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墙中的意外发现,终圆烈士心愿

五年前十月的一天,浙江省档案馆走进了一位老先生,老先生名叫郑嘉钧,他来到档案馆的唯一心愿,就是代表全家人将保藏了70多年的一套珍贵的“红色刊物”——《译报周刊》捐赠给省档案馆保存。那一天,老人很激动,省档案局(馆)长刘芸对郑先生及其亲属的捐赠义举和信任也表示衷心的感谢。就在捐赠仪式完成的那一刻,一位革命烈士的心愿终于穿越时空尘埃落定了。

夹墙中的意外发现,终圆烈士心愿

《译报周刊》捐赠仪式

这位烈士是谁?

他叫郑文俊,出生在温州一个城市家庭,家里有四个兄弟,他排行老三。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他家在温州朔门江边开设有一家门面颇大经营麻制品的“麻行”,同时在闹市区开设了温州第一家“鸿飞车行”,还在上海做生意,可谓家境殷实富有。而文俊上学的初中是温州中学,1902年清廷推行新政时,由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孙诒让创办。从这所学校走出过“一代词宗”夏承焘、戏曲史家王季思、生物学家张肇骞、数学家苏步青和谷超豪、考古学家夏鼐等大量杰出人物;革命年代牺牲的“校友英烈”也有近五十名,如郑振铎、金贯真、庄鹤生、蔡其武等,郑文俊也是其中一位。

夹墙中的意外发现,终圆烈士心愿

郑文俊简介

烈士的革命生涯

郑文俊革命的起点是他在温州读初中的时候。1938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毅然休学,专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0年初担任永嘉城区(温州城区)区委委员,负责做青年工作。当时虽然是国共合作期间,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清剿”紧锣密鼓,尤其是1942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遭破坏,省委书记刘英被捕牺牲后,为了斗争需要,时任区委青年委员的郑文俊撤退到平阳山区工作。当时,国民党顽固派妄图一网打尽浙南党组织,摧毁基本地区,布置重兵进行“清剿”分割包围。1943年4月,国民党顽固派张宝琛派兵围剿浙南抗日革命根据地,因叛徒出卖,郑文俊等十来名同志遭到国民党军队一百余人围攻而壮烈牺牲。

夹墙中的意外发现,终圆烈士心愿

《译报周刊》刊文《给上海青年的一封公开信》

烈士的心愿

烈士郑文俊十几岁在温中读书时就走上革命路,牺牲时只有二十出头。他生前阅读了大量书籍和红色期刊,可以说是从“读书”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刚开始从事抗日斗争时,就阅读并珍藏了一套刊物——《译报周刊》,这套刊物被他看作指引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一盏明灯,因而视若珍宝。他在离开温州奔赴游击区时,非常担心《译报周刊》等一批红色书籍的安全,想来想去想了一个法子,就是把它们包装好秘密藏在老宅温州市朔门李家村二号的夹墙里,一心希望这些红色刊物能永远留存下去。而在70多年后,郑家温州老宅旧房改建时,后人拆墙时从夹墙中意外发现了这套刊物。

夹墙中的意外发现,终圆烈士心愿

《译报周刊》创刊号封面及插画

终圆烈士心愿

如今翻阅这套刊物,可以看到郑文俊在多处用红、黑、蓝不一样颜色的水笔和铅笔作出的标记。睹物思人,烈士后人悲喜交加,晚辈郑瑾在回忆中说:“大约在1941年5、6月份,三叔一直未回家,家人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后来听说他已到平阳山区去了。就这一年的初冬,从平阳山区来了一位与三叔共事的人,得知他已到平阳山区参加游击队了,这位同事是三叔叫他来家的,要带一条棉被回去,说平阳山区冬天会很冷,还需要几块银元作另用。后来,我奶奶叫妈妈缝了一条棉被,把十多元银元一针一针缝在棉被的角儿里,叠好装在麻袋里,再缝好袋口。过了二天,他的同事来取棉被时,我奶奶很伤心地托附来人说,有机会叫文俊回家一趟,说很想念儿子。大约在第二年的夏秋之交,三叔托人带口信来家说:他很好,请家里人放心。听爷爷说,三叔在山区生活很苦很苦,住的是无定着的破房子,晚上风大肯定连腊烛都点不着。从此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三叔的信息了,全家人到处打听,杳无音信。”文俊的晚辈说,当时文俊的父亲十分思念儿子,经常以钓鱼排除日夜挂在心头的思念,总是自言自语地说“童子佬(这是一句温州土话,对子女既亲热又骂一句的话)就是不回来看看”,文俊母亲过早去世,也与思念儿子过切有关,老人断气前还在喃喃:“老三!老三,见不着了……”

夹墙中的意外发现,终圆烈士心愿

《译报周刊》特辑

面对这些重见天日的珍贵刊物,烈士的后人在省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启发下,深感只有把刊物保存在档案馆,才能真正圆了烈士生前希望这些刊物能永远完整保存下去的心愿。因为这样,烈士的侄子郑嘉钧老人走进了档案馆;也因为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撰写这篇文章,把烈士感人事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郑文俊烈士,是革命战争年代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革命志士,他为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套珍贵的革命期刊,更是他坚守理想信念,为了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年轻的他,仿佛枫叶飘落悄无声息,但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夹墙中的意外发现,终圆烈士心愿

谨以此文表示对烈士的崇高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