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年級小朋友看《呼嘯山莊》的家長 是什麼心態?

是這樣的。

公元1736年,乾隆朝啟幕,這一年,22歲的曹雪芹終於鬆了一口氣,曹家在雍正朝欠下的鉅額虧空被免,他開始混跡於北京的公務員圈子,到了1746年,一部叫《風月保健》的小說寫了出來。

呃……好吧,風月寶鑑。

然後,曹雪芹就去了北京西郊,大概現在香山附近吧,從此,一直到離世,這30多年間,反覆修改增補刪減,寫出了《紅樓夢》。

在風月寶鑑問世的一個世紀後(1847年),一個叫愛迪生的美國人和一個叫貝爾的美國人先後出生,他們將影響下一個一百年的世界文明。

呃,還有一個影響了香港電影史的叫黃飛鴻的武師也在這一年出生。

這一年,鴉片戰爭已經結束了5年……

就在這一年,一部可以對標《紅樓夢》的西方文學鉅著出版,它就是《呼嘯山莊》。

給一年級小朋友看《呼嘯山莊》的家長 是什麼心態?

呼嘯山莊


前面寫那麼多有的沒的,其實想說明一件事,《呼嘯山莊》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本文沒有任何褻瀆或輕視的意思,只是想講一個特別淺顯的道理:

閱讀是一件美好的事,但就像戀愛一樣,一定一定一定,要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作品,才能迸發出最美妙的愛情/閱讀體驗。

事有緣由。

家女所在的學校校風進取,常有好心的學生家長給班集體捐贈各種學習用品、日常用品,以及課外讀物。

某一日,我突然在家女班級的微信群裡看到班主任表揚某位同學:感謝某某某同學為同學們帶來內容精彩的課外讀物。

附照片一張,圖像是一摞圖書。下面的幾本書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傻白甜風格的兒童讀物,可壓在上面的一本書,驚了!

《呼嘯山莊》……

基本上可以確定,《呼嘯山莊》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很高,排進前三的爭議性很小,在整個歐美文學史上也足以排進前十的位置。

這部作品,在每個人的一生必讀書單中,一定不可以缺席。

但是,問題是,小學一年級讀這個故事……是不是太殘酷了一些呢?

我們先不討論一年級小朋友的詞彙量夠不夠支撐看完這部大作的問題,就假設這是一部全拼音輔助讀物,就像中國古典四大名著都有拼音繪本一樣,也給呼嘯山莊製作一冊少兒讀本,真的合適嗎?

《呼嘯山莊》之所以偉大,除了純粹文學意義上的那些人物刻畫和故事結構的創新之外,就像所有偉大作品一樣,它們必須具備的基因就是對於人性魔方的揉轉變換。

《呼嘯山莊》的主題始於愛情,終於復仇,說來簡單,可其中展示出的赤裸裸的、陰暗的人性,7歲的小朋友們怎麼可能理解?

不理解還好,就怕有些心智早熟的小朋友萬一理解了,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你讓一個對世界充滿著信任與希望的小朋友突然要面對一個充滿了背叛與欺騙的現實世界,他內心的崩塌將如何重建?


當然,每個人的內心總要崩塌,在這一生中。

給一年級小朋友看《呼嘯山莊》的家長 是什麼心態?

男主就是個絕望與復仇的代名詞

可是,在一個正常人的人生中,對世界的接觸、認知、瞭解、挖掘……然後崩塌的過程中,崩塌的環節至少要在20歲之後才會緩緩到來。

我為什麼對於這位家長給小學生送《呼嘯山莊》這件事反應這麼大?

因為,我就是過早崩塌的受害者,之一吧。

還好,我在上小學時讀的雖然不是傻白甜,但也都是結構單一、人物黑白分明的一元世界觀讀物,我是在高中時讀的《呼嘯山莊》……

高中啊,16歲到18歲,標準意義上的花季時代,卻被呼嘯而過的復仇故事陰影籠罩了很久。

記得當時我看完《呼嘯山莊》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年輕時,你總是願意相信美好的力量能勝過陰謀詭計,你總覺得這世界上不可能有那麼壞的人。

《呼嘯山莊》的作者艾米麗·勃朗特是一個短命女作家,29歲時出版了《呼嘯山莊》後,30歲辭世。

她有一個更有名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夏姐姐寫了一部蜚聲國際的鉅作《簡·愛》,對啊,簡愛啊,家女同學的家長,反正也是要捐英國名著,為什麼不捐她姐的作品《簡·愛》呢?

《簡·愛》是多麼勵志的故事啊,越想我越覺得不可思議。

一般來講,《簡·愛》和《呼嘯山莊》基本上是看一必看二的兩部作品,雖然出自同胞姐妹之手,但兩作傳達出的世界觀和能量基本上就是正負極的關係。

高中時代的我,看了《簡·愛》之後,我可以在深夜想著百折不撓的簡姑娘再多做兩張模擬考試的卷子,看了《呼嘯山莊》之後卻覺得就這麼著吧反正考上一本二本或是落榜復讀,最後都是被人騙被人耍被人愚弄被人凌辱……

我真是想不明白這位家長朋友是怎麼選的書。大概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呢,是他就想讓孩子在幼小的心靈中認識到這世界的真相,然後把自己活成韋小寶或者只剩下一條胳膊之後的楊過,永遠相信惡大於善,永遠對這世界充滿著防備與牴觸,哪怕睡前也不會卸下一身的鎧甲。

真特麼累。

這不就是畸形的心理嗎?

我不信有這樣的家長……

呃,恰恰,《呼嘯山莊》的男主角,就特麼是這麼一位家長。

給一年級小朋友看《呼嘯山莊》的家長 是什麼心態?

呼嘯山莊……

另一種可能,很簡單,這位家長壓根沒看過《呼嘯山莊》,只聽說過這是一部世界名著,覺得開卷有益咯,反正家裡書櫃也沒有地兒了,索性捐了吧。

嗯,大概就是這樣吧。

好了,這事就說到這裡,我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不是對這位或畸心或不走心的家長的批評,反正家女這樣依然要靠拼音來支撐傻白甜閱讀的小朋友一時半會兒肯定不會碰《呼嘯山莊》這種黑暗料理。

閱讀,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恐怕,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也有可能。

就算是美好的事,比如戀愛,也一定要在對的時間進行。

相遇太早就叫“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

相遇太晚又會淪為小三兒或隔壁老王,

都會把美好的事搞得烏七八糟。

同理,閱讀如是。

小學一年級,啟蒙讀物非常重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是更重要的。

我看很多資料統計,說中國人正在逐漸喪失閱讀長篇作品的能力。

希望這隻個假象。

你知道的,閱讀是一種無影像的想象體驗,和看影視劇那種具象接收信息的方式相比,想象才是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的最重要特質。

人類因為有了想象而創造了世界,創造了國家,創造了公司,創造了愛情,創造了所有我們稱之為文明的東西。

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依然可以熱愛閱讀。

謝謝觀賞,再見

ps/上文提到的相關作品太過著名,所以就不提供故事梗概了,如有不明,您扶一下百度即可,謝謝。

你會建議給一年級小朋友看什麼名著的繪本改編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