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爲何帶關羽張飛同去?這其實是領導都應注意的細節

劉備三顧茅廬為何帶關羽張飛同去?這其實是領導都應注意的細節

建安十二年(207),荊州。

劉備寄寓於此已經是第7個年頭了,人生又有多少個7年可以虛度呢?

這是劉備一生中最苦悶的時期之一。

一次,劉備前往襄陽的劉表那裡做客,席間去上廁所,寬衣解帶,“見髀裡肉生”,不禁慨然流涕。

返回座位,劉表見劉備悶悶不樂,詢問原因。

劉備有些傷感地說:“我常常身不離鞍,所以大腿內側的肉都沒了。現在好久不騎馬,這裡的肉又生了出來。時光流水,日月如梭,我眼看快老了,卻沒有什麼功業,所以悲傷啊。

劉備三顧茅廬為何帶關羽張飛同去?這其實是領導都應注意的細節

這時的劉備已40多歲,人生壯年,正是大幹一番事業的好時候,卻寄居在別人那裡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想想走過的路也可謂波瀾壯闊,但看看前途卻一片渺茫,所以才會有“髀肉復生”的慨嘆。

對之前的坎坎坷坷,想必劉備也在認真地反思,他的身邊不缺一流的猛將,缺少的是一流的謀士,目前這是他事業最大的短板。

為此,劉備四處尋賢,也有不少人慕名而至,但在劉備心中堪稱當世最頂尖謀士的人才還沒有。

最近不斷有人向他提到一個人:諸葛亮。

《襄陽記》記載,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徽,司馬徽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劉備問他們都是誰,司馬徽說:“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三國志》記載,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

在徐庶的建議下,劉備親自前往諸葛亮隱居地隆中拜訪求賢。

劉備三顧茅廬為何帶關羽張飛同去?這其實是領導都應注意的細節

隆中在襄陽城西郊,此時的劉備已由新野移駐於樊城,襄陽與樊城雖只有一條漢水之隔,但也畢竟分屬兩城,不是抬腿就能到的地方,劉備得出趟遠門。

樊城不是前線,可這年頭什麼事不會發生呢?劉備離開軍營,安全起見應該留下一個可靠的人守城,

鑑於張飛當年弄丟過下邳,讓關羽看家最合適。

史書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後世有關“三顧茅廬”的描述都提到,劉備是特意讓關羽、張飛同去的,分析起來這個可能性很大,因為這樣的安排不僅出於安全的需要或為了顯示更隆重,也是十分必要的。

不僅去了,而且“凡三往,乃見”。

放下手裡一大堆事,三次上門求賢,不僅讓劉備訪得真正的賢才,而且給劉備留下了求賢若渴的好名聲,三赴隆中不虛此行。

關羽、張飛大概不這樣認為,他們“不悅”,發了不少牢騷,經劉備勸阻後“乃止”。

既然關羽、張飛有情緒,劉備為什麼還要帶著他們同去呢?

劉備三顧茅廬為何帶關羽張飛同去?這其實是領導都應注意的細節

這是一次上門求賢,反過來說其實也是一次“新人面試”,儘管之前已聽了不少諸葛亮的好話,但這些話裡有沒有水分還不敢下斷言,劉備得親自看看再做決定。而既然是面試,那就乾脆來一場“集體面試”,讓關羽、張飛也當“面試官”。

劉備起家之初就與關羽、張飛二人結下特殊情誼,一路走來歷盡風風雨雨,三人始終不離不棄,史書上雖然沒有“桃園三結義”的記載,但也說到他們“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已不是簡單的上下級關係。

劉備沒有把事業看成自己一人獨有,而是把它當成了兄弟三人共同的事業。現在要聘請一位“首席智囊”,劉備不願意自己一個人說了算。

所以這個重要場合關羽、張飛必須在場,不僅是為了讓尋賢之旅看起來更隆重,也不僅是對關羽、張飛的尊重,更是為了統一內部意見、保證今後大家在一起共事更順暢。

但這場“集體面試”的效果看起來不太好,

劉備與關羽、張飛二人的“面試意見”不太統一。

劉備的評價只有一個字:善!

不用多餘的話,這是最高評價。但關羽、張飛不高興,顯然對諸葛亮這個人不滿意。面對分歧,劉備該如何決策呢?

劉備沒有搞“少數服從多數”,那樣雖照顧了關羽、張飛的情緒,但卻失去了諸葛亮這樣一位夢寐以求的人才。

劉備三顧茅廬為何帶關羽張飛同去?這其實是領導都應注意的細節

劉備也沒有武斷拍板,他一方面留請諸葛亮出山,另一方面耐心地給關羽、張飛做了思想工作:“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原諸君勿復言。”

以後,隨著諸葛亮才能的一步步展示,關羽、張飛自然越來越服氣了。如果之前劉備是獨自一個人去隆中“面試”的諸葛亮,那關羽、張飛的情緒可能會更大,思想工作更不好做。

劉備的突出特長是情商高,作為一名領導,他考慮問題總是比較細緻,細節上的安排也很周到。重大事情決策既講民主又講統一,同時又能及時做好下屬的思想工作,這些是值得學習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