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化「三難」興「三業」,扶貧團長鄭衛平一心爲民~

【關注扶貧】通訊員劉建平,編輯發佈:黎海濱

湖北通城:化“三難”興“三業”,扶貧團長鄭衛平一心為民~

左二為本文主人公鄭衛平

早上圍著村子轉一圈,看貧困戶家冒沒冒煙。鄭衛平的軍人晨練習慣一直沒變。

望湖村不大,三十幾個屋堂散落在大盤山下,村民傍山溪而居。

鄭衛平一路小跑,碰到下田地的老百姓忙不迭打招呼,“鄭書記好!”村民問候聲,在山村6月的晨霧中,彷彿帶著甜絲絲的韻味。

今年54歲的鄭衛平,患有白癜風頑疾。2016年5月,他卻毫不猶豫地接受咸寧市精準扶貧指揮部委派,進駐通城縣塘湖鎮望湖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此前,他是咸寧市社會管理網格服務中心主任、市委政法委工會主席。來到通城後,他擔任咸寧市駐通城縣精準扶貧工作團團長職務,還兼任駐望湖村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

湖北通城:化“三難”興“三業”,扶貧團長鄭衛平一心為民~

(一)駐村扶貧,扶志又扶智

第一次到望湖村,鄭衛平心是涼的:望湖村是省級重點貧困村,全村總人口1567人、411戶,有293戶貧困戶、816個貧困人口,全村現有40歲左右未婚的光棍單身漢39人。

村子偏遠,距離通城縣城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沒有一腳好路,個別村組還沒有通公路;基礎設施幾乎為零,垃圾遍地,汙水橫流,村民矛盾重重,糾紛不斷……

走家串戶,跑田間地頭,鄭衛平一一把脈望湖村,發現造成村貧人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貧困。

扶貧先扶志。他多次召集市直各駐通城工作團的工作隊長和隊員開會,一起分析各駐村的有利條件,尋找各駐點村的特色和特點,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接著,他又多次走鄉村、入農戶、宣傳政策,把望湖村每家每戶特別是貧困戶家裡的情況掌握清楚,摸透他們的心思,幫助他們樹立“勤勞致富”的志氣,實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轉變

扶志還扶智。胡寒露、葉敏、劉榮三個女孩因貧失學,鄭衛平幫助聯繫咸寧職教集團,為她們辦理“雨露計劃”,還自掏腰包為她們購買學習用品、日常用品、繳納生活費等,經常接她們到市區的家中改善生活,把她們當自己的女兒一樣關愛。

“鄭書記是真心來幫我們的!”村民萬利生本人弱智,妻子殘疾,屬於危房戶。扶貧工作隊幫他家在村裡異地蓋起新房,送來豬仔、雞仔,指導他家養豬養雞,就近在基地務工,日子有了生機。

“工作隊幫助無房戶、危房戶易地搬遷33戶,其中集中安置10戶、分散安置23戶,並爭取資金對26戶危房戶進行了危房改造。”村支書夏揚九介紹。

湖北通城:化“三難”興“三業”,扶貧團長鄭衛平一心為民~

(二)化“三難”,讓群眾有幸福感

“行路難、喝水難、通信難”,長期困擾著望湖村村民,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

鄭衛平駐村之後,下定決心解決望湖村的“三通”問題。

——修大盤山公路。他把市裡各部門和縣裡交通部門請到現場辦公,把水泥路修到了各組、各家農戶,對村級公路加寬到5米並實行了刷黑。

——解決村民喝水難、用水難問題。他和工作隊籌集資金50萬元為村裡建設安全飲水工程,讓家家喝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村裡部分農田的灌溉問題也得以解決。

——解決通訊難。整個村原來沒有網絡,沒有信號。他聯繫移動、電信、聯通、鐵塔公司在村裡新建一座通訊塔,並每戶補貼300元實現了光纖入戶,家家有網絡。

治理村環境。鄭衛平發現村裡有輕養厚葬的陋習,一次性餐具扔得滿地都是。針對這種現象,他特意籌資購置了鞭炮機、禮炮機和餐具,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專程為村裡有紅白喜事的村民提供上門服務,杜絕了環境汙染,起到了移風易俗的作用。

工作隊還籌集資金對村河道進行維修改造,對部分危害公共安全的河段、塘堰進行護欄安裝,改變村容村貌;購買垃圾桶發放給家家戶戶,並聘請7名貧困戶負責打掃村組衛生,引導村民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習慣,籌資12萬元購買了環衛車收集垃圾到鎮集中處理,並延伸這項服務到黃袍山周邊的村,提升了黃袍山百姓的幸福感。

湖北通城:化“三難”興“三業”,扶貧團長鄭衛平一心為民~

(三)興“三業”,帶領村民拔窮根

“其實望湖村遍地都是寶,村民睡在金山上,討飯吃。”鄭衛平駐村後,鞋上沾滿黑土,甩也甩不掉。他拿到省裡一化驗,是富硒土,含量還蠻高。於是,他山上山下跑了一個星期,摸清了村裡的資源家底後,一臉興奮。他逢人便說,黃袍山主峰華羅寨生長著珍貴的“活化石”樹種紅豆杉,還有風光秀美的高山水庫,有千年蘭若古寺、更有丁家紅軍洞、烈士陵園、革命母親黃菊媽等一系列紅色資源,具備發展特色種養殖業、紅色旅遊業、休閒觀光業的優勢。

產業是脫貧之基。對此,鄭衛平充分利用國家的好政策和自己的人脈資源,為村裡爭項目、爭資金,為貧困戶出點子、辦實事。

——利用望湖村富硒土地資源,引進種植大戶流轉荒山,種植油茶、藍莓、八月瓜、脆棗、楊梅等經濟植物,並開發百畝玫瑰基地,以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以大戶帶農戶、帶貧困戶的方式增加農戶收入。

——幫助村集體建成光伏發電63千瓦,新建農家樂、農家旅店,投資入股油茶基地,流轉土地20餘畝建成望湖富硒蔬菜試種基地;流轉荒山空地50餘畝、投入資金30餘萬元建成藍莓試種基地;

——對有勞動能力、沒有致富門路的貧困戶,鄭衛平堅持因戶施策,鼓勵他們發展養殖業,實現勞動致富。工作隊籌資13萬餘元購買“兩頭烏仔豬”98頭,發放給貧困戶養殖,併購買玉米、糧食等補貼養殖戶,與貧困戶簽訂養殖協議,要求以後每年必須堅持餵養和熟食餵養,形成規模養殖,打造望湖熟食豬肉品牌,並以25元/市斤價格與農戶簽訂銷售協議。另外,還購買雞苗510只、豚苗500只、鵝苗280只發展家庭養殖,實現一戶一品。

去年,望湖村貧困戶養殖增加收入累計40多萬元,貧困戶及農戶在家門口“扶貧車間”務工增收80餘萬元,村集體收入由0元增長到了15萬元。

如今的望湖村,一條寬敞乾淨的瀝青路直達村組,一間間整齊的樓房聳立溪旁,村廣場與公園點綴在青山綠水間,富硒蔬菜、農產品勃勃生長,向人們展示出祥和、安康、富強的農村新景象。

“鄭書記進了村,一心操勞精準扶貧工作,把望湖村當作自己的家,與農戶同吃同住,把村事當家事,月平均駐村26天以上。”望湖村兩委班子這樣評語鄭衛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