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Alex Webb/Magnum Photos

這是 VCphotos 的第 436 次推送。

最近開始讀一本書,名為《二手時間》。作者阿列克謝耶維奇三年前曾問鼎諾貝爾文學獎,那時這本書中譯本剛剛出版兩個月。作者歷時二十年採訪,讓普通人講述他們從蘇 聯人到俄羅斯人的過程。

當自由之門打開後,不少人卻開始向反方向跑去。

蘇聯走到最後時刻時,確切說是1991年,有不少蘇聯人都成為“廚房思想家”。因為廚房裡都是自己人,可以不再害怕,可以臭罵政府,可以天馬行空進行各種規劃,可以胡扯政治笑話。

沒玩沒了地續茶,一杯接一杯的咖啡,當然還有伏特加。嘮叨無休無止,恐懼仍然是無處不在的。人們當然擔心被竊聽,交談有時會暫停,有人會忍不住打趣地望向吊燈或牆上的插座:

“您還在聽嗎?少校同志!”

但絕大多數人也僅僅到此為止,止步於“廚房裡的持不同政見者”。這些人最經常做的一件事,是“在口袋裡豎起中指”。

“在口袋裡豎起中指”,這是一個蘇 聯人對1990年前後社會氣氛的精準確認。這個比喻翻譯成中文,大約類似於“腹誹”:滿腹不滿,又滿面春風。

最近看搜狐特稿部《後窗》報道的一則新聞,讓我忍不住想在口袋裡豎起中指:杭州十一中學在教室配備“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安裝在黑板上方的三個攝像頭,會每半分鐘掃描一次學生面部,並對錶情進行統計打分,以識別學生上課時是否專注。

中性、反感、高興、害怕、難過、驚訝、憤怒……班主任從此無處不在,成為教室中的神。捉住你的微表情,然後控制你。校辦負責人說,這個智慧課堂系統會一如既往堅持下去。

不過,有學生對媒體表示,如果這個監控系統在全校推廣,“我已經準備了錘子。”

這學生說完話,便匆匆離去,不留姓名——和我一樣,他也在口袋裡豎起了中指。

未來正以驚人的速度到來,大數據,面部識別,監控。《美麗新世界》與《一九八四》常讀常新,而事關人工智能的爆燃科幻美劇《西部世界》和《真實的人類》,我這幾年都是當紀錄片在看。

只不過這紀錄片,被提前N年拍出來了。

遲早有一天,會嚴禁行人在道路上隔著馬路互相使眼色。否則扣三分罰款兩百。扣完十二分,可剝奪此人上路行走的權利。對了我剛想起來,中國人早有成語來形容這現象,叫“道路以目”。

在我想象的極限裡,眼神的自由大約是自由的最後防線。當面部表情開始被集體打分,道路以目也將不被允許。

請定時上交你的眼神。謝謝。

檢索瑪格南圖片庫,有3999張照片被打上“eyes”的照片,其中有喜悅,曖昧,哀傷,也有恐懼,以下可能是其中最精彩的一些。

廢話不說,we see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Nikos Economopoulos/Magnum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Herbert List/Magnum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Philippe Halsman/Magnum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Rene Burri/Magnum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Guy Le Querrec/Magnum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Rene Burri/Magnum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Guy Le Querrec/Magnum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Nikos Economopoulos/Magnum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Marc Riboud/Magnum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Trent Parke/Magnum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A. Abbas/Magnum Photos

你有沒有在口袋裡豎過中指

© Jean Gaumy/Magnum Photos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