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長安》: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天下長安》: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唐朝,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和它有關的傳奇數不勝數,聚焦李唐王朝的熱門影視劇亦不勝枚舉,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唐明皇》、《武則天》、《大明宮詞》、《貞觀之治》等俱是其中經典之作。

不過縱觀以往這些影視劇,無論是正劇還是戲說劇,第一主角往往是皇家人,而同類題材的古裝正劇《天下長安》卻獨闢蹊徑,說的依舊是李唐王朝的家國事,但是第一主角則是張涵予飾演的大唐一代名相魏徵。

《天下長安》: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說起魏徵,其本身也是頗具傳奇性。

他曾先後輔佐過隋唐群雄中的李密、竇建德,而後又曾為李世民之兄李建成效力,幫其對付李世民。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李元吉等誅殺,但沒有問罪魏徵,而是將他收為己用。他也盡心輔佐,經常犯顏直諫,最終協助李世民開創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貞觀之治。

“人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這句著名的鑑論便是李世民在魏徵去世後對其的感懷,其在君王心中的份量由此可見一斑。

《天下長安》: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不過,《天下長安》並非是旨在主講魏徵的個人傳奇,它甚至不是在重點描述某個人的經歷或事蹟,而是以史實為基礎,以武德元年到貞觀四年這個階段為時間軸,通過主要呈現魏徵與唐太宗李世民前期各自為戰時的鬥智鬥勇以及後期為君臣時的相愛相殺同時又肝膽相照的那些過往,生動呈現李唐王朝是如何從初步建立到走向貞觀盛世的全過程。

《天下長安》: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如此一來,此劇的視角相對較為新穎,同時更加全面,不再侷限於以往同類影視劇中幾個皇子個人之間的角力,而是改為分別以各皇子為首多股勢力之間的制衡與博弈,從而使得前期的太子之位保衛/爭奪戰更顯驚心動魄。而李世民登基後所開創的“貞觀之治”所取得的種種政績,亦不再是九五之尊的一人之功,而是他和以魏徵為首的群臣君臣共同努力的結果。

《天下長安》: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期間他們不是沒有過矛盾衝突,但正是因為非但沒有避諱、弱化這些矛盾衝突,反而根據史實以藝術化的方式儘量去呈現,於是既增添了此劇的趣味性和觀賞性,亦令人深刻感受到治國平天下的不易。尤其是解決那些矛盾衝突的辦法,更是體現了相關解決人的高情商與大智慧,令人觀之,受益匪淺。

《天下長安》: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既然此劇格局如此之大,因此不難看出,其雖然是宮廷戲,但在具體內容的選擇上,卻是前朝為重,後宮為輕;天下為重,江湖為輕,如此一來,雖然少了些痴男怨女的情愛糾纏,淡了些波譎雲詭的江湖恩怨,但家國情懷得以凸顯。

譬如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爭奪皇位的過程,雖然看上去險象環生,殘酷驚心,但他骨子裡的初心始終是渴望“家和”,手足相殘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也正是因為生在帝王家,惟有先“安家”,才能“定國”。另外李世民心繫皇位,不僅是想滿足個人君臨天下的至尊夢想,亦是為了在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基礎上,開創一番大唐盛世。如此雄心與胸懷,絕非尋常帝王可比。

《天下長安》: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隨著跌宕劇情的逐漸展開,一眾相關風雲人物陸續粉墨登場。較為難得的是,此劇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儘量賦予這些歷史人物飽滿的個性和立體的形象,使之一個個變得鮮活豐富起來,扭轉了以往他們在觀眾心目中模糊、片面、臉譜化的印象,從而令人愈發難忘。

《天下長安》: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譬如魏徵和唐太宗李世民(秦俊傑飾),劇中他們不僅分別有耿直諫臣和英明君王的一面,亦有殺伐決斷和迷茫崩潰的一面;再譬如唐高祖李淵(李雪健飾)和唐朝第一位太子李建成(韓棟飾),亦不再只是以一個奉行中庸之道、一個單純作為奸角的傳統形象出現,劇中李淵的老謀深算殫精竭慮與李建成的本性寬厚奈何身不由己等都是此劇角色方面的新意與亮點所在。

《天下長安》: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當然,角色能夠如此出彩,令人信服,離不開演員們的傾情演繹。李雪健、張涵予兩代“宋江”(注:二人分別在98央視版《水滸傳》和11版《水滸傳》中飾演過宋江一角)同臺飆戲,演技炸裂,精彩非常;秦俊傑雖然是90後鮮肉演員,但看得出為了更好的塑造角色下過一番苦功,否則與前兩位老戲骨那麼多對手戲,而且又是同期收聲的手法來進行拍攝,他若稍有不慎,角色就會立不起來。而事實上他演的很好,不僅較為到位的分別詮釋出了唐太宗李世民與李淵的父子情、與長孫皇后的愛情、與李建成李元吉的兄弟情、與魏徵為代表的群臣之間的君臣之情,而且還演出了一代君王的成長心路歷程。

《天下長安》: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萬眾齊聲高歌千古傳。看那遠山含笑水流長,大唐榮耀捨我其誰?

總而言之,試問對於《天下長安》這樣一部如此精彩的大格局史詩鉅製,你,怎能不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