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遭遇重大危機!人民幣笑了!

作者 | 暴哥

來源 | 暴財經(ID:icaijing123) 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繫baoge-cj或評論留言

3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了最新的全球儲備貨幣市場份額。

結果顯示,全球去美元化的進程正在進一步上演!

怎麼說?

我們看圖說話,下面這張圖是IMF官網掛出來的從2014年三季度到2017年四季度

美元遭遇重大危機!人民幣笑了!

點擊圖片可以看大圖

如果看不清圖片,暴哥用文字來給大家簡單說明一下:

從2014年第三季度到2017年底,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從64.59%降低到62.7%,創近4年來新低;

哪些資產替代了美元資產的份額呢?

歐元?

不是,如果從2014年3季度算起到2017年底實際上歐元的份額也是降低的,從21.57%降低到了20.15%。

(不過,歐元20.15%的份額和兩年前脫歐時期相比已經是有了很大的改善了,當時歐元的份額差點跌破19%。)

真正替代美元和歐元的貨幣主要有三種:

一種貨幣是日元,日元的份額從2014年的3.57%提高到4.89%。如果回溯更長的數據表現,4.89%的份額創2002年新高!

另外一種貨幣是英鎊,從2014年的3.75%提高到2017年底的4.54%。

第三種貨幣就是我們手中所持有的人民幣。從2016年4季度開始,IMF把人民幣列為儲備貨幣之後,才有相應的數值,當時的份額是1.08%。後來,連續兩個季度人民幣的份額都維持在1.08%,直到2017年3季度開始人民幣又開始進一步提高份額,從1.08%提高到1.12%,又從1.12%提高到1.23%,有加速獲得外匯儲備份額的態勢!

美元遭遇重大危機!人民幣笑了!

那麼上述變動說明什麼呢?

暴哥覺得可能有如下幾點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全球去美元化已經在路上。

美元作為全球貨幣,其波動性對於絕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會產生很強烈的影響,美元弱了,自己的資產縮水,美元強了,資本又可能會流出。如何擺脫美元魔咒,其實已經是全球各國一直在積極思考的問題。

就外匯儲備結構來說,很顯然,各國已經在動手調整自己的外匯儲備結構,讓外匯儲備越來越多元化。減少美元包括歐元在內的主要儲備貨的份額,而提高人民幣、日元、英鎊等其他貨幣在外匯儲備中的地位。

其次,這個變化告訴我們並不是幣值決定一切。

很多朋友一直覺得,只有貨幣的幣值足夠強,份額才能夠提升。

但其實最近的變化告訴我們其實並不是這樣。

舉例來說,英鎊在遭遇歐債危機、英國脫歐等一系列事件之後,兌美元是一路下跌。從最高的1.78跌到2016年的1.2不到。

美元遭遇重大危機!人民幣笑了!

英鎊走勢

但我們觀察英鎊在外儲的份額變動會發現,除了2016年份額有所下滑以外,其他時間基本上長期保持份額的增長。也就是說,幣值強勢並不是讓貨幣在外匯儲備結構中佔比增多的核心變量。

無獨有偶,日元是從2014年三季度到2017年底,經歷過兩次大起大落。但全球持有日元的熱情,並沒有因為日元兌美元大跌而下滑。

美元遭遇重大危機!人民幣笑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人民幣未來的走勢變動,即使貶值,只要沒有過度的貶值,那麼各國持有人民幣,把人民幣作為常規的外匯儲備體系中的一員的熱情就不會因此下調。

第三,人民幣資產接受度加速上行。

人民幣在2016年第四季度正式被納入SDR以後,當時很多朋友說,人民幣在外匯儲備體系中的市場份額之所以提升就是因為這個。但其實這麼理解可能並無完全,人民幣被納入SDR,確實有利於人民幣被各國接納,或者更多的持有人民幣資產。

但並不是說各國就必須按照SDR的市場份額來調整自己的外匯儲備結構。IMF也不是硬性的規定說,SDR的成分如何各國就要按照相應的比例改變自己的外匯儲備結構。(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歐元目前在SDR中的份額是30%,人民幣是11%不到,日元是8%左右,三者都沒有達到;反倒是美元SDR份額僅僅41.73%,但在外匯儲備中的佔比卻超過6成)

真正能夠打動各國持有相應貨幣及其背後資產的原因是大家認為持有你的貨幣(或計價資產)有利可圖!要麼是能夠維護資產的安全,不貶值;要麼是持有該貨幣作為長期資產,長期來看有前景;要麼是做交易的時候結算便利;要麼是金融市場有足夠多的吸引力,方面投資等等。

對人民幣來說,如果我們觀察最近3個季度左右的各貨幣在全球外匯儲備體系份額的變化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

人民幣的資產變動幅度最大。從1.08%增加1.23%,變動幅度為20%左右,這是主要貨幣裡面最大的。

這個變動情況結合我們國內的一些改革舉措,可以說能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距離來說,2017年7月債券通開通,讓中國債券市場吸引外資的能力大大提升;而2017年隨著全球範圍內配置所謂核心資產,大量中國的核心資產被外資配置,茅臺等稀缺標的大幅上漲就是人民幣資產的一種表現。

而未來,包括原油期貨的開通,上市規則修改方便已經在海外上市以及還沒有上市的獨角獸企業上市,無疑會更加吸引希望分享中國資本、商品和人口紅利的資金繼續加速配置人民幣資產。

所以,長期來看,連外國政府央行都在積極的配置人民幣資產的時候,我們還有必要到處尋找投資獲利的機會嗎?

最後暴哥想說,人民幣的前程任重而道遠。但是可以預見,隨著我們國力的增強,隨著我們堅持進行匯率市場化、資本市場開放化等一系列改革進程,隨著我們推出更多的投資產品,人民幣資產未來的吸引力只會是有增無減。

而我們作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未來最大的消費國,各國如果想要和中國做生意,想要分享中國經濟崛起的消費者盛宴,持有人民幣也將是最經濟實惠的一種貿易交往方式。

歷史上,貨幣的替代總是要比經濟規模的替代晚很多年,未來我們的經濟實力超越美國之後,可能也無法避免貨幣上的替代進程晚於經濟。不過晚一點不要緊,套用股市裡面股民常用的一句話,價值只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PS:有朋友說創業板是暴哥吹起來的,這裡暴哥要“澄清”一下,暴哥可沒這麼大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