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現在小球風時代三分球到底有多盛行?爲什麼?

籃球V雨蒙


山哥在網上看到一個數據,正好說明了現在NBA三分球的趨勢。



在NBA歷史上三分球后衛、得分後衛、鋒線球員以及中鋒位置投射三分的次數,從數據可以看出,NBA聯盟三分猛增是從2012年開始,無論哪個位置三分投射次數都在增加,其中控衛三分次數比較平穩,得分後衛從02賽季場均6.4次到18年9.7次,場均增加了3.3次三分出手;小前鋒位置三分出手次數徘徊在6次左右,大前鋒2012-2018年,三分場均次數從1.9次增加至5.7次,增幅場均3.6次;中鋒2011-2018期間從0.2次增加至2次,中鋒位置直接暴增了20倍。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來現在聯盟大前鋒和中鋒位置都在投射三分,那麼中鋒的打法也在改變。NBA現役球員的打法也直接影響了未來後輩們的打球風格,三分飆射不在單純是後衛們的事了,中鋒沒有三分射程都不算事一個好中鋒。靈活的大個子球員還有一手三分球,是目前所有球隊喜歡和追逐的。目的就是打造快速進攻球隊,輪轉換為無限協防,拉開場上空間為目的戰術。

當前NBA聯盟球隊以及球員三分投射為主流的打法,使得現在球員不斷練習三分球,每支球隊都在使用這樣的戰術,打錯位進攻,利用速度攻擊對方。此時移動速度慢的大個子球員非常吃虧,會因此拖垮球隊,所以傳統的中鋒就吃不開了。拜納姆、希伯特、洛佩茲這些傳統的大個子中鋒,在當時的戰術打法裡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拜納姆和希伯特卻瞬間消失了,不僅是因為他們有傷病影響狀態,更多是當今的球風他們不適合了,球隊也不願意給他們合同,洛佩茲目前還在NBA征戰,同樣他也是傳統技術流的中鋒,詹姆斯來到湖人如果是傳統戰術打法,湖人必定不會放走洛佩茲的,他的身高和籃下技術還是可以的,且還有一手中投。

但是他的速度太慢了還有沒有什麼三分射程,在現在的打法洛佩茲的速度會拖累球隊攻防節奏。而現在球隊大前鋒的鮮明代表勇士隊格林、火箭隊塔克、鵜鶘米羅蒂奇等都是又三分射程的大前鋒,且格林和塔克都是2米身高的大前鋒,在之前NBA時代這樣的球員很難被受重視的,更何況會成為球隊的首發陣容了。這就是現在NBA的戰術風格打法,影響了球員的籃球技術,也影響了球隊對球員全新的技能要求。


山哥


現在是個球隊都要學會扔三分,因為三分的加成高啊。在有限的投籃次數內,三分帶來的收益是遠遠大於兩分的。

比如說10次進攻機會,命中率取聯盟平均水平。

如果都是2分的話,假設命中率是46%,那麼能拿到10*0.46*2=9.2分。

如果都是3分的話,假設命中率為36%,那麼能拿到10*0.36*3=10.8分。

可見,三分的加成是高於兩分的。

這也是為什麼計算球員真實命中率的時候,往往3分命中率高的,真實命中率也更高。

可以說,這是聯盟整體進攻風格的一種變化,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三分球帶來的好處。以往的比賽,三分投的不多,是因為球員三分能力沒有現在這麼突出。

而以前流行的一句話是越靠近籃筐的地方,命中率越高,這話當然不假,只不過在三分時代,越來越多的球隊會選擇投三分。

上個賽季,聯盟場均出手三分最多的球隊是火箭,他們平均每場可以投出42.3個三分,命中15.3個,命中率為36.2%。

而出手最少的則是森林狼,他們平均每場可以投出22.5個三分,命中8個,命中率為35.7%。基本上只有火箭的一半。

那回到10年前再看一下,2007-2008賽季。

聯盟場均出手三分最多的球隊是勇士,他們平均每場可以投出26.6個三分,命中9.3個,命中率為34.8%。

而出手最少的則是超音速(現在的雷霆),他們平均每場可以投出11.5個三分,命中3.8個,命中率為33.3%。

這麼一對比可以看出,現在聯盟卻是越來越喜歡投三分了。


體育畫廊


關於NBA小球的盛行,我們可以通過與20年前的對比來看一看。

先看2018年NBA總決賽第一場的統計數據,騎士隊的三分球37投10中,三分球出手佔全部出手的37%。勇士隊三分球36投13中,出手比例達到了驚人的40%。

再看1998年NBA總決賽第一場,公牛隊VS爵士隊。公牛隊三分球16中3,出手比例僅為19.5%。爵士隊就更離譜了,他們整場比賽出手8次三分球,只佔全部出售的9.4%。而更是無一次命中。


對比這兩場比賽,您就可以看出“小球戰術”的巨大影響了。在20年前,NBA還是以陣地進攻為主,強調慢節奏,要有中鋒落位,重視防守。雖然1998年的NBA總決賽沒有超級中鋒,甚至巔峰的公牛隊也沒有超級中鋒。公牛隊的核心喬丹和皮蓬,也都是外線球員。但是他們打的卻不是小球。因為喬丹更喜歡打陣地戰,持球突破或者本身單打,而不是現在這樣依靠傳切配合大量的投三分球。如果您對比20年來的比賽錄像,就會發現現在的比賽節奏要比那時候明顯的更快。

當然了,當年也不是沒有球隊打小球。比如曾經的獨行俠,那時候還叫小牛,就在老尼爾森的帶領下打過小球戰術。之後還有韋伯領銜的國王隊、德安東尼和納什的太陽隊、基德的籃網隊等等。但是這些探索,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那些絢爛如快打旋風一樣的小球打法,都有一個共同的死穴,就是防守。雖然他們的進攻行雲流水,無人能擋。但是自己的防守卻完全頂不住對方的攻擊。特別是到了NBA季後賽,當對方防守強度一上來,你的快打旋風就被限制了。而球隊有沒有那種適合陣地戰攻堅的超巨,輸球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國王輸給了有奧尼爾的湖人,太陽總是輸給馬刺,網隊也連續兩次在總決賽輸球。

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小球戰術如此盛行,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當年熱火隊和今天勇士隊的成功。從2011年到2014年,熱火隊4次打入NBA總決賽,2次奪冠。從2015年到2018年,勇士隊4次打進NBA總決賽,3次奪冠。他們在這方面的成功,激起了NBA球隊的爭相效仿。甚至是以傳統內線戰術而聞名的灰熊隊,也想過改打小球。他們交易了蘭多夫,甚至準備交易小加索爾。但是最後,這種改變以主教練菲茲戴爾下課而中止。但是去了尼克斯以後,他還將繼續把小球進行到底。

而談到小球,也不能不說一個人,就是勒布朗-詹姆斯。上面說的,從2010-2018年,每一年的總決賽,都少不了詹姆斯。詹姆斯其實也可以算是“小球戰術”的代表人物了。除了職業生涯早期與奧尼爾和大Z等大中鋒做過隊友。中期以後的詹姆斯,球隊已經很少配備超級中鋒了。一般來說,詹姆斯的球隊,能投三分的空間型內線非常重要。與此同時,要在他身邊配上一群射手,利用詹姆斯的進攻威脅力和傳球能力,打造出一套小個陣容。

很多人會覺得,小球戰術盛行,導致了中鋒的沒落。其實,沒落的只是傳統中鋒。那種善於在內線背身單打的強力中鋒不見了,但是新型的中鋒已經成長起來了。戴維斯、恩比德、唐斯、考辛斯等人,都是技術出色,身體素質強力的優秀中鋒。與傳統中鋒相比,他們更加靈活,打法更加全面,除了內線單打,還能投三分。而在防守方面,對於中鋒的要求其實是更高了。與過去不同,他們不但要防對位的中鋒,還要能“大防小”。在這個全新的時代,中鋒位置也被重新定義了。


豬油鹼


能用三分解決的事,儘量別使用其他方式!

不得不說現在的比賽越來越流暢,快打旋風已經席捲了整個聯盟,只不過比賽的對抗似乎少了很多,這讓眾多老球迷感嘆現在的球風偏軟,那麼現在的三分球到底有多盛行呢?

  • 傳統中鋒沒落、不會投三分就短一門功課

場均16.6分12.5個籃板的霍華德被黃蜂白菜價甩賣後,籃網緊接著完成買斷霍華德,職業生涯三分命中率只有9.5%的霍華德是傳統的中鋒,可是他現在雖然有不錯的即戰力但並不被球隊看好,如果他願意融入小球時代,適應更多的擋拆順下甚至有三分技能,霍華德應該不會被“賤賣”。

  • 名副其實的三分球大隊

本賽季火箭已經徹底成為三分球大隊,球隊場均獲得84.2次出手機會有42.3次是三分投籃,三分球是火箭的標籤但也是把雙刃劍,手感好了一波流、手感不好很艱難,西決搶七火箭連續27次三分球不中就說明問題,如果沒有手感,還是要通過其他方式得分而不是一味賭博手感。


  • 未來趨勢

實際上勇士水花兄弟的三分球是小球時代的開啟,但是現在僅僅依靠三分球是無法獲得最後比賽的勝利,勇士在聯盟已經適應小球打法後完成升級,更多的傳切和跑位以及團隊才是籃球的本質。目前的勇士已經把三分球當做誘餌和牽制,更多的傳切才是主要戰術。

小球時代進攻節奏快、進攻回合多、進攻更加流暢,這也是籃球發展的趨勢,只不過對抗的相對減少令人有些失望,畢竟這是競技體育而不是表演賽,肌肉的碰撞才是真正的競技體育。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喜歡請關注。


爽哥看球不任性


很簡單,三分球得分更簡單。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數學對比,聯盟球員的兩分球命中率在45%左右,三分球在33%左右,可以明顯看出,當你各出手一百次時,兩分球的得分為90分,三分球的得分是99分,在比賽中投三分得分的效率會更高,所以很多球隊會把三分球當成自己的常規武器,極端一點就比如火箭他們的得分只有三分和籃下。

當三分變成常規武器時,你不去投三分,那麼你就落後,落後就要捱打,這是常理,至於傳統中鋒的沒落,那是必然的,時代在進步,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代名詞,這是屬於小球的時代;傳統中鋒在如今的小球裡十分尷尬,首先傳統中鋒的腳步慢,小球打法裡,大家講究的就是一個快,趁你不注意,要你命,試問一個220cm,體重將近300斤的中鋒整場這樣的跑,體能也是問題;傳統中鋒的打法也很受傷,你在這邊扛著兩個人,拼了命把球打進兩分,正當你回防時,對手一個三分,傷士氣不說,也會對自己產生懷疑,慢慢也會去學這用三分打法,傳統中鋒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時代的盡頭。

三分打法的盛行源自勇士對三分的執著,之前三分球也只是庫裡的代名詞,科爾到了勇士後,勇士瞬間就將三分演繹到了極致,三分演變將比賽的變成了兩個極端,有懸念和毫無懸念,不管落後多少分,幾個三分球一投局勢瞬間扭轉,二也正是三分球,會讓比賽早早結束。勇士在三分球戰術上的獲利,大家爭相模仿。騎士隊則開發出了詹姆斯為中軸點的射手群,火箭則是人人都能三分。

籃球到了最後更應該歸於防守,三分球難免會讓人產生懷疑。


天生籃球雨


就像一場三分大賽,缺少的還是純粹的團體籃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