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你秀恩愛,我分享讀書方法

520,你秀恩愛,我分享讀書方法

今天,我跟朋友們分享我讀書的要領: 讀書,意志第一,方法第二。

讀書,讀的就是意志,若無意志,再有方法,也是枉然。若無意志,徒有方法,這方法若沒有意志去支撐,方法還是枉然。故我說:意志第一,方法第二。

520,你秀恩愛,我分享讀書方法


方法可教,意志不可教。我們很多人讀書,一無方法,二無意志。需知,方法從意志中來,是真方法,不然,只是聽別人說方法,終究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別人的方法再好,與自己也是鑿枘不合。不然,古今中外,方法還少嗎?只是人多沒有意志罷了。

520,你秀恩愛,我分享讀書方法​ 我自束髮讀書,就開始手不釋卷。不僅愛讀書,更愛思考。

我自知智商不高,故常努力刻苦。《中庸》: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就是讀書的意志。又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就是治學的方法。

顏淵:博我以文,約之以禮,循循然善誘人。這就是教人的方法。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這就是自學的方法。

520,你秀恩愛,我分享讀書方法​讀書當推求次第,先廣泛求知,而不是一門深入。需知,自身學問不夠,如何能一門深入?譬如工具不好,如何便能挖井打水?

所以,三十歲以前,更多的是要博學多才,而非一門深入。待學問積累到一定程度,則可根據個人喜好,選定一個研究專研的領域。再根據這個領域,選擇性的積累這方面的知識,十年可以有小成。

故讀書沒有次第,是不會讀書。教學生而不教次第,便是誤人子弟。

故凡對初學者便說一門深入,便要讀《易經》,或教中醫,便教《黃帝內經》者,皆不會教書,只會誤人子弟罷了。

520,你秀恩愛,我分享讀書方法​最後,看書要一頁一頁地看,不要跳躍式地看。

我讀書,從扉頁看到最後一頁,讀《十三經注疏》如此,讀《二十四史》、《清史稿》亦如此,哪怕讀網絡小說,皆是如此。而有人,則前面看幾頁,中間看幾頁,最後看幾頁。甚至看個前言、簡介、導讀、內容梗概,便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則不過賣弄學問。實際,經不起我三個提問,便要洋相畢露了。

故真正博學者,隨意講說,信手拈來。更可以在專業知識範圍內,任由學生提問,便能引經據典、旁徵博引,且條理清晰,言必有據。

以上,為我讀書經驗,特饗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