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聰明人不說三種話,牢牢謹記,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提起清朝,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心中湧動,它既有“康乾盛世”的繁榮局面,亦在晚期呈現出衰敗趨勢,百姓為此流離失所。不過很幸運的是,在晚清衰敗的時期,曾出現過許多能人異士,做出力挽狂瀾的愛國舉措。這曾國藩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曾國藩:聰明人不說三種話,牢牢謹記,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曾國藩,是湘軍創立者,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在渾濁亂世之中,曾國藩的存在,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他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與高明的處世智慧脫不開干係。仔細拜讀曾國藩語錄,裡面就清楚闡述出,聰明人不說三種話,方能立於不敗之地。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曾國藩:聰明人不說三種話,牢牢謹記,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一、開口議人短長,即是極驕極傲耳。

仔細觀察周圍,總會發現幾個“特別”的人,他們張口閉口就喜歡議論他人,還真是讓人心生厭惡。然而縱觀古今人物,會發現一個真理,謙卑行事才是制勝的法寶。就說孔子秉持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態度,遊走各國間,結交了不少能人異士,更有許多人自願投入其門下,只為能習得知識。

曾國藩:聰明人不說三種話,牢牢謹記,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凡與人周旋,若無真意,則不足以感人。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與人交談,即使再好的口才,若沒有真情實意,都不足以說服他人。確實如此,張儀憑藉三寸不爛之色,遊走於各國之間,成為攪動風雲的重要人物。然而若是話語中沒有真情實意,又怎能輕易勸解君王諸侯呢?

曾國藩:聰明人不說三種話,牢牢謹記,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三、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

身處困境之中,若是一味怨天尤人,只會徒遭他人白眼。然而堅持下去,結局反而會來個大反轉,就說越王勾踐被吳國所俘獲,足足囚禁了十年之久。這十年時間,足夠徹底摧毀一個人的意志。但勾踐選擇了臥薪嚐膽,最終成功洗雪恥辱,成就了一番霸業。

曾國藩:聰明人不說三種話,牢牢謹記,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真正聰明有智慧的人,與人交談時有自己獨特風格,也很明確知曉,究竟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若是感覺自己沒有超高的言語藝術,說話時不妨在腦海中過上一遍,避免得罪別人,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