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窄車多還擠占、非機動車路權待保,市民:非機動車道加設等候區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瞧文吳國強攝影)從7月1日起,《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施行,交警已經在部分路段開始對交通違法的非機動車道路參與者直接處以50元的頂格處罰。

連日來,鄭州交警大力整治非機動車走機動車道,而今,非機動車主大部分已能自覺走非機動車道。問題同時產生,各大路口非機動車道等待信號燈放行造成的壓車情況越來越嚴重。如何緩解非機動車在路口壓車,保證非機動車輛的有效通過,成了新問題。

一些非機動車車主和行人對城市道路的路權問題也提出了質疑:非機動車和行人佔了城市通行群體的大多數,然而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卻設置得這樣窄,我們的路權在哪裡?

路窄車多還擠佔、非機動車路權待保,市民:非機動車道加設等候區

文化路(北環至東風路段):非機動車道太窄,僅容三輛非機動車並停

“天氣越來越熱了,一早起來太陽都火辣辣的。我在這個路口都等了10分鐘了,前面排的隊還一眼望不到頭,咱鄭州能不能也和其他一些城市一樣,給靠近大路口的非機動車道也裝一段遮陽棚呢?”7月16日上午8時許,鄭州市文化路與東風路交叉路口,騎自行車的市民劉女士抹了把額上的汗告訴記者,平時她僅需要1到2分鐘便能通過此路口,但當天早高峰遇到了交警糾章,非機動車道出現了路口排長隊的現象。

“我們不是不願意等,但這麼熱的天,一個燈確實過不去幾十輛非機動車啊!我們蹬著自行車又不能像機動車一樣,一踩油門提個速就‘刷’一下過去了。”劉女士坦言,不管是不是上下班高峰期,文化路上時常會出現非機動車佔用機動車道的情況,“剛才在文化路與文勞路交叉口,看到路口有交警糾章,個別跑到機動車道里的非機動車車主都把車開回到非機動車道里了。”

“這個非機動車道實在太窄了,也就兩米多些,人行道上卻沒人!能不能人性化點,把部分路段的非機動車道再適當拓寬些?”另一位騎電動車的市民表示,非機動車數量龐大,但由於文化路非機動車道兩側與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都設立了隔離護欄,導致非機動車道道路狹窄,擁堵嚴重。

“提個建議,以後再規劃道路時,多為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考慮一下,如果道路足夠寬敞,沒人願意去跟汽車爭道。”這位市民說。

記者看到,這裡的非機動車道上一排僅能容納三輛電動自行車並行停放,若非機動車在正常行駛中,非機動車道則僅能容納兩輛電動自行車安全並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攝影記者騎自行車沿文化路由北向南行駛,發現非機動車排隊幾乎從北環開始,一直綿延到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口,擁堵長度近1公里。

路窄車多還擠佔、非機動車路權待保,市民:非機動車道加設等候區

農業路(花園路至經三路段):路障太多,非機動車騎車人被迫“改道”

記者走訪發現,鄭州各大路口非機動車道等待信號燈放行造成的壓車(即堵車)情況,並不單單花園路與農業路交叉口、文化路與東風路交叉口這兩個。

在農業路上,非機動車車主將車開進機動車道“壞規矩”的仍有不少。

“其實也不是我們想往機動車道上開,是因為非機動車道上時不時就會碰到障礙,我們實在沒處開,又躲不過去。”市民陳先生指著位於政七街與農業路交叉口附近路南的海特大廈門口的“臨時停車帶”說,“很多人要到臨路的鄭州市社保局金水分局辦理業務,往往又沒有地方停車,就會把車停到非機動車道上,方便了自己,卻苦了我們這些路人。要是非機動車道上一路暢通,誰願意去和汽車搶道?”

除了非機動車違法停放,農業路南北兩側(經三路至經一路)也有機動車違法停放在非機動車道的情況。

市民張女士表示,非機動車道被擠佔,騎車的人只好拐到機動車道上騎幾下,然後再拐回來,來來回回折騰。

中原路(京廣路至福壽街路段):人車混行,人行道最窄處40釐米

上午8時,另一路大河報·大河客戶端攝影記者騎電動車沿中原路由西向東行駛,發現行至京廣路與中原路交叉口時,非機動車道已堵得水洩不通。

記者等了4個信號燈終於通過路口,進入中原路下穿鐵路涵洞,卻發現此處人行道竟然和非機動車道混行在一起。人行道最寬處不過1米有餘,而出了涵洞後,人行道最窄處竟僅約40釐米,僅容標準體型的一名成人通行。

“天啊,這是要氣死胖子啊!人行道怎麼就不能好好修修!”一名體型較胖的行人看到面前的人行道過於狹窄,只得步下臺階,加入到非機動車的行列中。

而在中原路與福壽街交叉口,一位正在非機動車道上等信號燈的市民告訴記者,自己是有車一族,為了週一能按時到單位打卡,特意臨時改騎了電動車。“原本想著電動車不堵車,路上時間又比較充裕,沒想到失算了,今天鐵定要遲到了!”

上午8點40分,攝影記者回到中原路與京廣路口,由西向東行駛到中原路與福壽街交叉路口,約1公里的路程平時僅需8分鐘左右,當天早高峰卻耗時25分鐘。

本報訊市民建議:能不能給兩輪車也設個等信號燈的等候區

一些非機動車主和行人:在城市交通問題上要落實以民為本的原則,就要以絕大多數市民能不能方便快捷地出行為出發點和歸宿,這實際意味著占城市人口絕大多數的市民享有出行的優先權,很明顯非機動車的數量和行人的數量都很龐大,但屬於我們的路權在哪裡?

“雲南昭通市昭陽區在一些交叉路口劃了‘非機動車等候區’,能有效解決路口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搶道等難題。咱們鄭州能不能也這麼做呢?”鄭州市民魏先生告訴記者,昭陽區的做法是分別在4個路口機動車停車線前5米左右施劃“非機動車等候區”,可有效避免非機動車夾雜在機動車流中穿插、混行的現象。

記者查閱發現,西安、成都等地也有非機動車“等待區”,這些“等候區”通常設置在路口四個方向的斑馬線前,合理利用右轉安全島的位置,並在地面施劃了“非機動車等待區”等文字和標線,以加強引導。

記者電話聯繫鄭州交警支隊相關工作人員,反饋市民們提出的建議,該工作人員表示會反映給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編輯 吉小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