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李嘉誠青睞,讓Google害怕,這家公司你還不知道?

前段時間,高德地圖宣佈進軍順風車市場。

該業務將在成都、武漢兩個城市率先試點,同時開啟了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的車主招募,之後將逐漸擴展到全國。

使李嘉誠青睞,讓Google害怕,這家公司你還不知道?

在國內,高德和百度經常為了爭奪“地圖一哥”之位撕來撕去。

使李嘉誠青睞,讓Google害怕,這家公司你還不知道?

但其實,高德和百度都該慶幸Waze沒有進入中國,不然還有這兩家地圖什麼事啊!

Waze是什麼?

Waze是2008年在以色列成立的一家在線地圖公司。經過四年的發展之後,已經初步建成了完整的地圖網絡,隨著智能手機的網絡及速度的進一步提高,Waze在全世界各地的應用商店上線,並以病毒式傳播開來。

就連互聯網女王Mary Meeker的年終報告都提到了在Waze上的用戶增加數比美國全年售出的GPS還要多。

使李嘉誠青睞,讓Google害怕,這家公司你還不知道?

受李嘉誠青睞,被谷歌收購。

Waze 在2011年10月,進行了第三輪融資,由KPCB和李嘉誠旗下的Horizon Ventures共同投資3000萬美元。

2013年6月12日,Google宣佈11.5億美元收購Waze。

被收購後的Waze 仍然是獨立於Google地圖之外而存在的。這也是Waze創始人同意被收購的原因之一。

使李嘉誠青睞,讓Google害怕,這家公司你還不知道?

Google看中Waze什麼?

“綜合導航和地圖,才是真正的移動搜索。”—諾姆·巴爾丁(Waze創始人)

Waze將給予谷歌兩個關鍵特性。

01、讓谷歌自有地圖能夠維持實時性,正如Waze那樣。

使李嘉誠青睞,讓Google害怕,這家公司你還不知道?

谷歌已經投資了數十億美元,讓街景汽車去往世界各地繪製地圖,而Waze做的只是收集其5000萬用戶的GPS數據。任何人只用在開車時打開Waze,就會被動提供數據,而Waze利用這些數據,能夠更好地瞭解用戶正在行駛的地點,以及他們的意圖。

02、Waze更瞭解用戶的意圖,這正是解決如何向用戶的移動手機推送廣告這一難題的關鍵所在。

使李嘉誠青睞,讓Google害怕,這家公司你還不知道?

巴爾丁的探索讓廣告變得有用。他認為,用戶每天出行並不是在尋求一筆交易,而他們打開應用的原因肯定各有不同。對Waze而言,這個原因是為人們節省時間,只要Waze知道用戶在哪裡,就可以為用戶提供服務,提升使用體驗。

如果以商業化為目的,這就行不通了。地圖是移動互聯網商業化的關鍵,只要平臺能夠向用戶展示他們所訴要的廣告,正如搜索成為互聯網商業化的接口那樣,地圖也將成為移動商業化的主要推動力。當谷歌每天一次又一次的進入互聯網檢測變化並升級其搜索章法時,Waze的用戶也在真實的世界穿梭,在這個過程中,對Waze用戶而言,Waze就成為了最有用的工具。

Waze剛被收購的時候,有人說:google收購的不是產品的現在,而是產品的未來;相對於谷歌而言,更看好的是WAZE模式的未來性。

這句話放在五年後的今天來看,Waze模式的未來性正在被實現,Waze的大量實時性數據與和Google地圖互補。甚至於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Waze顯然能成為其數據拼圖裡的重要一塊。

眼睛只能看到當下,眼光才能看到未來。

有時候,不必去羨慕別人的成功。

你需要做的是:

站在未來,安排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