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2月10日,一般社團法人日本方正總商會大阪分會組成春節慰問團,由分會會長陳志良、副會長孫立軍、幹事長劉立國以及顧問王自祥等人帶著禮物,代表分會以及中國黑龍江省方正縣委、縣政府,走訪了大阪地區的部分殘留孤兒家庭,向在大阪居住、來自方正縣和中國其他地區的中國殘留孤兒送去了親切的節日祝福!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一般社團法人日本方正總商會大阪分會會長陳志良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慰問團開車把春節慰問品依次送到殘留孤兒家庭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帶著深情厚意的慰問品

慰問團首先拜訪了來自中國黑龍江省方正縣寶興鄉的殘留孤兒王桂蘭一家。

王桂蘭是戰爭遺孤的一代。她的親生父母都是日本人,二戰結束前不知所終,此後她也再沒有找到他們。當時只有幾個月大的王桂蘭先被安置在了黑龍江延壽縣加信鎮的日本人收留所。不久,她被養父王佔山從收留所裡抱回收養。沒想到僅過半年,養父就因病去世,養母之後不辭而別離家出走。好在養父的父母繼續收留了她。1956年,10歲多的王桂蘭隨養父的父母又到了隔壁的方正縣定居。17歲時,王桂蘭嫁給了同一個屯的蘇振挺。蘇振挺曾經在瀋陽軍區部隊車輛隊當過兵,在那個年代並沒有嫌棄王桂蘭。他們過著普通寧靜的生活,先後生了四個孩子。蘇振挺為人正直,後來還當過村長。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拜訪來自方正縣寶興鄉的殘留孤兒王桂蘭(右二)一家

說起自己的日本人身份,王桂蘭說,戰爭結束時村裡屯裡的哪個農民抱養了日本孩子,周圍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所以她小時候出去玩時,村裡的孩子經常叫她“你這小日本鬼子”。不過,養父雖然去世得早,但養父的父母也就是爺爺奶奶對她卻很照顧,從來沒讓她受氣。遺憾的是,在她16歲那年,他們也都在80多歲時先後去世了。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派人赴中國黑龍江調查和確認戰爭遺孤,王桂蘭的身份得以確認。1987年,王桂蘭和丈夫蘇振挺先帶著小兒子回到了日本,被安置在大阪府,一年後另外三個孩子也來到了日本。在享用了一段時間由日本政府提供的生活費後,當時只有40歲出頭的王桂蘭和丈夫放棄了日本政府的扶持,選擇去工廠上班掙錢,把四個孩子撫養成人。現在四個孩子其中兩個都自立開了自己的公司,另外兩個在工廠上班。

在與陳志良分會長的交談中,蘇振挺也對方正縣委縣政府長期以來的關心表示了感謝。

慰問團的第二站是拜訪從黑龍江省方正縣松南鄉大嘴泡村回到日本的殘留孤兒一代、現已90歲的加藤女士。在交談中,陪同在一旁的加藤的女兒介紹了加藤的過往經歷:原來,加藤的父母都是日本人,父親是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軍人,母親則跟隨著加入了開拓團。日本戰敗時,父親隨著敗退的日本軍隊坐船回到了日本,把加藤的母親、加藤和弟弟遺棄在了中國。加藤的母親不久很快去世,加藤和弟弟分別被兩戶人家收養。當時,加藤已經18歲,再長大一些後,就跟收養的這家人的兒子結婚了。而加藤的弟弟被另外一戶人家收養不久,回到了日本,找到了在日本鹿兒島縣的父親。在與弟弟聯繫上之後,加藤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初回到日本探親一次。當時的日本遠比中國要發達許多,雖然她的當時父親也已經去世了,但她還是希望回到日本生活,就跟自己的丈夫提了出來,一開始沒有得到同意。又過了一些年,終於在1987年都到了日本,生活在大阪府。不久,她的弟弟也從鹿兒島遷居到大阪生活。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慰問殘留孤兒一代、現已90歲的加藤女士

作為戰爭遺孤,返回日本後的加藤得到了日本政府的重視,小泉純一郎、福田康夫兩任首相都給她頒發過慰問證書。

本報記者當天還隨慰問團採訪了來自中國吉林省蛟河縣的日本殘留孤兒一代、已經80多歲的乾經子、乾淑子姐妹倆。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拜訪和慰問來自中國吉林省蛟河縣的乾經子、乾淑子姐妹

乾經子3歲那年隨加入“開拓團”的日本父母到了中國東北黑龍江林口縣,妹妹乾淑子則出生在那裡。二戰結束前,日本軍隊在蘇聯紅軍的進攻下和節節敗退中,規定“開拓團”的男人哪怕年齡再大,也要去當兵三個月。結果在戰爭結束前10天,當鄰居的一個日本男子期滿回來時,她們的父親就被徵調加入了日本軍隊。戰爭一結束,只當了10天兵的父親就隨同其他戰敗的日本軍人作為戰俘被蘇聯方面押送到了西伯利亞,後因為有胃病,於1946年9月被遣送回了日本。而她們的母親在日本戰敗過程中身亡,當時分別是10歲和6歲的乾經子、乾淑子姐妹倆,以及自己的哥哥、弟弟留在了當地,後被一位家裡沒有孩子的姓孫的中國老頭和老伴和收養。半年以後,哥哥先回到了日本,弟弟則被送給了另外的人家。乾經子、乾淑子姐妹倆則繼續留在姓孫的人家,在農村長大,後來得以有機會上學。隨著中日在1972年建交實現了關係正常化,她們的弟弟於1976年和1980年回日本探親,後先回到日本定居;而乾經子、乾淑子姐妹倆直到1996年才回到了日本,定居在大阪府。那一年乾經子61歲,乾淑子57歲。她們的哥哥目前已經86歲,生活在日本鳥取縣。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慰問從方正返回日本的殘留孤兒大保武光(中文名:李戰友)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到殘留孤兒丹未子家看望和慰問,受到女兒和女婿的接待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歷史別忘,教訓謹記——聽日本殘留孤兒講述在中國東北的往事!

丹未子的生活照

當天,慰問團還來到了從方正縣返回日本的的殘留孤兒大保武光(中文名:李戰友)和丹未子的家。丹未子因為生病住院,她的女兒和女婿接待了慰問團一行,並展示了母親當年在中國生活的照片。

在慰問過程中,陳志良分會長表示:一般社團法人日本方正總商會大阪分會是方正在日本關西地區共同的家,春節來臨之際,特意受方正縣委縣政府的委託來看望大家,表示節日的慰問,希望大家春節愉快。

日本當年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苦難。但讓本報記者印象深刻的是,在採訪中,殘留孤兒一代在講述往事時,當年的戰爭所帶來的痛苦和傷害也給他們留下了不堪回首的記憶。他們都共同表示,中日兩國應該永遠友好,實現和平,遠離戰爭。(文/華君 叢中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