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鬧鈴、去網吧:鄭州人才網簽號一號難求,連房產中介都來吐槽了

(策劃政務產品部統籌陳駿執行記者郭兵實習生寇中佳文圖)連續熬夜3到4天,每天定鬧鈴在凌晨0點準時打開兩到三部手機瘋狂點擊屏幕——這不是在看世界盃的精彩比賽,而是最近鄭州不少房屋中介夜晚加班排隊預約的真實寫照。線索徵集首日房產類投訴數量居首,有十多位房屋中介不約而同地給記者打電話吐槽:“智匯鄭州人才購房網籤”預約號著實太搶手,個人委託房產中介後後,甚至有中介已發動全公司員工幫助客戶“搶一個號”,但幾天下來依然沒有結果。

定鬧鈴、去網吧:鄭州人才網籤號一號難求,連房產中介都來吐槽了

定鬧鈴、去網吧、齊上陣,“人才網籤號”一號難求

每天定上凌晨0點的鬧鈴,邀請身邊朋友或通過電腦,或通過手機一起盯著一個畫面,為追求“網絡不卡頓”甚至還要跑到網吧去借助“超快網速”……這並不是觀看世界盃比賽的場景,而是近期鄭州無數房屋中介圍繞著一個名為“人才網籤號”的業務辦理資格而展開的拼搶。

最近幾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接到無數房屋中介從業人員的來電,反映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以下簡稱鄭州市房管局)辦理的一項業務出現了預約號一號難求的情況。

“我已經連續搶了4天了,都快熬成個‘烏眼雞’了,還是沒搶到。”7月13日下午,供職於鄭州某中介機構從事“權證”業務的小李向記者開始了十多分鐘的吐槽。

小李要搶的預約號名為“青年人才購存量房網籤及資金監管”(下簡稱人才網籤號),這是在鄭州市房管局為符合“智匯鄭州”人才引進計劃要求,在鄭州購買存量房(二手房)的辦事人提供的一項服務。

“按照鄭州現有二手房交易流程,只有在辦理了這一業務後,‘人才’才能進行後續的購房手續,辦理不動產登記等業務。”小李對記者說,預約這一業務,辦事人需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錄鄭州市房管局官方微信,並藉助微信公眾號上的相關程序進行預約。但最近半個月以來,在每天凌晨0點的放號時段,該微信公眾號就會陷入“卡死”狀態。

對於小李的說法,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與來自鄭州多家房產中介機構的14位中介進行了確認,14位中介均表示遭遇與小李相同。

預約緊俏,但現場辦理窗口顯得很清閒

網絡預約如此“緊俏”,那憑預約號辦業務的地方是否也很忙碌呢?7月13日、1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前往設有“智匯鄭州人才服務窗口”的鄭州市房管局東區CBD及百花路西區服務大廳進行了探訪。

在鄭州市房管局東區CBD辦事大廳二樓,63~67號窗口為“智匯鄭州人才工程”的辦理專區,其中,66號窗口負責存量房網籤受理,相鄰窗口負責審核,上述兩個窗口共同完成“人才網籤號”的業務辦理。而在西區房管局二樓,8~11號窗口同為“智匯鄭州人才工程”辦理專區,其中9、10號窗口分別負責審核、受理,共同完成“人才網籤號”的業務辦理。

在兩天的暗訪中記者發現,雖然網絡預約中“一號難求”,但兩個辦事大廳的上述窗口並不忙碌,甚至在上午11點至12點、下午4點之後都曾出現過大面積的空閒時段。

以7月16日上午的西區房管局大廳為例,當日上午約10:46,一名中介帶著一位身著黑色連衣裙的年輕女士在該窗口辦理業務,大約20多分鐘後業務辦結。自此至當日中午下班,這一窗口便再也沒有辦理過任何業務。

昨日中午12時15分許,正準備從鄭州市房管局西區大廳離開的暗訪記者,在樓道中遇到了上述在窗口辦理業務的房屋中介,“上午辦的這個號是同事們一起搶到的,搶了4天,我手上還有一個‘人才件兒’這兩天還得接著搶。”他說。

“人才網籤號”全鄭州每天28個,“有號”窗口才受理

為了弄清“網上排隊、窗口空閒”的原因,記者也對上述兩個大廳窗口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諮詢。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鄭州市房管局上述兩個大廳裡,各設有一個負責受理“人才網籤號”的窗口,按“每窗每小時兩個號”的放號規則,兩個大廳每日合計提供“人才網籤號”28個,每天晚上12點,放出未來5天后的預約號。這也意味著,無數中介從業者每天晚上定鬧鈴、去網吧、拼人數而爭搶的辦理資格只有這麼多。

7月16日下午,在鄭州市房管局東區CBD大廳上述窗口,記者在窗口閒置時對工作人員表示“因自己約不上號,是否能趁著不忙進行辦理”時,工作人員也表示,想要辦理業務只能先通過網上預約,然後再到窗口辦理,即使窗口在這個時間段沒人辦業務,也不能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進行辦理。

隨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撥打鄭州市房管局“965559”熱線對“人才網籤號”一號難求的情況進行了反映,接線工作人員表示,此前已收到類似情況反映,但目前尚未接到相關部門的回覆。

“咱鄭州這麼做,到底是引進人才呢,還是給人家添堵呢?”在採訪中,一位中介從業人員這樣對記者說。

緊俏“人才網籤號”獲取有“捷徑”?私下交易每個800~1000元

雖在網絡預約系統中“一號難求”,但在針對“人才網籤號”的採訪中,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卻意外發現了一個獲取這一辦理資格的“捷徑”。

在採訪中,有房屋中介向記者反饋,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和中介同行的微信交流群中,有人公開售賣“人才網籤號”,報價800~1000元。按“廣告”中的聯繫方式,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先後於7月15日、16日分別與三位中介人員取得了聯繫。

其中一名房屋中介人員告訴記者,可為記者預約7月23日的“人才網籤號”,報價1000元,並講明“事兒辦成後再交錢”,只需要記者提供賣方身份證號和房屋產權證(不動產登記證書)編號即可辦理。

還有一名中介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其“手裡一天有兩個名額,現在排到下週五了”。這名工作人員在電話裡表示可為記者預約7月20日的“人才網籤號”,報價800元,辦理所需信息與上文所述中介的要求一致。

第三名中介工作人員表示,可為記者搶到7月23日上午10點到11點間或下午3點到4點間的“人才網籤號”,報價同樣為800元,但他同時叮囑記者,必須要在當晚12點之前,將約號所需的信息發給他。當記者問通過他這裡所約到的號會不會在辦理中出現問題時,該中介一口咬定稱:“正常辦,這就是正常的號,給你提供一個二維碼,讓窗口的人一掃就行了。”

一個普通中介從業者連續數日熬夜都搶不到的“人才網籤號”對上述三名中介工作人員而言為何能夠輕易取得?當記者拋出這一疑問時,上述最後一名中介工作人員笑稱自己有“搶號神器”,當記者追問所謂“神器”是不是“有熟人”時,這名工作人員拖長語調笑著對記者說:“哎……你算說對了!”(編輯 吉小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