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忘卻的往事》瀘州(1)

由於部隊換防我們家69年的秋天來到瀘州機場。

我父親是機場基建的先行者,所以我們家沒有跟隨那些拖兒帶女的大部隊專列,而是放單飛提前來到了位於四川省瀘州市的蘭田壩鎮何家壩的飛機場。

飛機場是國民黨時期遺留下來後交由民航的。機場建成於1945年,是中國第一個混凝土跑道機場。當我們到來時,據當地公安部門介紹:在機場周邊有著兩百多名國民黨遺留和遣散人員在當地居住著,讓我們提高警惕,嚴加戒備。

當時的機場滿目瘡痍、荒草萋萋、破敗不堪、百廢待興。雜草叢生的飛機跑道上,只停留著一架據說是周恩來坐過的報廢直升機。在機場盡頭還有一個敗落的“機窩”。

我們的住處是幾排陳舊的灰磚舊瓦小平房,旁邊還有一排雙面洗手池。

我們住的平房前有幾棵芭蕉樹,寬大油綠的枝葉中,長著層層疊疊、碩果累累的大綠香蕉(我們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南方特有的植物和水果)。

瀘州的天氣特別是秋冬季節總是陰雨綿綿,淅淅瀝瀝,沒完沒了的下個不停。我們經常在小雨霏霏之時,折一片大芭蕉葉當傘頂在頭上遮風擋雨。

我們住房的後面是食堂和一個公共廁所。在旁邊還有一個帶院子的小平房,裡面住著民航留守人員大娃父母及他們四兄妹——大娃、二娃、三娃、四娃(他們後來離開了)。

在他們房後的土堤懸崖下是一條波濤洶湧的長江、湍急的水流旋轉漂浮著一個又一個泛黃渾濁的漩渦,跌宕起伏地流向下游的遠方。

部隊的新營房正在對面的山上建設著,跑道上車來人往,熱火朝天,一片繁榮新氣象。

當時和我們前後到的有“馬建華、馬喜榮”一家,薛皮球一家、“孫繼軍、孫繼祥、孫小娣”一家。他們分別是從長春、雙城和大屯來的。

我們很快嬉戲融合在一起,在濃霧瀰漫視線朦朧的清晨,手拉手走過碧綠茂盛似一片大草原的機場草坪,到農村的何家壩小學上學;一起進入直升機裡玩遊戲;一起在大娃的帶領下到江邊去探險,在那陡峭崎嶇的懸崖邊採摘野果;一起在機場跑道上瘋跑,坐在運輸磚石的卡車上兜風。啊!好快樂的時光啊!我愛你們---我的發小們!我想你們---我的玩伴們!

白娜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