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說過的「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應該如何理解?

看看圖說說事


如果真是李嘉誠所說,那讓給李嘉誠打工的那麼多員工怎麼想?要集體辭職才不浪費青春麼?

打工就是打工,跟投資能扯上什麼關係?李嘉誠先生是不是老糊塗了?

不錯,李嘉誠是富豪,甚至是華人首富,但首富說的話都對嗎?都是至理名言嗎?

我看未必!

倘若老喻我也說了同樣的話,肯定會被不少人噴死:你算老幾?盡喻派胡言!

成功人士說什麼都相信,這種態度是錯誤的。成功人士說什麼都不相信,這種態度也是錯誤的。

相不相信這是一回事,長不長腦子是另外一回事,誰說了什麼,尤其是名人說了什麼,我們還是要動腦子想一想,不要陷入“相不相信這個人”的誤區。

我的態度就是,人不能不信,也不可全信,關鍵在於你從哪個角度去評判。我們很多人的思維模式,喜歡走極端,不是黑就是白,不是A就是B,這是有問題的。

結合到李超人的這句話,

“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

對他來說,或許是合適的,因為他這句話的角度本身就是老闆思維,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問題,如果換一下打工者的思維呢?

再說,一句話有沒有道理,應該如何理解,都不能絕對化,一定要結合到何時何地何人、說話的目的是什麼?要綜合判斷。離開情景純粹評判一句話有沒有道理,完全是耍流氓。

如果這句話有道理,我同樣可以造出很多類似的句子:比方說:

“當老闆是最愚蠢的生活,浪費青春。”

這有什麼不對嗎?炮誰都會放!區別在於人家是李超人,你是李窮人。

所以,下次我們去評判一句話是否有道理,我們要考慮以下幾個要素:

  • 在什麼場合說的話。

  • 針對什麼人說的話。


  • 是誰說的話。

就算李嘉誠先生說的有道理,但也有很大的侷限性,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準。在有錢人眼裡,可能一切都是投資,什麼都是生意。說到底,還是商人思維。

但是這個世界上,不是什麼東西都是用投資和商業來衡量的。

比如,親情、愛情以及很多公平的理念,都不是用金錢能夠買來的。人活著,無論是打工還是當老闆,都要有原則。

明白了這一點,就明白瞭如何而活。

我們千萬別會錯了意!該洗洗睡了。

我是喻派胡言,愛財如命的人力大叔,如果你覺得回答的不錯可點贊、評論、轉發,也可關注我瞭解更多內容!


喻派胡言


不知道李嘉誠是不是說過這一句話,反正江湖上都在流傳是他說的。好吧,我們就當李嘉誠說過這樣一句話,或者是表示過類似意思的一句話。

這句話說出來打工與創業的本質區別。

之一

因為打工得到的薪水是你給老闆創造利潤的一小部分。而創業拿到的,則是全部的利潤。所以,能創業當然要創業。溫州人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寧願睡地板,也要做老闆”或者“寧願做生意一個月只賺1000,不願打工一月賺3000”。因為做生意可能一個月只賺1000元,但以後可能一天就能賺1000元。而打工一個月賺3000,以後工資提高,一個月能夠賺3500,成長的速度不一樣。而且自由度也不一樣,打工是按照老闆的要求去做,創業是按照自己的目標去完成。

其次是,打工大部分是隻做某一個單項的運動,尤其是流水線上的工人,基本上前途都被困死了。創業要廣泛接觸社會上各類人才,更容易發現機會。

但是,社會上絕大部分人都不適合創業,只能打工。這是因為,創業對人的素質要求比較高,需要大智大勇之人才行。

因為創業本質上不是一個職業,這是真正的信仰追求,對自己的信仰,對未來的信仰,要全身心投入去奮鬥,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同時還要有不斷成長的學習精神,學習專業知識、學習管理知識,學習市場知識……

打工的公司倒閉,你可以換一個公司繼續上班。創業的公司倒閉,你基本上一無所有。

所以,打工適合追求短期穩定的人。而創業需要有極大冒險精神,對未來有無限熱愛的人士。

總而言之,打工是適合務實人生的大部分人。創業適合具有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未來的有崇高追求的人。但精英總是少部分,所以大部分人只能打工。而少部分人勇敢創業。

但打工本身也是謀生的一個手段,很多人在創業之初,都有一個打工的過程,因為在初始階段打工是必須的一個過程,也屬於積累的初識階段。說是愚蠢的行為,有點極端,或者說是偏頗。

之二

6月29日,90歲的李嘉誠連續第17年出席汕頭大學畢業典禮。他在演講中說到,“畢業的同學帶著汕大創意自強的信念走進世界,有越級打拼的勇氣,衝破命運迷宮,把有限變無限擊退蔓延處處的平庸傲慢,建設希望,重塑世界。

他並且說,“環境不是牢籠,在各行各業,你有實踐力——把科技、現代化及工業化的優勢,糅合成新。你有檢視力,知道如何守常持變,釐清障礙;面臨抉擇,掌握進退,處變不驚。”

雖是勉勵學子走向社會、創造人生,但其中所述及的要素,比如“越級打拼的勇氣,衝破命運迷宮”,“環境不是牢籠”,“面臨抉擇,掌握進退,處變不驚”,亦會給創業者以啟發、以鼓舞。


波士財經


有人說李嘉誠在自傳中說很多外話都是別人杜撰的,可能也包括這條,還有人說這句話是他在大梅沙的演講。這句話李嘉誠到底說沒說過我不知道,但是我對這句話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其實,看是打什麼工了,一個小時賺10元和一個小時賺千元、萬元、億元的的工作有本質的區別。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覺得大學生是最廉價的勞動力,參加學校的勤工儉學工作,每天花三個小時打掃衛生,一個月1000元;在周邊的奶茶店打工一個小時8元;做超市促銷一個小時10元;做家教稍微好點,一個小時30元、40元。

但是被稱為全港賺錢最多的“打工皇帝”霍建寧,是和記黃埔集團董事總經理,他的年薪達2.74億港元,平均月薪2283萬港元。如果以平均每日上班12小時計算的話,他每上班一分鐘,銀行戶頭即可進賬超過1040港元,每日的薪酬達75萬港元。

人和人之間是有區別的,打工和打工之間也是有區別的,但是我們能說薪資低的打工者是在浪費時間嗎?顯然不能,可以賺更多的錢誰願意做最底層的工作,也正因為這樣也才有了社會分工,不然很多事情都是沒人做的。

每個人都是要生活的,沒有錢、沒有經驗等創業,不打工餓死啊。這世界上大對數人都是打工者,一個公司只有一個老闆,老闆也有可能是在打工,要聽董事會的意見。

當你覺得當下的工作沒有意義時,那就去找有意義的事情做吧,所謂“意義”、“無悔”等都是自己定義的。人生短暫,要把想做的事情都做了,才不枉來過。


——END——

對這句話有什麼理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首先,李嘉誠在他的自傳《成功沒有偶然》裡面就說過,傳聞他說過什麼什麼,象極了他的口氣,很多都是外面添油加醋或者斷章取義編造的。坊間傳聞他說過這句“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是是非非就存在很多爭議。


今年年滿90的李嘉誠宣佈退休,這之前他蟬聯了二十年香港首富。很多人都知道他從1950年借5萬港元起家 “長江塑膠廠”,從生產假花到生產塑膠玩具,趁香港1965年銀行信用危機大量買入地皮和舊樓,三年後高價拋售,從此發家,2000年以個人資產126億躍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


除了房地產,還把持著香港航務、電力、貨櫃碼頭、零售、電訊等領域,到去年,他名下產業已高達7810億港元,幾乎香港每個支柱行業都有“長江實業”的影子,港人早幾年就風傳“香港是李嘉誠的‘城’”。

很多人相信這句話出自李嘉誠之口來“激勵”年輕人,這除了他本身是個年輕創業的有名富豪這一身份之外,還因為他是廣東潮安人,有一首著名的潮州歌就是以他為藍本的《我是潮州人》,同曲《愛拼才會贏》。


潮汕人和相鄰的溫州人都信奉“工字不出頭”,認為打工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有書君周圍的潮汕朋友年輕人幾乎都不打工,從小生意做起,很吃苦耐勞,做大做小都是自己的生意,哪怕一個月3000塊剛好夠吃飯,也覺得比打工每月6000強。

一.然而有書君認為很大可能此非李嘉誠原話,是因為:

1.身為香港首富,李嘉誠也是一個公眾人物,他的人生觀是

“建立自我,追求無我”,不可能以一個成功者的超然姿態說這麼極端武斷的話。


2.李嘉誠旗下有3.1萬名員工在為他打工,這麼一句話,等於貶低了所有高中低層,把心腹和得力干將也一併貶低得罪了,誰還甘心替他打工?如果大家都心裡帶著忿然不滿工作,後果是他自己的損失。

3.大家只知他是成功者、超級富豪,在發家前,他也是個打工仔,他做過茶樓夥計,做過工廠員工,做過跑腿,他也是通過起初打工不斷積累、瞅準機會才試著開廠的,說這話無異打臉。

二. 對於這句話,有書君的理解是:

1. 就象李嘉誠22歲以前那樣,打工是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打政府工也是打工,打臨時工也是打工,先吃上飯滿足溫飽再想更好的出路,打工是先學做走,再學會跑。


2.當老闆或打工都是一種生活模式,據報導導廣州深圳有些街上的清潔工大爺大媽,有的就是家裡很有錢還找一份工作幹著,央視主持人張某2009年股票大賺5000萬,也還在咱屏幕前競競業業著,另一個例子,有書君一個朋友就厭倦了打銀行工,自己出來開了幾間茶飲店。

3. 不是什麼人都適合出來創業,要有機會。有商機,有資金,有人脈,還要有能承受風險的能力和心理準備。創業養活的不只是自己一家人,還要養活替你賣命的夥計,更要圖未來的發展。而有些金領到哪裡都不愁吃飯,社會菁英年薪百萬,閒時海外度假,那也是青春拼搏來的。

因此,無論打工還是創業,選擇自己願意的生活方式最重要,如果說過,這句話也可能只是呼籲年輕人在該拼搏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這是有書君的理解,您呢?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是網傳的李嘉誠說的話的原文:

很多人會認為打工是在賺錢。其實打工才是最大最愚蠢的投資。人生最寶貴的是什麼?除了我們的青春還有什麼更寶貴?!很多人都抱怨窮,抱怨沒錢想做生意又找不到資金。多麼的可笑!其實你自己就是一座金山(無形資產),只是你不敢承認。寧可埋沒也不敢利用。寧可委委屈屈地幫人打工,把你的資產雙手拱讓給了你的老闆。

看起來是不是特別的勵志,這讓我想起來了之前回答的很多問題,創業雞湯文到底是怎麼害人的?這些,這句話也差不多是一樣的意思,沒什麼涵養,讀起來很爽。

我也不認為這是李嘉誠說的。

李嘉誠開始就是通過打工不斷積累經驗然後才把握住時機開始創辦自己的工廠的。怎麼會到後來說出這樣的話呢。他自己也是從學徒工一步步走到現在的,怎麼會自己打自己臉呢?


反駁一下這個問題:

不打工投資的錢從哪裡來?不是每個人都是富二代吧,沒有打工就沒有初期的資金積累。

不打工投資的經驗從哪裡來?一個小白就去投資,人家有一百種方法坑死你。

不打工人脈從哪裡來?進貨商,員工,人家憑什麼跟著你幹?

我沒有說過——李嘉誠。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李嘉誠之所以說過“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那是在他成功之後,由感慨而發出的心聲。中國富豪界的成功人士,包括馬雲,馬化騰,順豐快遞的王衛,李嘉誠等等,其發家史中,每一位都是從打工做起的。



那麼為什麼要說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呢?這點必須明確的是,像他們這種有實力,能夠脫穎而出的傑出人物,確實是打工最愚蠢的,但並不能代表大多數人的立場。原因也是普通人較多。


來說下,打工為什麼稱之為愚蠢投資吧!

1.愚忠打工的人。

所有打工者,其創造的價值與其收入都是不對等的,要知道,如果你創造的價值沒有與高於自身收入,那麼作為公司來老闆來說,從你身上,沒有為他造成盈利點,反而是賠錢,你認為老闆會繼續用你嗎?

而如果你能夠很好的勝任工作,也說明你創造的財富遠遠的大於你的收入,等於你用你的美好光陰和能力,為他人源源不斷的創造財富。一生過去,你依然是個打工階層,而你服務的公司老闆,會在這些年平步青雲,最終成就了誰?不難而語吧!



2.打工者的侷限性。

為什麼許多打工者,越老反而越被淘汰的快,其原因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加上一直在一個環境中成長,久而久之,在思想上和創新上慢慢的跟不上時代潮流的步伐,最終被淘汰。


即使你是個與時俱進的打工者,依然免不了被企業裁掉的命運,沒有其他,就因為你的工作,新一代人又廉價又能夠勝任,並且有很大的衝勁,作為老闆,為什麼不選擇新一代人呢?

如果,你用你的能力,為自己創造出開創事業的資金,去發展自身的企業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若成功,你的事業是幾何方式成長,價值會越來越大,好比你開了一家快餐店,收益不錯,名聲在外,不僅會有許多跟隨的加盟者,而且也是開許多分店,生意也是越做越旺,其價值的產出,遠遠的大於自己個人的產出。是個不錯的人生規劃投資行為。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創業,即使失敗依然總結經驗努力創業成功的原因所在。因為人的光陰是有限的,誰都想讓自己更發光一些。



所以,本人認為李嘉誠說的不錯,趁我們年輕,打工不是最終的目的,失敗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惰性限制了年輕氣盛的心。一生甘願打工生活的人也不是不偉大,而是青春浪費的不值得,至少不要到頭來,埋怨自己沒有衝動造一番事業而後悔過,不是嗎?

(感謝大家觀看,謝謝關注,讓我們一起像青春致敬,勇拓未來!)


逍遙白帝


99隨便語:什麼是最愚蠢的?假如某人是成功者,他偶爾說了一句話,你不小心聽到了,然後把這句話當作“金口玉言”,於是你就是最愚蠢的那一個!

打工並不愚蠢,沒有上進心的打工,才是愚蠢!

這個世界上誰是聖人,誰又能金口玉言呢?

沒有人。

筆者是個無神論者,在我看來,哪怕西方的上帝或者東方的玉皇大帝,都是真實的存在,我也不認為,他們的每一句話都是正確的。

就拿題目中李嘉誠的這句話來講,他或許說過,或許沒說過,但那又有什麼區別?

一個人講某一句話,一定有某個特定的場合,特定的談話對象,就算那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話,但如果你不是那個特定的談話對象,這句話對你也是毫無用處。

更何況李嘉誠雖然是成功者,但他不是上帝對不對?

第一,從邏輯上看,李嘉誠正常情況下不應當講這句話。

李嘉誠是標準的成功人士,曾貴為華人首富,富甲一方,但他並非天生就是有錢人,恰恰相反,他的青少年時期充滿坎坷。

1928年,李嘉誠出生在廣東潮州潮安縣,父親是一名教師。

1939年剛剛開始讀初中,11歲的李嘉誠,跟隨父親逃難來到香港,寄居在舅父家中,又因為物價飛漲生活困難,其父勞累成疾,染上肺病。

1943年,李嘉誠父親病逝時,他僅有14歲,但這時候他必須接過家庭的重擔,因為他需要走上社會謀生,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弟妹妹。

有人形容這一時期的李嘉誠“眼眸無神,骨架瘦弱”!

為了艱難地活下去,他當過給人泡茶掃地的小學徒,鐘錶修理工,五金廠的推銷員。

這樣的“下等打工者”的生活,一直延續到1948年,那一年的李嘉誠已經年滿20歲,他由於推銷成績出色,應聘為一家塑料花廠的總經理,但依舊是個“打工的”。

以上經歷說明,李嘉誠本人就曾長期是個打工一族,假如沒有長達8年的打工生涯,他也不能擁有出色的能力,為後來的創業打下基礎。

打工是最愚蠢的?

難道李嘉誠是在“詛咒”他自己嗎?

第二,打工不僅不愚蠢,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是聰明的選擇。

我們想一想,我們的社會上,每個人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其一是繼續上學,上大學,得到一張文憑然後開始工作。

其二是放棄學習,早早走上社會。

這裡我們不討論一個人是否應當上大學的問題,但實際上哪怕大學擴招,依舊有很多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走入大學校園。

當同齡人坐在大學課堂上,其他失去學習機會的人,他們難道不去打工嗎?

當然不可能。

哪怕你是個富二代,你最好也從打工開始,因為,打工會讓你積累足夠的經驗,讓你擁有在社會上立足的能力。

你在社會上積累的經驗,與大學生從書本上學來的不一樣,但一樣能讓你在這個社會上存活下去。

否則,你不去打工,你難道一直躲在父母羽翼下吃閒飯,混吃等死嗎?

第三,打工也不能沒有上進心。

打工與打工是不同的,題目中至少說對了一般,即,年輕人打工是一種“投資”行為。

對誰的投資?

對自己!

有的人打工安於現狀,今天能賺100元錢,就開心了,買點好酒好菜犒賞自己,哼哼小曲晃晃腦袋,得意洋洋,等到第二天再去重複前一天的活計,等著去賺那100元錢。

這種人,無論打工多長時間,他的能力沒有半點提高。

另一種人不同,他有一顆不安分的心,時刻想著讓自己更進一步。

我們來舉個工地上常見的例子。

兩個年輕人一起來到工地上幹活,他們除了有力氣,其他什麼也不會,於是兩個人都只能去當小工,是出死力氣的最低等的工人。

其中一個很滿足,因為小工也能賺到錢,可以養活自己。

但另一個不滿足現狀,他利用空閒時間去找老工人學習砌牆,不久之後,他學會了並且讓自己成了一個泥瓦工,相對於“小工”來說他是一個“大工”。

這就叫有上進心!

這就叫投資!

換句話說,假如這個工地上哪一天需要裁人,那個只會出死力氣的肯定是第一批被裁掉的,另一個學會了泥瓦工的,就會很安全。

結束語:我不相信李嘉誠說過那種話,但我認為,假如一個人悶頭打工,不懂得提高自己,讓自己具有更強的生存能力,他一定是個失敗者,不僅是浪費青春,更是浪費生命。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才能不被社會淘汰。


99隨便


李嘉誠說過的“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大家如何理解?

“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對於投資來說,這的確是一個投入與產出嚴重不成比的投資,甚至可以說嚴重虧本;對於生活來說,打工是一種最正確的選擇,起碼它可以保證讓你這個月不餓肚子。打工的人有千千萬,世界上卻只有一個李嘉誠,可以聽李嘉誠老先生的勵志雞湯,千萬別學李嘉誠去創業。

自己有多大的本事,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自己心裡應該有點數,更不要相信那些月入百萬的宣傳,有99%是傳銷,有1%是老闆腦子有問題。

打工是很愚蠢的投資,但卻是一件十分高尚的事情。不要總用異樣懷疑的眼光去審視打工的人,更不要懷疑月入3千能否賺錢養家,我想說你有你的奶酪,我有我的雞腿,你別羨慕我,我也不會去佔有你。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成了李嘉誠、馬雲、馬化騰,那請問誰讓大樓拔地而起,誰讓城市更加美麗,你可以有夢想,但你的夢想應該有所依託,而不是對著天空吹空氣。
用自己的力氣讓自己家裡人吃飽穿暖是多高尚的事情,用自己的汗水讓城市變得更加乾淨整潔是多神聖的行為。

一個人的青春該怎樣度過?是碌碌無為,還是激流勇進,你有你的選擇,我也有我的選擇,沒有任何一點時間在浪費。只要每一次行動都能得到正向的反饋,那就是一次正確勇敢的行為,非要讓青春在公司才是正確的投資嗎?我看不是這樣,現在國家鼓勵青年回鄉創業,創造更多可能,他們或成為大山中的知識傳遞者,或成為村中發展的領頭羊,或成為村中經濟發展的實幹家,他們都是最厲害的人,這樣的青春才無悔。
歡迎關注花開隴上,和有趣溫暖的人做朋友。


老胡侃三農


李嘉誠曾經說過“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估計這並不是李嘉誠一個人這樣想,很多潮汕籍的人士都會有這樣的想法。自古潮汕地區人士經商較多,特別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作為開放的前沿陣地,冒出了不少發家致富的機遇。很多潮汕人士也是借了這個東風,紛紛做起買賣,都成為了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比如揭陽惠來的黃氏三兄弟,就連騰訊的小馬哥也是潮汕籍貫的。

至於李嘉誠這句話,我想首先並沒有刻意的貶低打工者的意思。其實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我覺得應該是以下兩點:

1、打工相對與創業來說其實就是意味著故步自封。

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追崇一種輕鬆、沒有負擔的生活。大家都知道,創業來說,過程相當艱難,遠遠沒有打工來得輕鬆。打工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便可以了,然而創業卻不是這麼簡單,你考慮的不只是你自己,更多的還有公司的發展生存,甚至是往後十年、幾十年的發展趨勢。如果能踏出創業這個步伐,首先相信你會得到絕大多數人打心裡的佩服。

2、打工相對與創業來說其實就是意味著發展前景沒有那麼大。

很多打工者都羨慕當老闆的開豪車、住豪宅,那麼為什麼他們不選擇自己也出去創業,當老闆呢?原因很簡單,就是當老闆太辛苦,不是每份創業項目都能通往成功的道路,最後讓你功成名就。所以很多人寧願選擇打工,穩穩當當的賺份工資,寧願丟棄意味著無限發展空間的創業,老老實實的當一位打工仔。

你能走出打工者的圈子,就意味著你擁有比大多數人更堅定的勇氣!所以人生在世,能有機會揮灑青春,無愧青春,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職場上的你覺得有道理嗎?


萍行職場


如果李嘉誠說過“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浪費青春”,這句話含意本身沒錯!就看怎麼去理解?當老闆和打工的確不一樣,都是人,資源一樣,但獲得的利益不同,所以說浪費青春也就是浪費了資源。

有句話說,窮人靠賣力,富人靠借力,富豪即借力又借勢!這就是區別!所以出賣體力打工掙錢,永遠沒有錢投資錢來得快,不是人找錢,而是錢找人。

打工是基本的生存,想創業獲得更大財富一是要有有原始資本,還要有膽識,有夢想有目標,敢於冒風險,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創業成功,更要有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可能創造更大更多的財富。

現在創業不像以前哪麼容易,如果沒有這個機遇,或者說有機遇沒有資本能力,也許沒有這個觀念,也不想冒風險,按部就班也不算浪費青春,大千世界,各有各的生存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