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強大的日本,爲什麼卻做不好手機

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判斷失誤,沒有認清手機行業發展大趨勢。二是專注於技術,營銷策略欠缺。

就第一個方面來說,不少經常看日劇的人可能會發現,日本人一直到近一兩年,都一直在使用小小的翻蓋手機。在世界被蘋果大屏幕席捲的煮個年頭裡,日本就好像它的島國根性一樣,隔離於世界,呈現出一種不管世界風雲變化,我自獨好的氣質。

技術強大的日本,為什麼卻做不好手機

日系手機一直髮展不起來確實令人感到費解,明明手握眾多的“黑科技”,國內也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但為什麼就發展不起來呢?在中國市場,日系手機唯一剩下的“獨苗”就只有索尼了,而且還被蘋果、三星壓著打,基本上沒有什麼銷量,全靠粉絲的信仰支撐。

那麼為什麼日系手機發展不起來呢?我認為主要還是因為沒有很好的運用那些“黑科技”。以索尼為例,智能手機只是索尼集團下的一個很小的部門,除此之外還有遊戲、相機、彩電等等。各個部門之間相互獨立,相互之間似乎並沒有實現技術共享。我們都知道索尼的相機做得非常好,全世界大部分手機所用的攝像頭和傳感器也都是索尼製造的。但是索尼手機並沒有很好的利用這一優勢,搭載相同攝像頭的索尼手機和蘋果、三星相比,拍照效果總是要更差一些。

技術強大的日本,為什麼卻做不好手機

與日本手機廠商節節敗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在手機配件生產上的領先對位。

手機攝像頭的 CMOS,是攝像頭中最重要的部件。在這一領域,日本索尼一家獨大,幾乎所有高端機型的攝像頭 CMOS 都來自索尼。

索尼生產的手機攝像頭 CMOS 獨步天下▼

技術強大的日本,為什麼卻做不好手機

CMOS 的研發和生產有很高的技術門檻。在單反和微單領域,佳能、尼康和索尼這幾大霸主都是日本廠商,可見日本廠商在技術上追求極致。

除了攝像頭 CMOS,日本在液晶屏的生產製造商也很有競爭力。基本上所有高端手機的液晶屏都來自這三家手機廠商:三星、LG 和 JDI。其中三星和 LG 是韓國廠商,而 JDI 是由東芝、索尼和日立這三家日本廠商整合而來,由其生產的液晶屏精細度高,色彩飽和度高,很受 iPhone 這樣的高端手機青睞。

但在 OLED 時代,日本如今已被韓國全面超過。日本在 OLED 的研究上早於韓國,卻在商業化上落後於韓國,iPhone X 上使用的 OLED 屏全部來自三星。

反觀中國手機廠商:小米、華為、OPPO 和 vivo ,雖然無法生產 CMOS 和屏幕等重要原件,卻通過整合優化,在銷量上把日本手機廠商遠遠甩在身後。

技術強大的日本,為什麼卻做不好手機

在日本,女性是手機主流消費群體,於是日本生產商將手機制作得十分漂亮,加上防水功能,滿足日本人喜歡泡澡時玩手機的需求。同時,日本人也發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將手機鏡頭研製得十分完美,各種防抖黑科技疊加運用,在追求上做到了極致,以至於現在市面上的許多手機,都是用日產手機鏡頭。

但鏡頭做的再高清,也不是手機的核心元素,比起鏡頭,用戶顯然更在意手機的系統和軟件等使用感受。就像我身邊的朋友,願意為小米6降低對鏡頭像素的追求。

智能機浪潮來襲,諾基亞首當其衝,蘋果自有APP STORE,安卓們也有自己的陣營,而日本企業依然保持節奏,自己跟自己玩耍,研究更漂亮的外殼,更高清的攝像頭,給國產機供貨的芯片也還不錯,能做自己擅長的,又有賺頭,既然已經掉隊,反正也追不上了,又何必勉強自己去研發整合大眾手機呢?

技術強大的日本,為什麼卻做不好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