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支被稱「萬歲軍」的解放軍,彭德懷親自命名,戰績令人心服

唯一一支被稱“萬歲軍”的解放軍,彭德懷親自命名,戰績令人心服

(電視連續劇《彭德懷元帥》)

在雲山戰役中,志願軍首開以劣勢裝備殲滅美軍的紀錄。除三十九軍將騎八團殲滅大半外,其餘部隊還消滅了英軍一個榴彈炮營、美軍一個加強連以及在前線的大部分韓軍。

序戰獲勝,彭德懷並沒有乘勝追擊。這一方面是由於志願軍的糧彈已所剩無幾,需要稍作休整和補充,另一方面是他看到敵人雖然打了敗仗,但主力尚未被擊破,還佔據著有利陣地,志願軍要想擴大戰果頗為不易。

新的戰機在哪裡?需要認真觀察,更需要縝密思考。根據情報,敵人將大部兵力都集中在第一線,這說明志願軍的實力尚未完全暴露,敵人很可能還要發起進攻。

彭德懷下令志願軍主力後撤三十里至五十里,讓敵人放膽深入,以便使其戰線拉得更長。與此同時,他還採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逐步減少節節抗擊的時間,顯示志願軍軍力不支;在撤退的道路上丟棄一些繳獲的破舊器材和槍支,誘使敵人以為志願軍已潰不成軍。

麥克阿瑟是二戰名將,在朝鮮戰場的仁川登陸更把其聲望推上了頂峰,這讓他整個人變得飄飄然不可一世,即便序戰落敗,仍對志願軍不以為然。彭德懷的這些措施進一步擴大了他的錯覺和盲目自信,他認為志願軍前一階段只是“象徵性進攻”,現在則因“兵力不足,裝備低劣”,要“怯戰敗走”了。

唯一一支被稱“萬歲軍”的解放軍,彭德懷親自命名,戰績令人心服

(電視連續劇《彭德懷元帥》)

1950年11月24日,麥克阿瑟發動了所謂“聖誕節前返鄉”的全線總攻,揮師二十萬由東西兩線同時直撲中朝邊境。

長驅直入的“聯合國軍”根本不知道,在他們進軍路線兩側的崇山峻嶺間,隱蔽著無數經過嚴密偽裝的志願軍。第二天黃昏,隨著彭德懷一聲號令,預伏部隊同時向冒進之敵實施了出其不意的迂迴包圍和猛擊。這就是抗美援朝中的第二次戰役。

發現上了當,麥克阿瑟急忙下令全線撤退,然而此時“聯合國軍”南逃的“閘門”已被拉下。志願軍第三十八軍一個遠距離長途迂迴,將數萬美軍、韓軍及一部分土耳其部隊全都包圍了起來。

11月30日,麥克阿瑟急令美英軍各一部由南向北增援,同時集中幾百架飛機和各種大炮,對志願軍進行狂轟濫炸。陷於包圍圈的南逃之敵也以坦克為前導,用波濤式的集團衝鋒方式尋求突圍。

三十八軍兩面作戰,既要防敵增援,又要阻敵突圍。他們所扼守的龍源裡、松骨峰成為關鍵所在,第二次戰役中最為驚心動魄的血戰主要就集中於這兩個要點。

龍源裡誕生了一個全軍聞名的一級戰鬥英雄,他帶著一個排粉碎了敵人成營兵力的三次進攻,堵死了敵人的退路。松骨峰的一個連幾乎全部犧牲,戰後該連陣地上的槍支都完全砸爛了,機槍零件扔得到處都是。

最終,被圍之敵除一部僥倖逃脫外,其餘被全部殲滅。彭德懷聞訊非常激動,他親筆寫下嘉獎三十八軍的命令,並在命令結尾處添上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

唯一一支被稱“萬歲軍”的解放軍,彭德懷親自命名,戰績令人心服

(電視連續劇《彭德懷元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