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一張椅子,月入1000萬,每天訂單接到手軟!

品牌頭版:業界唯一百萬用戶交流平臺!聚焦互聯網、新零售、新商業的品牌玩法、幹法,第一時間報道最新品牌案例、營銷方法,在這裡,創造品牌影響力!

最近,倒閉成了共享經濟逃不過的劫。

共享單車、充電寶、雨傘、衣櫥……

絕好的創意,流水的關門。

但是,卻有這樣一家共享經濟,

它只有一個標籤,就是——躺著賺錢。

每月“躺賺”1000萬,是別人一年的收入!

每日訂單3萬多,是別人奮鬥十年也達不到的高度!

它,就是共享按摩椅——頭等艙互聯。

他靠一張椅子,月入1000萬,每天訂單接到手軟!

共享式按摩椅竟是從馬來西亞得到的靈感?

頭等艙互聯的創始人叫張鑫。去年,他在馬來西亞賓館的大堂上,看到了投幣式的按摩椅。

他靠一張椅子,月入1000萬,每天訂單接到手軟!

懷著好奇心的他就花了10塊錢體驗了20分鐘,沒想到按摩完還真的很舒服。

此刻,他靈機一閃,是不是可以把這個投幣式的按摩椅帶回中國來呢?

但是,這種投幣式對於現在出門不帶現金,靠掃碼支付的中國人來說,似乎又是個障礙。

而且,這種投幣式的容易出現故障,會影響用戶的體驗。

再說,投幣式的沒有連接互聯網,按摩椅的狀態無從得知,對它的管理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於是,張鑫和合夥人就想了一個辦法,在現有的家庭按摩椅加上移動支付。

他靠一張椅子,月入1000萬,每天訂單接到手軟!

並在常德的一個酒店投入了兩臺設備,試營業了一個月。

實驗結果完全出乎意料,兩臺定價為10元/次的按摩椅,月收入竟然達到了3000元。

區區兩臺設備就有了3000元,如果幾千臺,幾萬臺,這錢就如同印鈔機一樣來得快。

這次的結果讓張鑫振奮,這是個很好的市場,他決定放手一搏,堵上一把。

自主研發和製造產品,加快擴張步伐

同年10月,“頭等艙互聯”第一批50臺共享按摩椅誕生,投放於深圳,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張鑫決定趁熱打鐵,在深圳、廣州等地迅速擴張。

但創業哪有想得那麼簡單,無非是讓你嚐到了一點甜頭,接下來就給你一個更大的坑。

當時,頭等艙面臨著嚴重的產能問題。

他靠一張椅子,月入1000萬,每天訂單接到手軟!

供應商所提供的家庭按摩椅需要與團隊的移動支付系統、後臺系統等不斷磨合,一個月頂多生產二十多臺設備。

而且和供應商談判,少則幾天,動輒幾個月,按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無疑是雞蛋碰石頭。

彼時,市場上已經有幾個大咖。爽可、摩摩噠不僅入場更早,而且背靠資源,開始跑馬圈地。

頭等艙就像是湖裡的一條小魚,如果不加快速度擴大規模,隨時可能被共享按摩椅的巨鱷們吃掉。

於是,畢業於機電工程系的張鑫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自建廠房,投入按摩椅的研發和生產。

他靠一張椅子,月入1000萬,每天訂單接到手軟!

在張鑫看來,這是構建護城河的必經之路。

“只有掌握基礎研發和設備製造資源,才能掌握定價權和主動權。”

可自建廠房哪有那麼容易,資金從何而來?

一開始,張鑫打算用自己的資金來悶聲發大財。

但是,自從踏上了共享經濟這條路就註定是一場豪賭,想在市場上生存下去,還得靠投資者的援助。

於是,張鑫立馬啟動融資,今年三四月“頭等艙互聯”已獲得真順、梅花等兩輪融資,共計1500萬元融資。

他靠一張椅子,月入1000萬,每天訂單接到手軟!

儘管自建廠房困難重重,但有了投資者資金上的支持,頭等艙的路越走越順。

自主研發和製造的按摩椅已量產,每月能有3000-4000臺的產能。

而且還獲得了幾十項的專利,根據氣候和場地的不同,可提供按摩附加臀部加熱、聲控提醒、智能屏、充電等服務。

如今,頭等艙在近百個城市鋪出超一萬臺設備,單臺設備平均使用頻率在5-6次,單機6-12個月就可回本,月流水超1000萬元。

前幾日,頭等艙還獲得了由真格資金領投的5000萬元融資。

共享按摩椅真的有市場嗎?

其實,一開始張鑫做共享按摩椅就飽受非議,大家都說這按摩椅是老年人才會去坐的玩意,投這個玩意簡直是自尋死路。

他靠一張椅子,月入1000萬,每天訂單接到手軟!

你肯定也會好奇:共享按摩椅真的有市場嗎?

共享經濟很多都是在剛需上下工夫,出行不方便,有共享單車;手機沒電了,有共享充電寶;下雨天沒帶傘,有共享雨傘。

這個共享按摩椅似乎可有可無。

我一開始也持懷疑態度,可去旁邊的購物中心一看,傻眼了。

那裡面的按摩椅都是滿的,每次懷著期待的心情想去體驗一把,又被別人搶了。

張鑫說,共享按摩椅不是剛需,它是一種即時性的需求。

你沒看到不會想到它,但是,你看到了你會想去體驗一把。

這種共享按摩椅一方面能為用戶帶來舒適。

你在購物中心逛街逛累了,看到有按摩椅眼都亮了,跑過去一躺,拿出手機一掃,幾塊錢的服務,既讓你休息了一把,又按摩了筋骨,瞬間感覺戰鬥力爆棚。

另一方面,長時間等待場景中,人們需要一些閒散時間來消磨時間。

他靠一張椅子,月入1000萬,每天訂單接到手軟!

比如,你看電影,還有30分鐘上映,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躺在按摩椅上,既不會覺得時間難等,又享受到了服務。

而且頭等艙的費用也是視不同的場景,分為5元/6分鐘、7.9元/12分鐘,14.9/30分鐘等幾檔。

時間緊的就可以選取短時間,時間充足,就可以選擇長時間。

因為產品的體驗不錯,很多用戶轉化為購買用戶,購買其自助研發的家用版按摩椅,促成了銷售訂單,

所以,共享按摩椅看似是一種即時性的需求,但是人們對舒適的需求是永久的,這也意味著它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飛得更高

儘管共享按摩椅是有市場的,但是也要放對場所,不然也是白費功夫。

我們發現頭等艙並沒有單獨開店面,而是把它放在了購物中心、電影院、機場等地方。

這樣就巧在,不僅減少了場租費、裝修和人力成本,而且還為頭等艙帶來了流量。

現在開店的費用越來越高,而頭等艙根本不用開店,只需閒置場地的1平方就足夠了,大大減少了成本。

他靠一張椅子,月入1000萬,每天訂單接到手軟!

更重要的是這些娛樂、休息場所為頭等艙帶來了客流量。

流量為王的時代,大家為流量爭得頭破血流,而共享按摩椅根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娛樂、休息場所本就是客流量最多的地方,頭等艙抱住了它們的大腿,流量自然也就來了。

如今,頭等艙除了投放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還投放了辦公樓、活動中心等人員相對固定、集中的場所,主打產品復購率。

產品的使用頻次和復購率都有了,頭等艙可謂一路高歌。

對於未來,張鑫的設想是可以取代現有的椅子,而不必佔據額外的空間。“比如一家咖啡廳,在賣咖啡可以賺錢的情況下,如果椅子還能多賺3-5塊錢,何樂而不為呢?”

共享經濟真的不行了?

隨著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的倒閉,很多人的直覺是,共享經濟真的不行了。

只是看待問題,千萬不能靠直覺,而是要靠基於事實的判斷,而這種判斷往往是和我們的直覺相反的。

也許這就是成熟的企業家和普通吃瓜群眾的區別:企業家總愛看趨勢,做調研,用數據來說話,而吃瓜群眾只是看身邊的現象,用直覺做判斷。

所以,所謂市場的風口,其實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關鍵是你滿足了用戶的需求沒有,是否用心做好了產品,為用戶帶來了更多的價值。

還有成功者總是擅長於從生活中找到靈感,一把椅子,你可能根本不會在意,可是熱愛生活的人,卻能從中找到商機。

日常生活是最貼近老百姓的,從生活出發,才能發現他們的需求,解決他們的需求,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一抹別樣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