬人

北京常住人口前三位的區為:

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

佔全市人口的 46%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常住外來人口前三位的區為:

朝陽區、海淀區、昌平區

佔全市人口的 52.6%

朝陽區和海淀區是常住人口最多:

且外來常住人口最多的區

四環至六環之間:

65%的外來人口分佈在此

總人口超過北京總人口的一半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而北京本地常住居民分散在哪呢:

北京本地常住居民 3 人就有 1 人住在六環以外

原來,北京人都跑六環外了!!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如此說來,北京人(應該說是建國後生活在北京的北京土著)大部分遷移到了“郊區”....

而外地人在京的比例也發生了變化:

那來北京的外地人,哪的人最多?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如今的北京城,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模樣,城牆沒了,衚衕沒了,左鄰右舍沒了…………!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也難怪,如今咱這北京城內

老北京人少了,新北京人多了

衚衕少了,高樓大廈多了

聽戲的少了,看電影的多了

提籠架鳥的少了,出門遛狗的多了

講規矩的少了,不講規矩的多了

我們懷念老北京人

是懷念老北京人的那股子勁兒

是懷念他們的氣節和品質

那麼,老北京人到底是怎樣的呢?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吃飯怎麼坐,茶壺怎麼放

筷子怎麼擺,怎麼作揖、手該放哪

那是有一定講究的

絕不會老人沒上桌自己先坐下

更不會見著愛吃的往自己碗裡扒拉

輸人不輸姿勢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王朔、梁天、葛優、姜文

都是這一類人物

貧的有水平、有內涵、

有深度,讓你樂呵

但不會撓你癢癢

聯想豐富

可以從臭豆腐引申

到宇航員上廁所用不用紙

可以從花生米聊到秦磚漢瓦

有些人看不慣這一點

但我們聽著舒服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待人接物非常得體

態度十分和藹

他們在同別人談話的時候

總是望著對方的眼睛

保持注意力集中

而不是翻東西,看書報,心不在焉

顯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不管男女老幼

遇到事且不論對錯

人人都能找出理論依據

來證明自己是有道理而為之的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特別能侃,這是公認的

但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

北京人在與人交談時

可不是誇誇其談

他們非常在意交談技巧

尊重他人的觀點和看法

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明確同意

也不當著他人的面指責對方是

“瞎說”、“廢話”、“胡說八道”等

而是陳述己見,分析事物,講清道理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如果有人說北京人自傲

那說的一定不是他們態度上的傲

而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氣質——

他們生在皇城根,長在天子腳下

能不驕傲嗎?

而在與人交往相處時

他們不但不傲,而且十分謙虛

從不強調個人特殊的一面

也不有意表現自己的優越感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許下一個諾言是輕而易舉的事

但要信守和尊重一個諾言

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呀

可北京人深知信守諾言的重要性

即使遇到某種困難也從不食言

自己說出的話,就會竭盡全力去完成

他們覺得,只有身體力行才是最好的諾言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對於老北京人來說

一個“您”字,是習慣

一個“爺”字,是文化

一聲“師傅”,是親切

叫你哥們兒、姐們兒,是瓷器

上來喊你“孫賊”也許是鐵磁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北京人好客

不排外只排毒

不管北京城發展成什麼樣

老北京人還剩多少

但是北京人的志氣

和那股勁兒必須一直都在

老祖宗留下的那點玩意兒

是全世界獨一份兒

到哪都要昂著頭走

老北京人

真正的北京名片

!!!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

招聘啟事

注意啦!老北京城開始招收全職小編了!

如果您想加入我們,請把簡歷發到下面的郵箱,期待您的到來!

招聘條件

1、全職坐班!(兼職勿擾)

2、北京土著,瞭解北京文化,熟悉北京文化。

3、原創寫作能力強,有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和創新思維。

4、有新媒體運營經驗,攝影經驗,採編及美食編輯工作經驗者優先。

非誠勿擾!郵件標題請加上“應聘編輯”幾個字

投遞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