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衆好漢讓宋江和吳用來領導,就註定了梁山的悲劇

宋江,吳用本是讀書人出身,

相當於當地的兩個秀才,學術一般,也沒取得什麼功名仕途。一個在當地做了個民辦教師,一個做了九品不足的芝麻小官——押司。比起當時梁山的窮酸秀才王倫,是半斤八兩,不相上下。
《水滸傳》眾好漢讓宋江和吳用來領導,就註定了梁山的悲劇

同為幾個讀書人,落弟秀才,性格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深重。迂腐守制之人,愚忠愚孝,假仁假義都有之,同類共性。
《水滸傳》眾好漢讓宋江和吳用來領導,就註定了梁山的悲劇
但宋江吳用也有過人之處,那就是攏絡人心,揣摩心思,玩弄權術,古代這類書籍很多,我想他們應該沒少看。最後上了梁山,尤其在一幫大多不曾讀書識字的蠻漢堆裡,作為讀書人,他們的長處就顯現出來了。“理所當然”地坐上領導者(土匪頭子)的位置!
《水滸傳》眾好漢讓宋江和吳用來領導,就註定了梁山的悲劇
當“土匪頭子”當然不能滿足他的理想,只是暫時的。作為“修身養性,齊家治國”的讀書秀才出身,
他們的終極理想是“當官”。由於他們學術水平和年齡限制,走科舉進仕這條路是行不通了。以他們現在的梁山大頭領的身份,可以走第二條路來達到他們“當官”的理想,那就是“招安”,接受朝庭整編。
《水滸傳》眾好漢讓宋江和吳用來領導,就註定了梁山的悲劇
可當時朝庭對梁山關注度並不是很高,想招安並沒十足的籌碼權重來跟朝庭談判,也沒有朝庭的權貴來牽線搭橋。
想“招安”,必須去準備這些條件——本著愛鬧的孩子有糖吃的道理,他們去攻打城池要寨,途中收伏了一些名將,大宛什麼的,都是為了日後和朝庭談判增加自己的籌碼權重。後面拉來高太尉以及名妓李師師來牽線搭橋,最終爭求到皇帝老兒點頭——“招安”成功。
《水滸傳》眾好漢讓宋江和吳用來領導,就註定了梁山的悲劇
當了個什兵馬總管,後徵遼先鋒,再徵方臘。帶著梁山人馬被昏君奸臣到處當槍使。既平順了北遼,又滅了方臘,也剝弱了梁山派這個朝庭的眼中釘刺。
最終昏君奸臣成了一石三鳥的最大贏家。社會照就昏暗,人民繼續苦難。令看客唏噓不已!
《水滸傳》眾好漢讓宋江和吳用來領導,就註定了梁山的悲劇
造成這種結局,作為梁山的帶頭領導,宋江和吳用他們是非常失職的。沒有看清大勢局。帶梁山眾兄弟們走上了不歸路,白送了性命。既便是要報效朝庭,走“招安”之路。也應該改“替天行道”大旗,變為“清君側、除奸佞”。殺了幾個奸臣國賊之後再談招安,后皇帝行就留他,不行就架空他。方可利國利民,功成名就。其不知奸佞不除,朝庭奸黨豈能容的下你梁山人馬!所以
宋江、吳用。人如其名啊。都是小聰明,無甚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