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BY啓示錄

前些天JNBY發佈了新的男裝品牌SAMO,看下他們在上海的秀。

JNBY启示录
JNBY启示录

圖片來自SAMO官方微博,如果JNBY公司男裝做成這樣,我覺得是有點問題的。這個4月份剛剛審核的號一共就發過幾條,關於秀場的九宮格,或許是挑圖不太準確。

因為看該官微發佈的大片,從設計上來說質感好很多,也更有辨識度一些。

JNBY启示录JNBY启示录
JNBY启示录

JNBY是國內品牌中非常特別的一個,官方介紹是設計師品牌,相對其他設計師品牌,渠道能做這麼大,價格也沒有特別貴,好像找不出第二個。最關鍵的,這個品牌的營銷一直藏在設計後面,這也是讓我最為欣賞的地方。

當然,沒打算僅僅唱讚歌,雖然我衣櫥裡確實有不少JNBY。

這個品牌的成長很有意思,下面所寫均沒有經過採訪,都來各種報道,以及自己的分析,更不是軟文,望周知。

JNBY启示录

到去年,有文章在提到JNBY時,居然還用了棉麻文藝風這樣的形容,作為消費者我是很不願意被這個詞語概括進去的。事實上現在去JNBY的店鋪,你很難把它與小文藝情調聯繫在一起,而且彼此的距離不算近。

現在也有棉麻,但是長下面這樣——

JNBY启示录

棉麻文藝風是很久遠的記憶,遠到90年代,也就是JNBY成立的時候,那個時候店鋪用的還是中文名。

90年代,中國消費者追求什麼?

洋氣。

那十年是西方時尚對中國剛開始猛烈衝擊的十年,90年代初的下海潮以及出國熱,都刺激了中國消費者對“洋氣”的追逐。

當糧票在逐漸取消時,許多大城市的服裝個體戶開始茁壯成長,他們從廣州、株洲、杭州等城市的批發市場進貨。在沒有網絡的時代,服裝店鋪老闆也許還起著一定的時尚科普作用,老闆招攬生意的時候多半會說:這件適合你,洋氣。

JNBY启示录

圖自網絡,90年代的國內街頭,抱歉不知攝影師名字

現在的00後或者95後只怕以為那時候的國內很土。其實追趕時尚的大有人在,女士們有迷你短上衣搭配一步裙、自帶圍巾的大衣,也有男孩子穿潮潮的闊腿褲,上面甚至拖掛著長長的搭扣(90年代中後期)。

時尚雜誌在那個時候已經多起來了。《上海服飾》很流行、能在郵局買到《時裝》,《ELLE》中國版稍微晚點,但算是打開很多愛美人士新世界的大門。

JNBY启示录

80年代末的《ELLE》

當時大家喜歡洋氣這不丟人,有社會根源,也是一個正常的過程。

現在很多知名的國內品牌都創立於90年代,屬於國產服裝品牌在當代的一個崛起階段,這其中特別知名又不以追求洋氣為宗旨的大概有兩個:江南布衣(1994年)和例外(1996年)。

只是,後來兩個品牌的路子走得越來越開。

江南布衣早期的小碎花、摒棄挺括感的純棉面料、大袍子,這些現在看來是文藝小清新主流範的樣子,在那時候是個例外。

當年穿著棉麻文藝風的女子喜歡戴銀鐲子,在黃金最搖擺的年頭裡尤為自在,自帶的bgm是:我們不一樣

JNBY启示录

JNBY新款

21世紀初,時尚刊物逐漸攀上高峰,國外的時尚資訊來得更便捷。那時候辦公室女孩人手一本《瑞麗》,如同都市麗人們的時尚使用說明書。

很多妹子幻想照著《瑞麗》穿就能變成橋本麗香,穿衣的數學公式化從那時候起步的吧。隨著《瑞麗》的爆紅,《米娜》進來了,《VOGUE》中文版也進來了,基本上,時尚資訊遍地開花。

“洋氣”這個詞慢慢消失了,流行風格也多元起來,愛美人士更追求個性。

JNBY启示录

2004年的《瑞麗》

這個時期對江南布衣尤其重要。一方面,接受這種風格的人變多,另一方面,它自身在慢慢變化,這種變化或許只有消費者才能直接注意到,畢竟它在營銷上不以追求熱鬧為標準。

而這種變化在淘寶興起後,起了足夠“救命”的作用。

淘寶差不多在2005就逐步流行,2007年變得普遍,女裝作為淘寶很早就熱銷的類目,搜索欄的一些關鍵詞非常能說明大眾審美的走向。

比如,某某風格。

哪幾個某某是那時候的熱門關鍵詞?

瑞麗風格、江南布衣風格、例外風格,後面兩個常常出現在同一個商品標題裡。

JNBY启示录

早期瑞麗風格

天貓的前身淘寶商城在一開始並不被看好,所以那幾年這個網站更多的是C2C,而不是現在的B2C。這樣造成的狀況是,即便江南布衣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格,但是線上流傳的這種風格與商場真正銷售的江南布衣有一定區別。那時候淘寶很多集市店專賣江南布衣風格的衣服,各種棉麻,有同類型的,也有仿版。

JNBY启示录

現在用“江南布衣風格”也能搜到這種二十多年前就興起的外觀

能夠以某種風格出現,一方面說明辨識度高,還有一個方面,則預示著危險:已經或者就快要到達流行的頂峰。這句話還可以用在2012年前後的ONLY和百家好身上。

瑞麗風格是消失得最快的,例外風格也只能被說“原來的王者、現在的青銅”,只有江南布衣變成了JNBY風格,堅挺到現在。

JNBY启示录

現在的JNBY式棉麻

堅挺好難,總有品牌前赴後繼的追趕潮流然後被潮流覆滅,又或者一次次的轉型、再生。

JNBY怎麼這麼好命?

當大家在淘寶搜索江南布衣風格的時候,真正的江南布衣在浪潮達到頂峰前,就慢慢抽身了。

十多年前棉麻文藝風的流行,江南布衣是貢獻了很大力量的。這個風格最大的詬病是門檻太低。它對版型要求不高,一般都是各種袍子,各種A字版型的裙子、上衣,偶爾加點褶皺和拼接就算是很給面子了,加之普通棉麻材質也不貴,從製作成本和設計成本來說,都是造成它氾濫的原因之一。同理可參考所謂的潮牌,也是門檻特別低的一個類別。

JNBY启示录

現在的JNBY

當街頭的棉麻大袍子顯得有些可笑的時候,江南布衣給銀鐲文藝女青年們準備了不對稱的細節、簡潔的解構,將它自己帶領的風潮拋在身後。或許等所有人反應過來時,它的名字已經改回JNBY。銀鐲文青們大可以歡呼,“

我們還是不一樣”。

不過,其實這時候的設計已經甩掉了部分90年代的消費者,因為從氣質上來說它更難穿了。而對於有些人來說,這多棒啊,能駕馭多數人穿不了的衣服,不是比穿用錢就駕馭得起的風格更沁入心脾嗎?

JNBY的2013年春夏系列是在東京時裝週上進行發佈的,至今這場秀還能在美版的VOGUE網站搜到,我們來看下。

JNBY启示录JNBY启示录

那時候國內走這個風格的依舊很少,國際上較為接近的一個有Jil Sander、Céline,還有一個是COS。不過前兩個太貴,後者那會剛進中國,沒什麼知名度。

當然,這裡說的是接近,並不一樣。而且JNBY的逐漸變化,是保留了一些具有中國感的東西。比如,面料依舊以棉和真絲為主,肌理感很有中國特性,還有些貫穿始終的結構,在今天的新款中依舊能找到那些能成為品牌標識的細節。

JNBY启示录

JNBY新款,圖自品牌天貓店

每隔一兩年,這個品牌會搞些新鮮玩意。比如,早幾年就開始了藝術感的紋樣,請注意措辭,是藝術感,不是文藝感。很多抽象的紋樣被運用進來,色彩的選擇上也相當反大眾文藝,綠色、橙色,好像有潮感,但是又高冷。

藝術之後,還加了什麼?

趣味性。

JNBY启示录

JNBY新款,圖自品牌天貓店

曾經有人用“性冷淡”這個原本就有些可笑的詞語來形容JNBY,但是近兩年,該品牌推出了蕾絲這種不太冷淡的單品。

變化在於並沒有與潮流完全脫節,但同時保持了一貫的氣場。

JNBY启示录

JNBY蕾絲單品,圖來自品牌天貓

他們在設計上非常精打細算。

現在全世界都在潮,有些潮大大咧咧的醜陋著,有些潮撕心裂肺的愚蠢著。最為接地氣又不比較討巧的潮屬於運動潮。

JNBY的運動潮長這樣——

JNBY启示录

圖自JNBY天貓店

潮嗎?

潮。它的袖型很別緻,很時裝,跟多數潮不一樣。

還有潮牌常用的印花字母,JNBY的用法是毛邊貼布繡,這種手法還是會讓人聯想起曾經的棉麻文藝風,也算是另一種延續吧——

JNBY启示录

來自JNBY微博

潮款中印象最深的是下面這件——

JNBY启示录

仔細看,這件衣服有兩個設計上的亮點,第一個是胸部位置的橫折,這道彎曲的接縫會讓衣服穿上身之後下部往外擴,顯得比較率性,第二個是這是假兩件套,與襯衫是一體的。

其實Balenciaga在2016春夏發佈過一件類似的——

JNBY启示录

Balenciaga2016春夏

Balenciaga是單獨的牛仔外衣,另外搭配的襯衫。JNBY採用了類似的胸部解構,但廓型和門襟的細節並不一樣,尤其加上假兩件的設計,JNBY這款在設計上是更勝一籌的。

遠離特大潮流是第一步,選擇性的與部分時髦保持帶有差別感的一致性是第二步,這也許就是JNBY的規則。

JNBY启示录

JNBY新款

曾經有兩個細節,讓我對JNBY好感倍增。

第一個細節關於設計,來自2016年杭州市服裝協會推送的一篇文章,關於一位90後設計師林凱西。

簡單說來:林凱西在國美的本科期間和倫敦藝術大學的進修期間都學習與染織、紡織相關的專業,她自己織布,創造出各種機理效果。

JNBY启示录

圖自杭州市服裝協會官方公號

回國後,她去了JNBY工作,品牌老大之一的李琳給她進口了一臺20多萬的織布機,還讓她成立了江南布衣的面料實驗室,創造各種面料。她的面料除了做衣服,還主要用於JNBY旗下的家居品牌。個人感覺,JNBYHOME部分產品的配色、質感超過服裝了,雖然現在還在起步階段。

JNBY启示录

圖自杭州市服裝協會官方公號

另一個細節關於JNBY的營銷。

JNBY旗下舉辦過的藝術類活動不再一一介紹,你們可以搜到,儘管不屬於流量型。但有個事情完全就是圈地自萌的典範。

2012年我在JNBY櫃檯上看到過一本《典藏國際版文選》,翻了翻覺得很不錯,後來在版權頁看到了江南布衣的名字,非常吃驚,品牌做這種高冷藝術是個砸錢又難以看到效益的事情。

JNBY启示录

當年我拍了照片發微博

這本刊物創立於2002年,原本是英文刊,叫《YI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編輯部在溫哥華。2011年,江南布衣的李琳女士與主辦方協商出了中文版。這本刊偏學術,JNBY也沒有太過推廣,它現在還出不出我不知道(估計沒了的可能性大),但能這麼做也是挺不容易的,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不可能賺錢,至於賺名氣,這事你們應該不知道吧?

JNBY启示录

JNBY新款

這麼說來,JNBY完美無缺了嗎?當然不會,款式偶爾也會有一些“畸形”的結構,為了設計感而設計,但不多;旗下less與JNBY的區別還可以再明顯一點;另外,品牌官網的建設基本停滯,搜東西很麻煩,等等。

這些都是小問題。

2016年JNBY香港上市,財報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的6個月,江南布衣實現總收入16.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6.2%,其中主品牌JNBY營收9.7億元。這個數字在國內女裝品牌中不算很漂亮的成績,但增長速度和利潤率都比較不錯。

JNBY启示录

JNBY新款

越來越火了,這種火同樣會隱藏危機,就像2010前江南布衣風格成為淘寶熱搜關鍵詞一樣。畢竟這個品牌一直帶有些許視覺上的疏離感。正如本文開頭提到的JNBY新推出的男裝,秀場圖的款式、廓型和設計有些丟失以往的辨識度,好在大片選用的衣服能扳回不少分。而在女裝新款中,也出現了少許與潮流距離尺寸過近的設計。

但是無論如何,現有的國內品牌中,論設計的辨識度,論視覺與營銷與品牌定位的匹配性,論潛力,JNBY都值得期待。

它的成功,或許能給同樣不熱鬧、與大眾審美略顯疏離但又真誠且專業的品牌或人一些希望,以及找到自身存在的方法。

-----------------------------------------------

寫過的每篇文章都是我的愛,不分閱讀量高低,也不分是否廣告。

也許你還喜歡——

爆款文

冷門文

金主文:

閒時幫我金主文加點擊量,謝謝!

歡迎轉發朋友圈

在公號回覆

商務合作查看明細

微博:文刀米呀

聯繫[email protected]

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臺...

以時尚為主的視覺藝術

人物專訪 時尚解析 辛辣評論

文刀米不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