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祝賀河北省第二屆(秦皇島)園林博覽會開幕

熱烈祝賀河北省第二屆(秦皇島)園林博覽會開幕

全省人民矚目的河北省第二屆(秦皇島)園林博覽會今天隆重開幕了。本次園博會的主題是“山海港城·綠色夢想”。這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件喜事和盛事,更是作為承辦地的我市的一件大事和要事。一幅山水園林畫卷,放飛港城綠色夢想。我們向園博會的盛大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

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在秦皇島舉辦,既是省委、省政府對我市發展寄予的殷切希望,更為我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旅遊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平臺和難得機遇。市委、市政府將辦好園博會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重要載體,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走好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的重要舉措,我們一定要舉全市之力,精心籌備、科學實施,將此次大會辦成一屆精細、精緻、精美、精彩的園博盛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以更大的責任擔當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堅定不移地建設京津冀城市群生態標兵城市。現在的秦皇島,天更藍了,水更綠了,樹更多了,城市更整潔了。現在的秦皇島,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全市人民的普遍共識與自覺行動。此次承辦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我市把園博園建成秦皇島最大的綠地公園,把棲雲山這座荒山變成金山銀山,提供了綠色重生和生態修復的鮮活範本,成為打造綠色發展的新引擎。藉此次園林博覽會的東風,秦皇島的生態文明建設一定會做得更好。

承辦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是我市豐富城市內涵、優化人居環境、增強對內對外吸引力影響力的現實需要。“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與文明關係的鮮明闡釋。去年,我市成功摘取“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城市精神文明建設躍上新高度。一座整潔優美、活力四射、風清氣正、誠信友愛的嶄新秦皇島,已經清晰展現在世人面前。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相伴相生相互促進,在實踐中我市將二者統籌推進,將建設任務落細落小落實落地。籌辦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我市的城市面貌和管理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遊客來得開心、玩得放心、遊得舒心,我們將全力當好東道主,讓廣大遊客真切感受到秦皇島的生態之美、人文之美。

天開畫圖成樂土,人住蓬萊似列仙。我們相信,通過此次園林博覽會的成功舉辦,秦皇島豐富的旅遊資源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挖掘,國家園林城市的品牌一定會更加彰顯,沿海強市、美麗港城和國際化城市建設一定會邁上新的臺階。

預祝河北省第二屆(秦皇島)園林博覽會圓滿成功!

如畫長卷傾情繪—

河北省第二屆(秦皇島)園林博覽會籌建實錄

亭臺水榭韻生命流光、鮮花綠樹展盛世繁華……7月15日,走進位於棲雲山下的園博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如畫風景:園博園依地勢高低自然展開,山澗小溪從高處淙淙流下,像一條條絲線將各處風景勾連起來,穿珠成鏈;山勢高低起伏,高海拔生長的白樺樹、氣節高雅的修竹、炫目燦爛的薔薇等層次鋪陳;在湖邊、在橋下、在山窪深處,40個展園分列排布,這裡有塞外風光、山海勝景、東南亞異國風情……流連其間,移步換景、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熱烈祝賀河北省第二屆(秦皇島)園林博覽會開幕

舉辦河北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河北省委、省政府建設生態文明重大決策部署,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質的一件大事。從2016年7月確定承辦以來,河北省住房和建設廳與我市一起,按照“世界眼光、國內一流”的總體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加強協調調度,使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園博園是各級領導悉心關懷的產物,工程開工以來,省、市領導非常關注,多次研究、調研、調度。省委書記王東峰作出重要批示:要“節儉辦會”;省長許勤專題研究對秦皇島的支持意見並現場指導工作;副省長張古江多次到現場調研查看籌備情況,研究活動方案,要求“圍繞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做好各項籌辦工作,努力辦一場精彩紛呈的盛會”。省住建廳全程予以悉心指導,廳長康彥民多次來園博園檢查工作,叮囑設計和施工團隊要在“品質上下功夫,在細節上做文章,在後續運營上求突破”。

市委書記孟祥偉非常關心園區建設,深入現場調研,他強調:“要充分認識辦好園博會對秦皇島的重大意義,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的各方面全過程,使園博園成為秦皇島的標誌性景區,成為秦皇島嶄新的城市客廳。”市長張瑞書多次到現場調研、調度:“要以更高標準、更快速度、更實作風,全力以赴做好各項籌備工作,確保辦成一屆精細、精緻、精美、精彩的園博會。”副市長、園博會籌建指揮部執行副總指揮李春堅持每天到現場調度,第一時間研究問題、解決困難、落實任務。

園博園是國內頂級園林設計大師的匠心之作,他們按照“世界眼光、國內一流”對園區進行總體擘畫,4位大師更親自操刀設計了“康體養生”“海綿城市”“童真童趣”“庭院景觀”4大主題園。

園博園是幾千名工作人員嘔心瀝血的成果,6萬多株各種喬木、636種各類植物、40個風格各異的展園是他們驅嚴寒、冒酷暑交出的漂亮答卷。

園博園更是全市300多萬人民對綠水青山美好生活嚮往的心靈凝結,人人愛園博、關注園博……讓我們走進園博園,去感受“低碳、創新、海綿、智慧、百姓”五大設計理念孕育出的美好,去記錄花叢樹影間的時光碎片。

熱烈祝賀河北省第二屆(秦皇島)園林博覽會開幕

一場繽紛絢爛的盛宴

園博園的選址,用獨具慧眼形容不為過。

棲雲山海拔198米,位於市中心,離海邊不遠。在它東麓的這片地方,山谷溝壑叢生,還有采石留下的礦坑。“市委、市政府把省第二屆園博會放在這裡,可以充分利用這裡的地形,展示最佳的園林效果。”秦皇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城發局副局長齊紹光說。

山谷被做成水系,礦坑被開發成人工湖,只需要對原始地貌小型修整,就能做出巧奪天工的效果。開發區泰盛城市環境工程公司的總經理賀浩明說,棲雲山是座寶山,正因為它和這裡的複雜地形,園博園才顯得峰巒疊嶂,層次分明。

同時,借舉辦園博會之機,市委、市政府還同步實施了棲雲山修復工程,綠化破損山體,修復礦坑,打造集觀光、休閒、康養等功能於一體的棲雲山片區,整體完工後將成為我市的“生態綠核”和全省“綠色發展樣板”。

在規劃設計上,園博園集中體現了

“低碳、創新、海綿、智慧、百姓”五大設計理念。

低碳園博,節能減排:裝配式建築被廣泛採用、光伏面板用做屋面遮陽板、植土採用汙泥廠處理後的材料進行土壤改良和培肥、園區植物材料全部選栽抗旱耐寒等適生品種、節能供電系統被推廣使用。

創新園博,亮點爆款:園區主場館——綠館大量採用了異形設計,新材料、新工藝在各處工程建設中被大量使用;

海綿園博,自然收納:園區內部不設雨水管網,通過集雨設施將園區內部徑流收集並傳輸至景觀水系,為水系補水,綠地邊緣建設總長度約為 8113米的植草溝;園區雨水體系與城市雨水體系、棲雲山雨水體系對接,緩解園博會周邊雨洪調蓄壓力;結合園區地形,在園區主路科學規劃設置雨水花園,總面積約為3720平方米;園區特別設置海綿城市主題園集中展示海綿城市理念最新成果;建設生態停車場,利用邊緣綠地進行雨水收集、排放;

智慧園博,智能科技:通過智慧的數字化管理系統,遊客可以實現網絡購票,二維碼無票入園,通過手機實現園區智慧導覽,掃描植物二維碼瞭解苗木品性及習性。可實現全園語音系統解說、無死角智能監控、車位數量監測和車輛分區域引導,對園區各類用電設備進行集中控制管理,對各類能源分時分功進行綜合分析等功能。

百姓園博,普惠共享:會期參與性共享,園區特色植物及綠色館陽臺花園、園藝生活的展示,使市民百姓獲取更多的園藝生活知識;會展期間組織舉辦菊花等花卉展覽,豐富百姓生活;組織國內外插花大師現場表演,現場互動,激發百姓參與熱情;會後持續性共享,園區未來將成為百姓健身遊憩的樂園,主路成為慢跑健身道。

本屆園博園依棲雲山地勢設置了“三谷一脈、三核雙組團”的空間佈局。三條溪谷,由西流向東,如三幅綠色激情暈染的水墨畫。湖光山色,花溪疊水,蘊藏無限生機。一條水脈,貫穿南北,像靈動的琴絃,奏響歡快的夢想舞曲。

40個展園,636個植物品種(新優品種321種),各種新技術新材料應用無處不在,園博會期間5類21項文化活動,採用各種智能化亮化景觀,使夜晚的園博園更加絢麗多彩。不管從哪方面來說,省第二屆園博會都是一場饕餮盛宴。

一次沒有回頭路的前行

建園博園難在哪兒?接受採訪的人幾乎都會說,工期短,時間緊。

40座各類展園,14座服務建築,21座車行橋,42座人行橋,141座水壩,總長5980米的園區圍牆,12.9萬平方米湖區防水,1.2萬米駁岸,4819米一級園路、6093米二級園路、9222米三級園路,6萬株喬木栽植,灌木栽植7.37萬平方米……這就是本屆園博園巨大的工程量。

從事園林工作幾十年的市園林局局長趙國祥說,像這樣體量比較大的園林,合理的建設時間是2至3年。按照正常的施工順序來講,應該先把湖挖好,把山堆好,把路修好,排水設施、電弄好,把園林建築建好,然後再種樹。但是,光這些準備工作就得八九個月時間。

時間,對建設者們是如此稀缺。

因為,完工的時間表已經排定。

2017年春天,市政府把園博會的建設任務交給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而且要求,趕在今年旅遊旺季之前把園博園建好。當時,除了承辦的地點和範圍確定外,拆遷、規劃、施工等還是一片空白。

最難的是徵地拆遷環節,大家都知道徵地難,方方面面的訴求、老百姓的利益取捨、平衡,還涉及開發區、海港區、撫寧區三個區,都需要協調。

那段時間,開發區所屬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每天每夜挨家挨戶做拆遷戶的工作,終於在2017年10月7日隨著最後一個苗圃的進場施工,所有的拆遷工作完成了。

怎麼趕工期?

園博會籌建指揮部為此開了多次協調會。針對各個施工工序過程,李春用了一個最簡單的描述:“抄手”幹活兒。就是說,不要按部就班地說你幹完了我幹,而是穿插著幹。

但是問題又來了,園區有37支施工隊伍、7000多名建設者,如何管理?

為了協調工作,指揮部在每天下午工人收工後,把項目經理們集中到一起開始第二天的調度,做到事不過夜。“當天發現的問題,領導當天答覆解決。”秦皇島開發區環境綠化公司總經理賀浩明說,沒有說這事你等著,我們回去再研究研究。

晚上回去後,項目經理們還要連夜開會,告訴底下帶工的隊長,明天如何開展工作。

這是一個高效的運轉機制。

施工計劃精確到每天,指揮部成員每天早晚兩次現場調度,參戰隊伍晝夜奮戰,晚上一兩點,指揮部微信群裡還有消息更新。

那時,園區施工進展不時有新消息傳來,那些長在地上的閣樓亭榭每天都有新的變化,不時有園林方面的難題被攻克……園博園建設的日子是那麼令人難忘,人一輩子能走多少路?能見多少人?但是,總有一些瞬間,怎麼都忘不了。

一場不容有失的檢驗

園博會受到各方關注,不容有失。為了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工作人員想盡了一切辦法。

在園博園遊覽,我們看到了一片白樺林。齊紹光說,白樺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在河北只有咱祖山和承德的圍場有。他又停頓了一下說,當初為了讓這些喬木能以最好的狀態在園博會期間出現,也是想了很多辦法。

苗木採購時,儘量就近採購。運輸時,以最快的速度運來。秋季栽樹時,一般都是裸根的,但為了保證成活率,喬木實行土球栽植。如果當天沒栽完,樹根要用土埋起來。去年冬天時,還要給樹木纏草繩防凍。一些地被植物都是帶盆來的,爭取栽完後就能達到會展要求。正是指揮部的細心,去年冬天之前栽的4萬多株樹,成活率達到95%以上。

在建築施工時,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大家想了不少辦法,甚至不惜增加預算。“把磚砌的和石砌的牆改成混凝土的,就為了保證質量。為了早一點兒上強度,把水泥混凝土的標號調高,還摻合各種外加劑、增強劑,這樣一來工程造價雖有增加,但為保證工期起到決定性作用。”賀浩明說。

這麼大的工程,如何防範安全事故的發生?

尤其是冬天在外施工,取暖容易發生火災事故。

按照指揮部要求,建築工地上的工棚裡不允許有“小太陽”和電暖氣,電褥子更不許用,工人們在零下十幾度下怎麼幹活兒怎麼住?指揮部想了辦法,所有工人宿舍安裝空調,這樣一來,防火隱患降低,工人的住宿條件也改善了。

不僅如此,園博園還成立安保部,聘請安保公司,不僅對防火管控,還對整個工地防盜、閒雜人員進入起到管理作用。

防火之外,還要防止爆破事故的發生。

秦皇島展園地勢偏高,需要爆破施工。但是這裡離京秦客運專線很近,一個石頭飛過去,崩到高速行駛的火車上,那就會構成重大事故。為了避免事故的發生,指揮部聘請專家制定了詳細的方案,根據爆破當量來決定鑽孔密度、大小、鑽孔深度。正是因為防護措施詳細周密,整個園博會爆破的岩石達到30萬立方米,沒有發生一起事故。

一段沒日沒夜的堅守

園博園工程的順利推進,凝結了很多人的心血。

賀浩明說,最難忘的還是那些農民工兄弟。他清楚地記得,一群來自寧夏固原的農民工兄弟,在大年初二就開始奮戰在工地上。

還有一些農民工兄弟,大夏天施工,渴了就喝一口澆花的水。為了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開發區企業紛紛解囊,給他們送來了豬肉、雞蛋和水。

一位叫劉佳明的挖掘機司機,每天在工地上工作10多個小時。就連女兒的生日,他也只能坐在挖掘機上,對著手機視頻跟女兒說聲“生日快樂!”劉佳明說:“開園的那天,我想帶著老婆、孩子來看看,告訴她們,哪些是我乾的活兒,那得多榮耀。”

還有很多的本地項目經理,在開園日期臨近時,好多天都不回家。

……

每一個精巧絕倫的造型、每一個匠心的細節背後,是一串串腳印,一滴滴汗水,一張張黝黑的臉。

如果說存在一種園博園精神的話,那就是團結一致的拼搏精神,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識。

3個月前,這裡還是一片工地,機器轟鳴,人聲鼎沸,各種工程車運輸車像忙碌的螞蟻一樣穿插其間。再早之前,這裡一片寧靜,村莊、苗圃、小水庫……

不到9個月的時間,建設者們將這片田園鄉村描繪成了一幅園林盛景。新時代,我市正在建設沿海強市、美麗港城和國際化城市,佔地2000多畝、總投資18億元的園博園,體現了秦皇島這座城市對未來的雄心和想象。

歲月不老,時光永駐。

時間會見證,在2018年的夏天,

秦皇島人為遊客奉獻的這道精美的園林盛宴。

時間也會記錄,

以建設園博園為契機,

秦皇島引領城市綠色發展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