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株洲一美女跑步後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跑步健身的習慣,如果有,請一定將本文看完。有媒體報道說,近日連續發生多起跑步時突然暈倒事件,有人挽回了性命,但也有人因此而喪命。就在前幾天,株洲也發生了一起這樣的事件,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緊急!株洲一美女跑步後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6月1日上午7點多,株洲市中心醫院院前急救中心接到一個求救電話,說一名年輕張姓女子跑步時暈倒在地,口中不時吐著白沫,四肢不停抽搐。幸虧搶救及時,女子轉危為安。

原來,張女士當天早上和同事們一起參加團隊活動。一開始,大家步伐一致,輕輕鬆鬆地跑完了5公里,張女士團隊的各成員間心裡都抱著勝利的信念,到了終點時“一個都不能少”。

緊急!株洲一美女跑步後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到了最後一公里時,張女士感覺自己已經完全跑不動了,但是在隊友的鼓舞和幫助下,支撐到了終點。到達終點的那一瞬間,大家都沉浸在團隊勝利的喜悅之中,突然,張女士倒在了地上,全身抽搐,兩眼發直,不省人事,這可嚇壞了隊友們,立即撥打了120求救。

當張女士甦醒過來後,說出了當時的苦楚:“當時跑到5公里時,就已經跑不動了,感覺心臟就快要跳出來了一樣,而且還極度的呼吸困難,當走到終點時,兩眼冒金花就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現在回想起來感覺自己從鬼門關逛了一圈似的,太恐怖了。”

對於張女士來說,她是幸運的,然而對前段時間一位20歲的浙江小夥夜間跑步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緊急!株洲一美女跑步後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據媒體報道,5月29日晚上11點多,這位小夥子跑步健身,跑著跑著,突然倒地不起。當120救護人員到現場時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雖然經過急救處理,人還是沒能救回來。

運動性猝死你聽過嗎?喜歡運動的你要小心了

事實證明,不適當的運動,會造成身體嚴重的損傷甚至死亡,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株洲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童偉林介紹說,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在運動過程中有些人容易發生運動性猝死——交感風暴,幾乎每年的馬拉松賽事都會出現幾例運動性猝死的案例。

緊急!株洲一美女跑步後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運動性猝死是指運動中或運動後即刻出現症狀,6小時內發生的非創傷性、意外死亡。運動性猝死的病因主要為心源性和腦源性,心臟性猝死更為多見,約佔60%~85%。

而心臟性猝死大多是因為致命的“交感風暴”所致?運動時心臟動用儲備力,心輸出量將增加4~6倍。

緊急!株洲一美女跑步後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此時的交感神經興奮,內源性兒茶酚胺的分泌可增加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大量兒茶酚胺使心臟不應期縮短,心肌復極離散度加大,使心臟電活動出現不穩定而發生致命性心律失常, 引發室性心動過速和室顫,醫學稱其為“交感風暴”,是引發猝死的最常見機制。

一旦猝死發生,時間就是生命!

爭分奪秒、黃金4分鐘 ,大量實踐證明: 4分鐘內進行復蘇者,可能有50%被救活;4--6分鐘內進行復蘇者,10%被救活; 超過6分鐘存活率僅4%; 超過10分鐘存活率幾乎為0。因此,及時有效的心肺復甦是關鍵。

心肺復甦要點:讓患者仰臥,在乳頭連線中點給予胸外按壓,成人按壓深度在5-6 cm,按壓速度100-120次/分鐘。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循環,直到救護人員到達。如果做不到口對口人工呼吸,也可持續胸外按壓。

緊急!株洲一美女跑步後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如何預防運動性猝死?

運動的風險與運動的強度有著直接的關係,對於沒有經驗的初期鍛鍊者,需要總結自己的疲勞程度,不宜過度疲勞,運動要循序漸進,切忌硬抗和爭強好勝!

另外,以下這些預防方法可以減少運動時意外的發生,從而減少猝死可能:

1.認清自己的健康狀況

定期體檢,特別要了解自己心、肺、腦的健康狀況,可早期發現某些器官潛在的病變,預測運動風險,提醒自己要更加小心。

2.運動時控制好靶心率

靶心率又叫運動適宜心率,也就是在運動中用來衡量運動強度的一個標準。非運動員運動時的靶心率建議控制在最高心率=(170-年齡)×85%最佳。

3.不建議在高溫及清晨運動

緊急!株洲一美女跑步後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最好不要在日曬強烈的白天出門鍛鍊,很容易出汗虛脫疲勞,甚至發生中暑。清晨是交感神經興奮高發的時間段,因此也不適宜鍛鍊,建議儘量在傍晚出門活動。

對於猝死,現在的科學技術還無法做出準確的預判,不管是運動員還是普通人,面臨的危險幾率都是一樣的。我們運動都要講究一個“度”字,不要輕易超越上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