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競艷:徐寶玉與尹寶玉,你pick誰?

越劇競豔:徐寶玉與尹寶玉,你pick誰?

《紅樓夢》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擁有著眾多狂熱粉絲,

研究紅學的人也是數不盡數。

戲曲中也存在著一批經典“紅樓戲”,

其中,

上海越劇院編劇徐進

在1955年編排的《紅樓夢》

也是一代越劇粉絲眼中的經典。

越劇競豔:徐寶玉與尹寶玉,你pick誰?

徐玉蘭版本《紅樓夢》電影

1955年,上海越劇院編劇徐進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精編出一部與小說同名的越劇經典之作。賈寶玉的扮演者徐玉蘭,憑其精湛、細膩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筆者參考了當時的資料,根據1958年4月7日劇團的統計,2月18日至3月31日之間,共演出了54場,觀眾總人數達到了86343人)。1962年,這部戲拍攝成了彩色電影並廣泛放映,深入人心。直到現在,只要一提《紅樓夢》,很多人自然會以徐玉蘭的扮相作為賈寶玉的基本定位。

但是,在徐玉蘭所飾演的賈寶玉之前,越劇舞臺上還有1943年尹桂芳所出演的賈寶玉,這版的《紅樓夢》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徐進改編的《紅樓夢》上演後,尹桂芳所創立的芳華越劇團也準備重新排演這部劇。於是,徐進按照芳華的要求對劇本進行了調整。在此之後,芳華越劇團版的《紅樓夢》與徐玉蘭主演的上海越劇團版的《紅樓夢》在上海友好地打擂公演,成為了一段越劇史上的佳話。

今天,就讓我們分別來看看這二位藝術家所飾演的寶玉的精彩與不同之處吧。


名家資料

1、徐玉蘭

越劇競豔:徐寶玉與尹寶玉,你pick誰?

徐玉蘭,漢族,越劇表演藝術家,生於1921年,祖籍浙江新登。1933年入新登的東安舞臺科班學花旦,後改老生。1939年與吳月奎等組建興華越劇社。她改唱小生的時間是1941年12月19日,地點在上海老閘戲院,當時是與施銀花搭檔。

1947年9月組玉蘭劇團。與王文娟合作始於1948年。1952年參加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文工團越劇隊,10月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以《西廂記》獲演員一等獎。1954年起加入上海越劇院。她的代表作有《北地王》、《西廂記》、《春香傳》、《紅樓夢》、《追魚》、《西園記》等。

2、尹桂芳

越劇競豔:徐寶玉與尹寶玉,你pick誰?

女,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原名尹喜花,浙江新昌人,1919年12月1日出生於浙江省新昌縣西門外小龍潭村。越劇小生流派--尹派藝術創始人,被稱為"越劇皇帝","越劇十姐妹"之一。10歲入嵊縣學藝,後改入醒獅劇社、大華舞臺跟班。出科後在寧波、紹興、杭州等地演出。1946年在上海創建芳華越劇團,1959年隨越劇團遷往福建。歷任上海、福建芳華越劇團團長,上海老閘區第一屆政協副主席,黃浦區第一屆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劇協福建分會副主席。

曾在《紅樓夢》、《西廂記》、《沙漠王子》、《盤妻索妻》、《屈原》、《梁山伯與祝英臺》、《江姐》等劇目中成功塑造了多個人物形象,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正文

越劇競豔:徐寶玉與尹寶玉,你pick誰?

曾經有人把徐(玉蘭)派比作是豪放派,把尹(桂芳)派比作是婉約派,筆者認為這種比喻還挺貼切。

作為徐派的創始人徐玉蘭,她的唱腔基調高亢沉鬱,熱情奔放,剛柔並蓄,華彩跌宕。

她的嗓音條件好,音色甜亮,音域寬廣,常用音區為11度,唱腔中較多吸收越劇傳統的“喊風調”以及紹興大班、京劇中高揚的旋律和輪廓鮮明的潤腔方法,旋律多在中高音區展開,音調大起大落,她的唱腔突破了越劇曲調較為平穩婉約的格調,注入高亢昂揚的因素,尤其是其[弦下腔]突破了原來的唱腔功能,在悲傷痛楚之外更能表現激昂奔放的情緒。

而所謂的豪放派,指的就是這種豪放中帶著婉約,豪放中含有嫵媚,否則就成了“粗豪”。這個具體可以參照豪放派開山祖師蘇東坡的作品,既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也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纏綿,純粹“豪放”的作品恐是無有太多韻味。

越劇競豔:徐寶玉與尹寶玉,你pick誰?

談及豪放派,便要談談這位戲曲中豪放派代表所飾演的《紅樓夢》了。

在《紅樓夢》中,徐玉蘭將這種高亢沉鬱的基調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果不看《紅樓夢》全劇,單聽“哭靈”一場,也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瞭解寶黛愛情的來龍去脈。

徐玉蘭曾經在回憶錄《我演賈寶玉》中如此說道:“我演賈寶玉,經歷過一個從孕育到成型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對賈寶玉這個角色,是從不熟悉、不瞭解到慢慢熟悉、瞭解併成為‘知交’、‘深交’的。隨著徐玉蘭在對賈寶玉這個人物的不斷深入瞭解後,徐對賈寶玉有了所生活的特定環境有了準確認識,這種認識使得徐在舞臺上能夠比較成功地將寶玉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的邏輯做到合情合理。

越劇競豔:徐寶玉與尹寶玉,你pick誰?

越劇《紅樓夢》是以寶黛愛情作為全劇的主線的,通過這條愛情線索折射的,是寶黛這兩個叛逆者同整個封建禮教制度的矛盾,寶玉與賈府統治者們在愛情婚姻問題上的衝突,實質上就是,寶玉究竟該走什麼道路的問題。正因為愛情波折與封建精神糅合在一起,寶玉愛情的成熟,也就是他反叛思想的成熟。

因此,徐玉蘭意識到,能否成功地表現寶黛關係的進展,就是能否成功地刻畫寶玉性格的關鍵所在。

最後一場的“哭靈”,是表現賈寶玉的痛定思痛。徐玉蘭採用了最能表現感情跌宕的“弦下調”散板、中板、慢情板、再轉混板的演唱方法,盡情抒發了賈寶玉對愛情的至死不渝和對賈府的絕望。這時,林黛玉被逼死了,寶黛結合的美好願望也破滅了,但寶玉對黛玉的愛情卻得到了昇華,這種愛轉變成一種精神力量:寶玉鼓起勇氣,丟掉對封建家庭的一切幻想,掙脫封建禮教的一切羈絆,在“嘡嘡”鐘聲的啟發下,懷著對世事萬物冷漠超脫的心情,輕輕拋掉胸前的寶玉,毅然出走.......

(唱詞欣賞)

誰知曉,今日你黃土壟中獨自眠。

林妹妹啊,自從居住大觀園,

幾年來你是心頭愁結解不開,

落花滿地傷春老, 落雨敲窗你不成眠,

你怕那人世上風刀和霜劍,

到如今它果然逼你喪九泉。

徐玉蘭這種豪放派的唱腔甚至表演風格,塑造出了一個靈動瀟灑的賈寶玉的形象,為後來諸多門類創作“寶玉”梳理的典範,堪稱經典。


越劇競豔:徐寶玉與尹寶玉,你pick誰?

尹桂芳是越劇界最早扮演《紅樓夢》中的賈寶玉的表演藝術家。她曾四度出演《紅樓夢》,由於她精湛的演技,“平淡天然”的演出境界博得了海內外觀眾的讚美和崇拜,素有“越劇皇帝”之稱的尹桂芳又被文藝界同行們贊為“活寶玉”。

尹桂芳的唱腔基調柔和雋永,就如婉約派,纏綿而又婉約。

尹桂芳所演繹的賈寶玉,傾吐著寶玉愛的純情與成長的煩惱。她所表演的手、眼、身、步、法,同她聲腔中的聲、情、味、韻,一性化而又流光溢彩,她將寶玉所特有的心路歷程表達而出,達到了至真至美的高度。

越劇競豔:徐寶玉與尹寶玉,你pick誰?

戲到“金玉良緣”,從“合不攏笑口把喜訊接”,尹桂芳的表演得樂不可支。她把寶玉“此生得娶林妹妹,心如燈花並蕊開”到“從古到今天上人間第一件稱心滿意的事”,演繹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而等到寶玉揭開了新娘的紅蓋頭,發現不是黛玉而是寶釵的剎那間,尹寶玉那副目瞪口呆的傻樣以及連續發出“我在哪裡呀”的質問的神情與姿態,又令人突然揪心。等到寶玉發現,林妹妹已經死去的事實以後,尹桂芳的精湛表演,能讓人感受到寶玉如五雷轟頂的內心情感。在這一場由洞房之樂向驚變之悲的轉變中,尹桂芳從每一句口白,到每一句唱腔都無不展現出寶玉身上那種如夢非夢的狀態。

尤其是“寶玉哭靈”中的“哭”,她用質樸而情濃的【尺調腔】來唱,可謂是字字沉痛血出,聲聲哀悼欲絕......


總結

越劇競豔:徐寶玉與尹寶玉,你pick誰?

總的來說,無論是徐玉蘭版本的《紅樓夢》,還是尹桂芳的《紅樓夢》,都各有千秋。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可以喜愛也可以不喜愛,只是不要去詆譭就好。

那麼,說了那麼多,也輪到各位客官發言咯,請問大家更喜愛那個版本的寶玉呢?歡迎評論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