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暴漲背後的祕密!

首先說聲抱歉。在註冊制授權延期2年的消息出來之後,由於暴哥一直在返回工作地點的途中,因此沒有及時給大家奉上自己對於註冊制的一些思考。

今天,藉著股市的表現(主要是創業板大漲)以及關於股市的一些新動向,暴哥簡單的來說一說關於股市的一些思考。

在上週末傳出註冊制授權延期2年之後,暴哥看到市場中的分析比較兩極,一種 看法是利空,主要是認為此前註冊制已經不怎麼提了,這時候突然又提出來顯然對於中小創是利空;而另一種說法則是,註冊制從來都是股市改革的基本方向,一直沒變過,授權時間到了,決策層選擇延期,而不是一蹴而就,這是呵護股市的體現。

那麼暴哥怎麼看呢?暴哥是利多派,在註冊制授權延期的消息第一時間爆出來的下意識的反應就是週一中小創會大漲(當然現在這是馬後炮了)。

創業板暴漲背後的秘密!

不過暴哥對於這個利多中小創消息的解讀可能和一般的解讀不太一樣。

一般的理解是延期註冊制,發行新股可能就不會那麼多了,所以從資金和股票 供需關係的角度來說,算是利多。

但其實,註冊制對於中小創來說最大的利好其實並不是這一條,原因有二:

第一,股票發行的多少其實要看實質,而不是看稱謂,2016、2017年儘管不是註冊制,但是我們發行股票的數量是冠絕全球的,比美國、香港等是是註冊制的股市還要多,所以供需關係說法很難站得住腳,就算有也更多是從心裡層面的。(現在IPO趨嚴,本身已經是對中小創利好了)

第二,註冊制這一發行制度的改變,其實對中國股市而言最重要的作用在於,提升中國股市的競爭力,讓中國乃至全球更多優質的企業到中國來上市。而這些成長中的優質企業可能不滿足現有的上市條件,但是其前景確實是無限的。

今天新華社撰文說:中國資本市場的“BATJ夢”該圓了!

創業板暴漲背後的秘密!

其文章的核心思想其實就是通過改革發行制度,留住BAT式的企業,讓A股不再出現不能讓我們自己本土的優秀企業上市的窘境!

那麼怎麼改革發行制度,讓A股圓夢呢?

2月9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曾經發不過一個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8-2020年)。裡面有這麼一段話:

大力推進創業板改革,優化多層次市場體系。在資本市場總體佈局的框架內優化創業板的定位和制度安排,著力吸納一批龍頭創新企業登陸創業板。推動完善IPO發行上市條件,不斷擴大創業板包容性。

也就是說根據創業板的定位,這些有潛力成為BAT的創新企業,將會以創業板為落腳點。

從綱要裡面的話中暴哥覺得我們不難發現,擴大創業板包容性,推動完善IPO發行上市制度,不就是註冊制的方向嘛?

說道這裡要說一個誤區,一般而言,大家總是認為註冊制和核準制的區別在於,沒有監管了,隨便發股票,但其實這個理解是本質性錯誤的,對照美國等註冊制的股市,其事後的監管比我們的核準制其實還要嚴格。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放開股票上市的定價權交還給市場,放寬股票的上市條件,加強事後監管,註冊制就形成了。

當然,還有朋友說沒有退市制度,註冊制無法完備,但這一點也是值得商榷的,或者說可能真的要根據不同的國家甚至民族性來分析。

舉例來說,相比於美國和英國等註冊制市場來說,同樣實施註冊制的亞洲地區,日本、韓國等市場退市率明顯要低得多,而香港甚至和A股差不多。

創業板暴漲背後的秘密!

各主要市場的退市率

也就是說,股票市場的制度性完善確實不能完全照搬,還是要符合地域性,民族性特點的。

如果暴哥估摸的沒錯,即使我們未來推出了完備的退市制度,但實施效果可能還是要觀察,很可能退市率仍然不高。不過因為註冊制的存在,所以排除造假等因素,大量的股票即使不退市也將被市場拋棄,淪為所謂的仙股。

創業板暴漲背後的秘密!

再有,總有人說創業板的估值問題,不能否認的是創業板的估值水平是高,但是如果我們看納斯達克在排除了主要的 科技股之後估值其實也不低,甚至已經超越了創業板。

而各國創業板的定位就是為了創新企業服務的,可能賺錢少,或者甚至就不賺錢,其相對於主板的高估值應該說必然的,如果創業板的股票都和主板企業一樣成熟,那麼這創業板的意義何在呢?

所以順著這個思路,其實也是我們理性的看待風格切換的一種思路。

暴哥此前多次分析過,2018年暴哥一直認為創業板、中小板中的優質企業前景要好於大藍籌,道理就在於,創業板和主板之間的估值差已經到了歷史的極值。很多板塊的藍籌估值高企,且前景在向下。

比如地產板塊,因為國家統計局的消息: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31個月以來首次同比由上漲轉為下降。一線地產商股價全線下挫。

如果沒有創業板的大漲帶動,很可能跌幅會非常明顯。早盤萬科最多下跌4.4%,保利更是跌幅達到6%,融創恆大均出現下跌。

而創業板因為從來就是高估值,但就目前的估值水平來說,自身橫向對比已經處於歷史上的較低水平。不少優質企業已經是跌出了黃金坑。

所以,這種對立的變化,導致存量資金主導行情下,本次反彈創業板力度要強於主板。

創業板暴漲背後的秘密!

最後暴哥想說,股市目前全球性的恐慌清晰階段性的得到了修復,外部環境的穩定,加上我們A股受益於多重政策性利好(會議、註冊制等等),A股的反彈有望繼續延續。

不過暴哥還是那句話,2018年,最擔心並不是A股自身,而是美國股市的外溢風險。

巴菲特最近發表了致股東信,裡面很重要的提出,他之所以 持有大量現金就是因為感覺估值比較高,沒有太合適的機會。(這一點暴哥以前也專門寫過)

和巴菲特的感覺類似,全球資金的流動也是流出美國,流入新興市場和歐洲。

而隨著全球股市連通性加強,A股越開放越容易受到美國股市的影響,所以美股可能會成為A股未來最大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