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打黑除惡 伸張正義

近年來,一些地方黑惡勢力橫行,社會缺乏安全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在公安部的統一部署下,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嚴打整治”專項鬥爭,一大批作惡多端、為所欲為的黑惡勢力相繼被打掉,一大批刑事犯罪分子依法受到了嚴懲,社會治安明顯好轉。

黑惡勢力,在社會形形色色的刑事犯罪案件中,總量並不大,人數也不多,但社會危害性特別大,凡有黑惡勢力存在的地方,往往“歪人”橫行,好人難做,正常的社會管理秩序被破壞,群眾沒有安全感。

黑惡勢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地方人們不敢問、不敢管、不敢查,聽之任之。從目前各地偵破的案件上看,有的黑惡勢力,在當地稱王稱霸、為非作歹數年,未被及時查處、打擊,從而形成氣候,禍害一方。更為可悲的是,在個別地方,出現少數執法人員,政府官員縱黑、包黑、或與黑惡勢力相勾結,增添了打擊的難度。

黑惡勢力,古來有之。隨著我國打黑除惡力度的不斷加大,黑惡勢力也在不斷變換手法, “以黑護商、以商養黑”就是顯著特點之一。但是,不管如何改變,其暴力威脅的手段沒有改變,其破壞國家法治、影響社會公平、危及百姓安全的本質沒有改變。為此,一直以來,對於我們黨和國家來說,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堅決態度和堅定決心也始終沒有改變。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的進程加快,改善著公眾生活,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表現,也帶來一系列的社會治理問題和新的挑戰,黑惡勢力猖獗就是較為突出的問題。黑惡勢力大多是由社會閒散人員、兩勞釋放人員組成,他們打著合法經商的幌子,成立公司,除了經常依靠暴力手段非法討債、持械火拼、逞兇作惡、欺壓百姓,還欺行霸市、強攬工程,不擇手段謀取暴利,不僅涉足房產建築、交通運輸、餐飲娛樂、礦業開採等行業,甚至還滲透到基層政權,威脅著黨的執政基礎,也影響著國家惠民政策的落實。他們盤踞一地,危害一方,通過暴力積累財富,犯罪行為公司化,團伙化、家族化,嚴重損害社會公平正義,群眾對此深惡痛絕。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年初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標。今後,我們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始終堅持對黑惡勢力“零容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平安和諧就在身邊。

打黑除惡,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任務,黑惡勢力一日不除,社會就一日不得安寧。因此,打黑除惡,務求堅決徹底,抓住重點,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具有團伙性、殘忍性、逐利性、勢力範圍性、滲透性、暴力性等共同特點,其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社會管理秩序危害極大。打黑除惡要突出重點:一要徹底摧毀其組織體系;二要徹底打掉其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三要徹底打掉其“保護傘”;四要發動群眾徹底排查。

黑惡勢力並非一日而成,需要公安機關及早發現,及早出手,關口前移,在其沒有形成規模、造成嚴重危害之前就依法打擊,從而有效保護公眾利益,消除社會危害。黑惡勢力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群眾利益被損害的過程,也是社會公平正義流失的過程,掃黑除惡越是打擊治理得早,社會危害就越小。

在對黑惡勢力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的同時,也要注重預防,通過公佈舉報電話、舉報信箱,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打一場掃黑除惡的人民戰爭。(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