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兄弟姐妹回家過年,一件事千萬不能幹

農民兄弟姐妹回家過年,一件事千萬不能幹

秦玉龍/

農民兄弟姐妹回家過年,一件事千萬不能幹

隨著春節臨近,農村外出做生意務工人員開始大量返鄉,一些人乘機瞅準了回鄉農民兄弟姐妹鼓囊囊的錢包,組織策劃各種形式的賭博活動。他們利用麻將、撲克、搖骰子等方式聚眾“豪賭”,抽頭漁利,還趁機給一些輸得精光的農民放高利貸,然後吸引他們繼續賭博。結果,這些農民工不但輸光了外出打工掙來的血汗錢,而且還背了一身賭債。由此引起的家庭矛盾和糾紛不斷增加,有的甚至家庭破解、妻離子散,甚至引發刑事案件。

農民兄弟姐妹回家過年,一件事千萬不能幹

春節期間農村賭博現象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一些富裕起來和外出打工返鄉的農民工辛苦一年,手頭有了些許閒錢,也就成了現成的賭資。


二是過年期間百業暫歇,所謂“人閒是非多”,很多人缺乏高雅愛好,只能用賭博打發空閒時間。


三是春節長假,鄉鎮幹部放假,監管跟不上,給賭博留下了一定的空間。


四是家人監督約束變鬆,大過年的總以為不讓“耍幾把”有點不近情理,從而助長了賭博歪風。


五是農村積極健康向上、喜聞樂見的公共文化娛樂活動匱乏,農民過年消遣方式單一,或者傳統的鄉村娛樂方式如耍放火、看戲,已對青年農民失去了吸引力,轉而去賭博。

農民兄弟姐妹回家過年,一件事千萬不能幹

當然,不是所有參與賭博的農民都在“豪賭”。過年回家親朋好友團聚在一起,吃飽了,喝足了,總想搞點刺激的。於是家人在一起就要打麻將,朋友在一起就要“挖坑”,同事在一起就要“焊頂花”,而且賭注越來越大,往往一場牌打下來,輸掉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不在少數。


相對於平時“小賭怡情”來說,春節期間動輒輸掉幾百、幾千塊錢,也算“豪賭”了。許多人都會覺得,過年耍牌是正常不過的一件小事,如果不耍,反而會被人當成“另類”。有些人只是覺得小賭博,影響不了什麼,又有何妨。甚至,有人將它戲稱為“過年文化”。

農民兄弟姐妹回家過年,一件事千萬不能幹

面對每年春節期間農村愈演愈烈的賭博現象,有些人卻不以為然:不就輸了一點錢嗎,能有多大禍害,用不著上綱上線,大動干戈。龍叔以為不然,春節賭風盛行,貽害無窮。農民過年“豪賭”輸掉的也不僅僅是錢。


首先,不少家庭因此無法安心過年,因沉湎於賭桌,本該享受的天倫之樂沒有了,還因“廢寢忘食”耗損身心。輸了錢的,家庭矛盾驟升,爭吵打架不斷,更有一些外出務工者,春節犯了賭癮,一不小心把一年辛苦賺來的“血汗錢”輸個精光,而且債臺高築,弄得生計無著,潦倒不堪,個別人甚至鋌而走險,偷、盜、搶以身試法。

農民兄弟姐妹回家過年,一件事千萬不能幹

最關鍵的一點,賭博之風對原本淳樸、親近、和睦、健康的鄉風村風的影響和破壞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所以說,農民工過年賭博,輸掉的不光是錢,還有尊嚴和人格,家庭和未來……


因此,治賭之道亦當“對症下藥”。對那些確實抱著“耍一耍”心態、初涉其中的,不妨以教育為主,預防在先。對那些屢教不改、專門聚眾豪賭者,應依法依規予以嚴懲。基層政府、村級組織和有關職能部門,對春節農村賭博氾濫現象,不能視而不見,姑息縱容,相反應嚴加監管,及時查處,絕不手軟。

農民兄弟姐妹回家過年,一件事千萬不能幹

當然,對春節農村賭博現象,教育、監管只能治標。治本之道,在於加快推進新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力度,進一步維護好、發展好農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只有讓更多農民節日裡自覺地參與到多形式、益身心、合口味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中來,農村賭風才能有效遏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