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爲什麼不嘗試收回之前失去的土地?

剛剛他爹


德國在二戰時丟失的土地基本都在東部地區,如今已經住滿了波蘭人和俄羅斯人,沒有收回的可能了

(1919年——1945年間,德國領土的變化,可以看到德國在東部地區喪失了大片領土)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為此當了兩次戰敗國。

既然是戰敗了,那麼就必須付出點代價。自古戰敗國無一不是賠錢又割地,德國也不例外。

一戰前德國的領土面積約為54萬平方公里,是歐洲除俄羅斯以外面積最大的國家。

《凡爾賽條約》割取了德國1/8的領土,約8.8萬平方公里,其中:

德國在東部將西普魯士、波森、上西里西亞劃給波蘭,重要港市但澤劃為自由市,作為波蘭的出海口。克萊佩達地區則給了立陶宛。

在西部,德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法國,尤本及薩爾梅迪給了比利時。

而在北部,石勒蘇益格地區在經過全民公投後,迴歸丹麥。

(一戰後德國失去的領土)

說實話,德國在一戰後割讓的領土並不特別誇張,起碼比二戰之後強多了。

二戰才是對德國傷害最大的一場戰爭。

一戰時的主戰場主要在法國、比利時和俄羅斯境內,德國本土並未遭受過破壞。戰後的割讓的領土也不是不可接受,總之德國的家底兒還在,傷筋不動骨。

但二戰就不一樣了。

在二戰後期,盟軍從東西兩線分別攻入德國本土,德國被炸成了一片廢墟。這一次戰敗,德國在西線的邊境雖然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但在東部,德國在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的地區全部被蘇聯和波蘭瓜分了。

德國一次性損失了1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原先居住在德國東部地區的1600萬德國人被蘇軍強行驅逐,整個普魯士就此消失,德國元氣大傷。

(二戰德國損失的領土)

戰後,德國被蘇聯和西方分成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處於分裂的兩德都無力追討失去的領土,但德國人始終沒有忘記這些領土。

(圖中紅色的地方是今天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這裡曾經是德國的東普魯士,德國的大哲學家康德便是出生於此,你讓德國人怎能忘記)

蘇聯解體之後,西德(聯邦德國)政府看到了兩德統一的曙光。為了得到其他四個戰勝國的支持,德國政府同意徹底放棄二戰前的領土。

1990年,聯邦德國、民主德國、英國、法國、美國、蘇聯共同簽訂《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正式結束對德佔領,掃清了德國統一的最後障礙。而德國也與波蘭確認了現有的邊界,正式放棄了戰後割讓的所有領土。

至此,德國已經沒有法律依據再去索要之前失去的土地了。即便是去要也要不回來了,因為這些地方已經沒有德國人了。


千佛山車神


德國不嘗試收回之前失去的土地,個人認為歷史因素和現實困難都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失去了很多領土,但是在那些領土上還居住著大量的德意志民族。在那些已經變成他國領土上的德意志人民渴望迴歸德意志大家庭的懷抱,並且這些德意志人中的大多數曾經生活在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內,對德意志國傢俱有向心力。並且,協約國在一戰後,出於英美等國本國的利益,並沒有對德意志徹底清算。德國人民並不認為自己的國家是被打敗的,渴望奪回所有領土是所有德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希特勒上臺後,積極進行軍國主義擴張,迎合了德國人民的願望,通過軍事訛詐和軍事冒險,最終所有德意志領土得以迴歸。之後希特勒變本加厲,最終爆發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美國家對德國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通過把東普魯士在內的大量領土和人口,分配給德國的鄰國的方式,削弱德國的戰爭潛力。後來,美蘇冷戰又分別在各自的佔領區扶植起一個德國政府,製造出了兩個德國。得到德國領土的國家都是在二次大戰中受到德國法西斯傷害的國家,接受了這些領土之後,粗暴的剝奪這些領土上德意志人民的財產。最終以這些居民放棄原來的一切財產,聯邦德國接收被剝奪領土上德意志居民的方式,進行了大範圍的德意志民族遷移。

由於德國被割讓的領土都是位於東部地區,在冷戰時期這些國家都是華約組織成員國,所以英法美等國也默認聯邦德國對於這些領土的聲索。

東歐劇變後,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把民族統一納上議事日程,但是由於主要大國對於德國統一後再次成為戰爭策源地的擔心,以及西方國家對於華約組織解體後,對東歐地區戰略空間掌握的需要。最終以聯邦德國放棄被割讓領土,民主德國以七個獨立的州併入聯邦德國的方式完成了德國的統一。

可以說德國的統一即向全世界表明德國永不再戰的真誠表態,也實現了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夢。

除了歷史原因,現實的問題也加大了德國收復這些領土的難度。

第一,掌握這些領土的國家,現在與德國都是北約組織成員國也是歐盟成員國。如果德國聲索這些領土,不利於整個聯盟的團結,也會遭受聯盟主要國家的反對。同時德國正在致力於歐洲一體化進程,如果德國對這些領土聲索,將使整個歐盟陷入分裂狀態。

第二,二戰結束以後,大量的德意志民眾湧入聯盟德國,現在這些領土上的德意志人口很少,而且也不願意迴歸德國。二戰結束後的民族大遷移,使這些領土上的德意志人成為少數民族。如果採用公投的方式,大量的所屬國民族人口的投票將能夠確保這些領土留在現屬的國家。現在這些領土上的德意志民族經過數代的繁衍,已經對德國沒有的歸屬感,縱使真的公投也大多數不願意迴歸德國。

第三,德國的周邊大國都不願意看到德國的強大。雖然現在歐洲大陸大國間還比較和諧,等國家利益鬥爭仍然很激烈。法國絕不希望歐陸上出現一個比自己還要強大的國家,最起碼也要保持在歐盟中共同領導地位,如果德國在得到大面積的領土和人口,法國將不得不在歐盟事務中聽從德國指揮。英國退出歐盟就是想把歐洲的水攪渾,繼續搞他的大陸平衡政策,也就是歐洲大陸必須是一個分裂的、矛盾重重的、沒有一個超強國家的大陸,很顯然一個強大起來的德國不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一個統一的歐洲將與美俄分庭抗禮,顯然一個強大德國也不符合美俄的利益。

所以德國不嘗試收回之前失去的土地,是德國領導層綜合考量國際形勢作出的最有利於德國的決策。當然如果有一天國際形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德國改變現在的態度也是有可能的。


汪淳浩瀚


現在德國的領土面積大約為35萬平方公里(東西德統一後),而在一戰前德國的領土面積約為54萬平方公里,是歐洲除俄羅斯以外面積最大的國家(當時阿爾薩斯、洛林為德國而非法國土)。


德國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二戰後損失慘重:西部,德法有爭議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讓給法國;北部,石勒蘇益格州一部分讓給丹麥;東部,西里西亞州全部,勃蘭登堡州部分地區以及奧得河流域,但澤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片領土讓給波蘭;東普魯士被蘇聯強佔,即現在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總計,德國共損失了40%以上的領土,從龐大的德意志帝國淪為地理上的小國。

現在的德國很強大,何以不收回失地呢?

首先,二戰後盟國關於領土劃分條款已法律化,德國只能接受。現在的世界版圖就是根據二戰的結果劃分的。德國當時向盟國無條件投降,即意味著其接受盟國為其制定的新的國境線,包括此後東德和蘇聯、波蘭、捷克等簽訂的相關條約。兩德合併後的德國政府宣佈承認前東德政府和相關國家簽訂的相關條約,這樣德國就不能再對這些國家提出領土要求。


其次是德國對兩次世界大戰,特別是法西斯德國對歐洲國家尤其是周邊國家造成的侵害有了痛切認識,對納粹煽動民族主義——大德意志有了深刻反省。二戰後,盟國出於防備德國再次成為戰爭策源地,肢解德國並作為戰爭賠償重新劃分領土已成定局。德國政府和民眾不想再起事端,不想再因領土糾葛釀成世界災難。


再次是德國人找到了振興國家民族的最好方法。一為科技貿易,二為歐盟大家庭。看看今天德國科技享譽全球,德國產品行銷世界;德國在歐盟的中堅領導力量……德意志民族再一次在世界大放異彩,德國再一次被世界記住,靠的不是戰爭,不是災難!還有比這個更好的嗎?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德國人今次對世界的貢獻是巨大的,走出了狹隘的民族國家振興概念,開闢了一條昭示世界大同的真正和平自由之路。


今古達觀


德國在歐洲本身就屬於是另類,作為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後起之秀,它的崛起,確實深深地改變了地緣政治,對法英美的既得利益構成了挑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不敵以英美法為首的協約國,淪為了戰敗國,在巴黎和會,戰敗後的德國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凡爾賽和約》,德國原有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美瓜分,德國部分固有領土也被瓜分,很大一部分,併入了在英美支持下從俄國獨立出來的波蘭的版圖。被英法美肢解,被全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壓的喘不過氣來的德國,終於歷史地選擇了國家社會主義的黨魁希特勒,成為德國的領導者,德國才一改一戰戰敗的頹勢,開始了偉大的德意志的復興。隨著國家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德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很快恢復,超過了戰前的水平,重新崛起為歐洲的第一強國。於是,德國開始恢復一戰以前的邊界,首先聯合蘇聯滅掉了波蘭,波蘭的領土重新劃歸蘇聯,德國。法國英國出兵干預,夠人所說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法國被德國打敗,法國政府投降,法國成立親德政府,英國被打得半殘,英法的很多海外殖民地被德國佔領。由於,蘇聯向羅馬尼亞討要在一戰後被分裂出俄國的領土,而這裡,恰恰是德國石油的唯一開源地,本來是長期的難兄難弟的德國蘇聯,於是公開決裂,德國不適當的開始進攻蘇聯,這也就註定了德國在二戰中難以擺脫失敗的命運。德國戰敗,波蘭復國,德國版圖在一戰的基礎上,再一次縮小,德國分別被蘇聯,美國佔領,分裂為東德,西德,東德是蘇聯的衛星國,西德則是美國的衛星國,後來蘇聯解體,德國重新統一為國家,但其仍然是被美國牢牢控制著的附屬國,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自主的正常國家,而且,二戰以後的國際政治格局是由美國確立的,德國就連否認由美國確立的二戰歷史觀都沒有可能,更談不上收復失地了。


瀋陽楊藝


其實一切都不能說是絕對的,只是目前來說德國沒有這個趨勢。

較一戰之前,德國減少了百分之四十的領土,只要有這樣的事實存在,歷史事實的存在就是客觀的,而是否有收復土地的國家意識是國家執政者決定的,目前德國執政者延續了良好的傳統,沒有這個意識,應該說德國將在很長期間內都不會出現收復的慾望。

其實當今世界發展還是主題,收復領土必將引起戰爭,而當前戰爭可能不能帶來最大的利益,一個民主國家怎麼會背離大部分人的意識發動戰爭,應該也是不可能的。


姓藍的同學


世界是大國的舞臺,任何一件事情背後必定是大國的謀劃。對於德國收復之前失去的土地的最大阻礙是法國、美國、俄羅斯三個大國,其他的國家都沒有用。

對於法國來說德國就是他的宿敵,別看現在法國和德國是盟友,是歐盟成員國,但法國一直防著德國再次崛起。凡是能夠提升德國政治地位、國際影響力的事,法國都是對著幹的。像在聯合國體系壓制德國地位;甚至於當年為了阻擋德國統一,法國總統飛赴莫斯科表態願意掏軍費養著駐東德的蘇聯駐軍,只要蘇聯不撤兵花多少錢都行。這樣的法國能允許德國收復故土增強實力麼。

對於俄羅斯來說德國二戰中給俄羅斯民族造成的災難刻骨銘心,自然防著德國的再次強大。而且原來德國東普魯士的一部分領土現在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怎麼可能還回去。

對於美國來說現在的德國才是最好的,不能在變得更強大了。美國駐軍被從法國本土趕出去的經歷美國肯定忘不了,當年美國不敢對付法國不就是因為法國夠強大,打起來得不償失,美國自然要防著再被從德國趕出去。

其實當年東德西德合併的時候美國對德國的控制力已經下降了,德國統一後美國沒能夠在原東德地區駐軍,德國要是變得更強大驅逐駐德美軍是必然。而一旦美軍被從德國驅逐,那美國對於西歐就徹底沒什麼影響力了,美國能幹麼?


當狗容易做人難


首先說如果二戰的戰敗國,在很大程度上說,德國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所以德國不能去大規模發展軍事,只有發展經濟才是做自己強大的一面。

而當世界屬於德國的土地上在哪裡事實上,一個國家與另一個國家的土地是基本沒有界限的,誰勝了誰就佔有誰,敗了誰就失去,根本就沒有固定的國界線。

邊界線是一個虛偽的概念,你佔到了就是你的,我佔到了就是我的,所以說根這個國家的國內政局和這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國際政局的變化,又會隨時都在改變,所以邊境只是口頭上和理念上的一個行為,而不是固定的行為。今天是你的,明天,就可能是我的,後天,也可能是他的,這就是邊界線的定義。

德國已經是戰敗的國家,也只能夠不需要對無所索求的土地了,是他們的那過去所佔領的也是別人的,又怎麼來解釋呢?所以邊境線土地無定義的解釋。

現在的德國正在也將大力的發展自己的經濟,軍事發展放在第二位,對於土地的要求更是不適合的。所以德國根本就沒有要所謂的收復失去的土地計劃,而一切都是以建設和發展經濟為主,軍事發展為輔,其他的就沒有必要了!


幸福地帶2


德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喪失了大約40%的領土(以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疆域為基數,不包括一度被希特勒合併到德國的奧地利和蘇臺德地區,這兩地雖然生活著大量日耳曼人,但在一戰前屬於奧匈帝國而非德意志第二帝國),康德的故鄉柯尼斯堡如今成為了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德意志第二帝國起家的普魯士地區除了首都柏林外如今絕大部分都已不在德國境內。為什麼德國面對如此巨大的領土損失沒嘗試將其收復呢?

嚴格意義上而言:德國並非完全沒嘗試收復失地,確切地說是二戰後德國放棄了收復失地,而二戰爆發的導火索恰恰正是收復一戰失地。應該說二戰的失敗使德國更加清醒地看到了面對西方美英勢力和東方的俄國兩線夾擊的自己是不可能與之抗衡的,原本為收復失地而發動二戰,結果卻是進一步割地賠款——一戰後德國在西線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在東線喪失了波蘭走廊地區,但東普魯士等地依然還在德國境內,二戰後波德邊界直接劃到了奧德河—尼斯河一線,大半個普魯士地區都被劃在了德國之外。

除了深感自身實力不足,所以放棄收復失地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之外,德國其實一直在反思自己在二戰中的行為。德國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就二戰罪行道歉,德國總理甚至在波蘭華沙的猶太人墓前下跪行禮,所以德國對戰勝國在二戰後對德國的處置其實也是認可的,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德國將自己割讓的土地視為是一種贖罪行為。

二戰後隨著以美、蘇為首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冷戰對抗,德國被一分為二。對這時的德國而言:祖國的統一才是最重要的,連現有國土都沒能實現統一還談什麼收復歷史失地呢?事實上兩德統一過程中聯邦德國為減輕東歐國家的顧慮,最終以放棄收復歷史失地的代價換取東歐各國在兩德統一之事上的不干預立場。

德國統一後德國依然不可能收復歷史上失去的土地,因為這必將極大改變歐洲的地緣格局,德國周邊國家不會坐視這種情況的發生。鑑於德國強大的國力以及歷史前科,在兩德統一過程中法國曾悄悄試探蘇聯,希望構建針對德國的同盟。如果德國強行收復失地極有可能徹底改變歐洲的整個地緣格局,而這帶來的後果可能會是昔日被德國侵略的歐洲各國群起而攻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因為德國連續在兩次世界性的戰爭中戰敗了。

現在,你一定會問:“德國既然能違反《凡爾賽條約》,為什麼不能打破《波茨坦協定》?”

這是因為如果這樣做,賦予現代德國如今實力的德國經濟將受到制裁。

就個人來說,我不介意德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因為儘管有人也會舉著德意志帝國的旗幟時不時地抗議,但德國復興主義的日子確實已經過去了,沒有機會再次發生。在俄羅斯行事越來越激進、美英兩國對冷戰時期的老盟國(北約,歐盟)表現出較少的興趣的情況下,德國現在可以發揮其更強大的力量。


丹麥小人魚


整個近現代歐洲史,就是英法遏制德國的歷史,德國魯爾區的產能過於強大,是全歐洲工業最牛逼的地方,但是德國沒有得到與之相襯的殖民地,因為德意志統一太晚了,所以直到二戰德國一直在搞事,殖民地爭不過你們是吧,老子幹你們本土。。。但是美國的崛起改變了歐洲,美國不會允許歐洲出現一家獨大,再說石勒,阿爾薩斯,洛林都是互有核心,全是爭議領土,德國真正被侵佔的領土,是西里西亞和東普魯士,這是根正苗紅的北德兄弟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