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法國隊奪冠那年,王健林因他而退出中國足壇

時隔20年,法國隊再奪世界盃。

和20年前一樣,中國球迷要從世界盃的繁華中,一下回到國內比賽,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

但是,水平低,不代表沒有故事。

20年前,最重要的故事,是王健林宣佈退出中國足壇。

上次法國隊奪冠那年,王健林因他而退出中國足壇

那是一場軒然大波,事件的起因,卻來自一個不大的人物。

俞元聰。

上次法國隊奪冠那年,王健林因他而退出中國足壇

1998年時,北京人俞元聰的名片上,印著一連串公司總經理頭銜。作為一個商人,他的主營業務是留學中介和保險代理。

因為有著海外關係,俞元聰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當足球裁判,更像是他的一個業餘愛好。

然而,他的這個"業餘愛好",因為在1998年惹怒了日後中國最成功的商人,而中止了。

1998年的國內足壇,在職業聯賽初期的喧譁之後,不再那麼新鮮。

前一年世預賽的失敗,讓更多球迷對聯賽興味索然。

上次法國隊奪冠那年,王健林因他而退出中國足壇

甲A聯賽中,人們膩了大連萬達的一枝獨秀,更膩了14支球隊8支為保級而戰的低水平重複。

在這一年,尚在甲B的遼小虎,在足協盃率先嶄露頭角——他們闖進了半決賽。

半決賽的對手,正是不可一世的大連萬達。

上次法國隊奪冠那年,王健林因他而退出中國足壇

萬達隊並沒有把遼足放在眼裡,卻沒想到,兩回合都踢平,要踢點球決勝。

萬達輸了,還是在主場輸的。

萬達方面認為,主裁判俞元聰漏判了3個點球,錯判了1次越位。

王健林怒不可遏,他衝進賽後新聞發佈會現場,高聲宣佈——

"我鄭重提出兩點:一、萬達足球俱樂部將對本場比賽的執法全力申訴;二、基於目前的現狀,搞足球還不行,因此我正式宣佈,今年聯賽後萬達將退出中國足壇,以示抗議。"

一時間,輿論譁然。

作為中國足球改革後最成功的俱樂部,中國足協自然不希望大連萬達以這樣的方式發生重大變故。

為了安撫萬達方面的情緒,中國足協宣佈對俞元聰禁哨一年。

然並卵,萬達還是退出了。

上次法國隊奪冠那年,王健林因他而退出中國足壇

那一年,俞元聰不到40歲,他的裁判命運就此拐彎。

俞元聰在媒體上什麼也沒說。等禁賽期滿後,他繼續執法聯賽。不過,在2001年,俞元聰執法了一場江蘇和長春的比賽。他的判罰引起俱樂部的不滿。

在事後足協組織的裁判員會議上,回放了爭議判罰。足協有關人士認定判罰錯誤,俞元聰卻堅持認為自己沒有判錯。

2002年初,俞元聰參加了中級裁判培訓班。不過,這個培訓班的畢業生,卻只能執法乙級或青年聯賽。

換句話說,正值裁判黃金年齡的俞元聰,被打入冷宮了。

和來自北體大和首都體育師範學院的裁判們相比,俞元聰算是個個體戶。

本來也不靠當裁判餬口的俞元聰,倒也不是太在意離開職業賽場。

倒是在"萬達退出"事件後的第11年,王健林在崔永元的節目中談到當年之事。

上次法國隊奪冠那年,王健林因他而退出中國足壇

"主要是制度有問題,管理足球的機構是官辦的,他管理的事情是市場化的。似乎想讓他按市場化來走,這個體制和市場化的運動存在很大的矛盾。管理部門是任命的,而不是選出來的,這是很難調和的。"

誰都知道,萬達集團不可能因為一場比賽、一個裁判而退出,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更深層的。

從這個角度說,俞元聰是萬達退出足壇事件的炮灰而已。

後來的俞元聰,繼續著他的生意。

有人會看到他踢野球,他也會堅持每週打網球。後來,俞元聰又開始鑽研起養生。

比如辟穀,就讓他的體重從96公斤降到89公斤。

回望當年,俞元聰離開足壇也許並不心甘情願,但也因為提前離開,幾年後的那場大風暴,與他毫無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