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生態停車場怎麼建?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生態停車場是指在露天停車場應用透氣、透水性鋪裝材料鋪設地面,並間隔栽植一定量的喬木等綠化植物,形成綠蔭覆蓋,將停車空間與園林綠化空間有機結合。生態停車場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生態停車場的提出作為一種新型的、科學的停車規劃理念,體現了人與自然空間環境的和諧共生,既能解決停車問題,又能改善生態環境,生態停車場是景區和城市停車規劃建設的發展方向。

景區生態停車場設計原理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所謂生態停車場,暨在地面適當種植綠化,並在停車場種植或移植樹木,利用樹木作為車位與車位之間的隔離手段,最終達到“樹下停車,車下有草,車上有樹”的環保效果,其設計原理如下:

強調景區的自然協調性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對旅遊景區來說,停車場是遊客上下車,車輛週轉、臨時停放的地方。旅遊場所的配套設施,尤其是停車場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一個景區的人文景觀和對其他地區的吸引力。

因此,旅遊景區停車場規劃的首要問題是依據場地本身的自然條件與周圍自然風景的統一協調,能最大地借用景區的自然地形地勢條件,依勢而造。在停車場區域內大客車與小汽車要分區停放,用綠化劃分出各自的停車空間。

講究以人為本

有條件的地方應儘量將停車場建在地下或水下,而騰出的地面最好用於建遊園,搞綠化,或擴大水面。要在整個停車場的合適位置分散佈置一些休閒設施、指示牌、公共休閒亭等,最大限度地為遊客提供便捷的服務。

提倡可持續性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市場上有一種新產品,草坪格,是一種具有環境親和力的產品,它的出現既解決了停車問題又美化了環境。它與混凝土網磚相比綠化率大大提高,其綠化率能達到90%,負載能力可達20噸/㎡。其特殊設計使其安裝快速簡便,便於移動及耐高壓、對環境無汙染,既環保又生態。

生態停車場透水性鋪裝的應用,既兼顧了車輛停放對硬化路面使用的要求,又很好的起到了節流減排的作用。在一定層面上減少對自然地面的破壞程度,讓人與自然得到共生,體現了可持續性的科學發展觀。

生態型的停車場設計一般採用組團式、分散式兩種佈局。可以採用高大喬木和藤蔓植物遮蔭的林式綠化的方法,利用綠化草坪磚,以灌木作為隔離線,輔以耐陰草坪和草花美化周圍環境。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生態停車場的類型

按照景區的空間位置和道路屬性來分,可以設置佔道停車場以及平面、立體式專用停車場兩類。

(1)佔道(路邊)停車場是指在靠道路的邊緣一側或者兩側邊緣設置停車位。可以考慮在車流量較少的道路設置此類停車方式。

(2)平面、立體式專用停車場是指在利用特點場地設置的大面積停車區域,一般在景區中的此類停車場類型常採取平面式和立體式。

車輛停置形式

按照車輛不同形態特點,目前在景區停車場停放的車位的佈置形式,主要分為垂直式、平行式、斜角式三種,或同一停車場混合採用此三種停車方式。

垂直式:即車輛垂直於通道停放。採用這種形式,優點是用地較省,但車輛進出車位要倒車一次,需留較寬的通道。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平行式:即車輛平行於通道停放。採用這種形式,停車帶較窄,車輛駛出方便,適宜停放不同類型、不同車身長度的車輛,但一定長度內停放車輛數最少。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斜角式:即車輛與通道成斜交角度停放。一般按30°、45°、60°三種角度停放。採用這種形式,停車帶寬度隨車身長度和停放角度而異。斜角式適用於場地寬度受限制的停車場,車輛停放比較靈活,車輛駛入和駛出方便,可迅速停置和疏散。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植物種植設計基本模式

景區生態停車場的綠化種植以不影響車輛正常通行為原則,停車場周邊應種植高大庇廕喬木,宜有隔離防護綠帶;停車場種植的庇廕喬木可選擇行道樹種。

其樹木枝下高度應符合停車位淨高度的規定:小型汽車為2.5m;中型汽車為3.5m ;載貨汽車為4.5m ,但不宜佈置花卉。

地面停車場內種植穴內徑應≥1.5m×1.5m,種植穴的擋土牆高度>0.2m,並設置相應的保護措施。

殘疾人停車車位的一側,應設寬度不小於1.20m的輪椅通道,應使乘輪椅者從輪椅通道直接進入人行通道到達建築入口。

生態停車場植物設計形式多樣,基本形式如下:

(1)喬木庇廕層(標誌設施);灌木隔離層(照明設施);在高大喬木選擇上應考慮遮陰效果,南方地區可以考慮選擇香樟、欒樹、盆架子、小葉榕等,樹冠比較大,枝葉濃密的喬木,而且最好是耐陰性比較強的。北方可以選擇像青桐之類的,豎向性植物。

(2)採用綠化隔離和停車位結合的形式保證安全性,並創造最大的遮蔭效果。

生態鋪裝材料運用

生態透水鋪裝有收集雨水,減少熱導,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主要鋪裝形式種類有: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①網格植草磚,優點是防止土壤壓實,使土壤更容易滲透雨水。

②石板同樣能起到植草磚的效果,同時又不失精緻。

③碎石鋪就的小路,可承受重荷載,也能保證雨水下滲。

④透水磚,保證雨水的下滲兼顧生態效益。

⑤透水瀝青路面是透水排水降噪路面,是一種新型路面結構,屬於半透水路面,道路結構形式與普通瀝青路面相似。

景區生態停車場鋪裝設計跟植物設計一樣具有多樣性,但應具備以下兩個原則:

1、鋪裝與剖面結構選用生態型材料相結合,使油汙和雨水得到很好的處理。

2、利用抗汙強、淺根系植物吸收汽車尾氣,推廣使用節能環保的停車設施。

生態停車場的規劃建議

景區的停車場應成為景觀,避免採用使大面積車輛曝曬的硬化停車場。國外有景區採用太陽能電池板或太陽能集熱器作為停車場的車棚。既可防止車輛曝曬,為開空調而多耗油汙染景區空氣,又可以為景區提供綠色電源。有條件的景區可以考慮修建這樣的停車場,同時這也可以作為景區評定的加分項。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停車場規模預測

停車場車位數規模可以按照景區佔地面積和旅遊人數兩種計算。前一種是粗略的估算,後一種計算方式相對準確。

按景區面積預測:

根據以下表格的數據計算出:在市區的景區: N=AA*0.80/100;在郊區的景區:N=AA*0.12/100;城市公園的 : N=AA*0.02/100;其中:N—景區車位數;AA—景區佔地面積。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按旅遊人數預測:

旅遊出行停車需求的主體是旅遊出行車輛,其規模顯然取決於景區接待的遊客數量。因此,首先對景區未來接待遊客數量進行預測(以最大容納能力可作為未來景區接待遊客規模預測的重要控制指標);然後結合對未來景區接待遊客的出行方式分析,從而確定未來景區由旅遊出行而引發的交通量規模,並以此計算得到景區未來停車需求規模。

除了結合國內外常見標準,各個景區應該修建何等規模的停車場,還可根據所處區位按照城中景區、郊區景區和偏遠景區來劃分。

(1)位於城市當中的景區——有些是居民主要的體閒娛樂場所之一,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使其可充分利用周邊各處的停車場所,所以高峰和平峰時段停車需求差異不明顯。大可不必修建面積過大的停車場。城市高昂的地價對於投資商來說也是一項挑戰。

(2)位於城市郊區的景區——節假日呈現較多的停車需求量,應配置相對較高的停車位指標,有旅遊度假村的景區,其配建停車位標準要較前者更高,生態停車場是首選。

(3)遠離城鎮、位置較偏遠的旅遊景區——可利用土地資源豐富,動態交通壓力相對較小,對環境要求較高,建議建設高標準停車位。西部偏遠、經濟不發達地區由於情況特殊,可根據自身條件,從生態與地質角度出發,建設與景區相協調、配套的停車場所。

當然,上述決定所有類型的停車場建設規模的首要條件,就是必須要考慮到規劃中的景區規模和遊人容量。

景观设计|生态停车场怎么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