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旗:輪椅上的樂觀脫貧漢子,一條腿也能走上致富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郭啟朝通訊員申鴻皓呂文舉文圖)“同發老弟,做的啥飯,還怪香哩!”7月11日臨近中午,記者跟隨社旗縣農業局駐村第一書記賈志寬,踏進了周同發家的院門,小院整潔恬靜。

河南社旗:輪椅上的樂觀脫貧漢子,一條腿也能走上致富路

“賈書記來了!包穀糝、炒雞蛋剛做好,您也整一碗先墊墊。哈哈哈……”爽朗的笑聲和著撲鼻而來的炒雞蛋香味兒,從廚房裡飄了出來。

今年42歲的周同發,是社旗縣晉莊鎮陳建龍村週轉堂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雖然只有一條腿,但是他用勤勞的雙手譜寫了一曲身殘志堅的脫貧讚歌,被鄉親們親切地譽為“輪椅上的脫貧漢子”。

2003年,周同發和村裡的其他年輕人一樣,辭別妻子女兒和年邁的父母,來到山西陽泉一家煤窯打工。

然而造化弄人,就在一次井下作業中,坑道坍塌,周同發被石頭砸傷,導致腰椎嚴重受損、左腿行動無力、右腿膝下被截……

屋漏偏遇連陰雨。妻子無法承受打擊離家出走、杳無音訊;兩年後,年邁的父母相繼撒手人寰;女兒周葉不到七歲,幾乎到了輟學的邊緣;空蕩蕩的房子裡,只有父女二人相依為命……

“一個殘疾人,連照顧自己都困難,還得管小妮兒的吃喝拉撒,日子苦啊。”鄉親們憐憫他,紛紛鼓勵、接濟和幫助他。

打那以後,一架齊胸高梯形鋼管落地架、一個能移動的四輪小平板、一輛手動力三輪輪椅車、一輛燃油三輪摩托車,成為周同發賴以生存的“腿”。

2015年,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期,駐村工作隊來了,幫扶責任人來了,周同發上了低保,領到了殘疾生活護理補,女兒在鄭州工程技術學院享受“雨露計劃”等教育扶貧資助,種花生、西瓜有到戶增收資金,光伏扶貧還有分紅……一項項扶貧惠民政策的落實,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周同發脫貧致富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

“脫貧,脫貧,我要脫貧……”在眾人的幫扶下,周同發以殘缺的身軀向貧困發起挑戰。

“西瓜收了五六千,小麥賣了三四千,花生賺了1000多,兩項殘疾補貼1000多,低保補助2000多塊……”扳著指頭算算去年的收入賬,周同發笑逐顏開,很是滿足,“今年脫貧肯定沒問題。”

夕陽下,周同發偎坐在西瓜地裡,用手支撐著一點點向前挪動著,清除雜草、梳理枝蔓、追施肥料,瓜秧已鋪滿地面,鬱鬱蔥蔥,豐收在望,燦爛的笑容是周同發標配的表情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