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廉潔好家風:風範長存,德厚流光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風向標,尤其是領導幹部的家風,不僅關係自己的家庭,而且關係黨風政風。一代偉人毛澤東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子女,不僅開創了廉潔好家風,也滋養了廉政為民的黨風政風。

有人說:艱苦奮鬥是物質匱乏年代沒有選擇的生存方式。但對於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而言,“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他一慣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對家庭成員的一慣要求。

毛澤東的廉潔好家風:風範長存,德厚流光

1921年前,毛澤東的家庭較為富裕。作為長子,他原本可以繼承家業,但用毛澤東弟媳王淑蘭的話來說:家業是澤東同志一夜搞垮的。1921年,毛澤東毀家紓難,帶領全家人主動走上了一條艱苦奮鬥的道路。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常說:艱苦奮鬥是我們的政治本色。沒有條件講究的時候不講究,這一條好做到;經濟發展了,有條件講究仍然約束自己不講究,這一條難做到。共產黨員就是要做難做到的事。

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幾年,打了73個補丁;一雙皮拖鞋,外巡時被賓館服務員當作垃圾扔掉,卻又被撿回來繼續穿,連修鞋匠都不願意縫補;接見英國前首相艾德禮時穿的褲子打滿了羅紋補丁……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保存的數千件毛澤東遺物是他儉樸生活的最好見證。一件件物品,折射出一代偉人普通而平凡的生活,彰顯出這個家庭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家風。

毛澤東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了畢生,卻從不向人民索取,又要求親朋戚友不要向人民伸手。廉潔自律,不搞特殊,是毛澤東畢生保持的作風,也是毛澤東家風的另一個重要內容。

他住在中南海,每個月要交水費、電費等等。到人民大會堂開會,主動交茶水費;到各地出差,要求必須交糧票。國內外有很多人給他送禮,他一一上交國庫。曾有工作人員勸他:反正這些禮品是送給您的,您吃了用了都應該。毛澤東卻說:“這個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國家不缺我毛澤東一個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檢點,隨隨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長們、省長們、市長們、縣長們都可以了,那這個國家還怎麼治理呢?”

毛澤東不僅嚴於律己,也嚴格要求子女親友“完全和眾人一樣,不能有任何特殊。”

毛澤東的廉潔好家風:風範長存,德厚流光

1960年,正是國家經濟最困難的時候,衛士得知李訥在學校吃不飽飯,肚子很餓,悄悄地送了一包餅乾給她。毛澤東知道後,非常生氣,批評衛士和李訥:“三令五申,為什麼還要搞特殊化?”衛士解釋說:“別的家長也給孩子送東西……”。毛澤東生氣地說:“別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塊餅乾也不許送!”事後,毛澤東語重心長地對衛士說:“她是學生,按規定不該享受的就不能享受。還是那句話,誰叫她是毛澤東的女兒呢?還是恪守本份的好!”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從毛澤東家風,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中國第一家庭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那就是人民的利益至上。

1947年10月8日,毛澤東給毛岸英寫信,信中說:“一個人無論學什麼或作什麼,只要有熱情,有恆心,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為了引起兒子的重視,他在這段話的下面還特意畫了波浪線。

毛澤東的廉潔好家風:風範長存,德厚流光

“為人民利益”正是毛澤東家風的精神內核。為人民就應該要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作風;為人民就應該要永遠夾著尾巴做人,不搞特殊化,做人民的公僕和勤務員,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官二代。毛澤東為了人民,教育弟妹舍小家為大家,教育親人“一切按規矩辦理”,他以身作則,培育了廉潔好家風。這種家風成為一種精神力量,激勵著他的親人,大弟毛澤民被軍閥活活勒死,卻不肯改口背棄共產主義,小弟毛澤覃血染紅林,溫婉柔和的妻子楊開慧在敵人的皮鞭木棍下說“我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還有那在監牢中生下孩子就毅然走向斷頭臺的堂妹毛澤建,新婚才幾個月就奔赴戰場的兒子毛岸英,年僅19歲被敵人活埋的侄子毛楚雄,他們為革命英勇獻身,他們用鮮血生動詮釋了“為人民利益”的家風。

德厚流光,高情遠致。雷潔瓊同志到韶山參觀,她說:“看了毛主席的遺物,很受教育,很受啟迪。”並揮毫題詞:公者千古,私者一時。李長春同志參觀了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後說:經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習近平同志還專程參加了《領袖家風》展在浙江的開幕儀式。偉人風範,永世長存。毛澤東的廉潔家風為社會做出了表率,牽動著中國的千家萬戶。(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李 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