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少魂的半导体行业,终于迎来了存储器技术的突破

4月27日讯,市场传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研发团队正在全力研发“下一代存储芯片”。研发负责人称:正在攻关基于相变存储器的3D XPOINT存储器技术,预计明年能在实验室研发成功。届时,芯片的读写速度将比现在快1000倍,可靠性提高1000倍。目前我国95%的存储器芯片依靠进口,一旦技术产业化成功,将颠覆产业格局,有望实现对英特尔等产业巨头的弯道超车。

最近中兴被美政府禁售芯片一事,一夜之间让半导体产业“缺芯少魂”的尴尬处境,在大众的眼光下暴露得体无完肤。芯片半导体作为国之重器,把握着信息产业发展的命脉,但核心技术却多年来在欧美日韩的限制下匍匐难前,成为大国全面发展的最大隐患。

盛世创富认为,2017年世界半导体市场规模为4086亿美元,集成电路产品市场销售额达到3401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总值的83.2%之多,而存储器电路产品市场销售额为1229.18亿美元,占到全球半导体市场总值的三分之一,庞大的消费级市场,给予了存储器产品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内存储芯片技术不断的突破,产业升级也将带来进一步的发展机会。

缺芯少魂的半导体行业,终于迎来了存储器技术的突破

目前存储器主要包括DRAM(内存)、NANDFlash(闪存)以及NORFlash,其中DRAM和NANDFlash约占95%以上存储器市场。盛世创富认为,从最早的台式电脑、个人电脑,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再到大数据、云计算 、物联网、5G、AI,存储器的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存储器行业蓬勃发展,去年增速更是超60%,但国内自主生产的 DRAM芯片几近为零。目前行业技术更新速度降低,给予了后进者弯道超车的机会,而在庞大的消费级市场,以及国家大力发展下,在国内已有大规模成熟的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企业,国内DRAM存储器的发展可谓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

缺芯少魂的半导体行业,终于迎来了存储器技术的突破

在今年2018年1月,由合肥长鑫、长鑫存储、睿力集成共同在合肥成立 5 年规划的DRAM存储器“506项目”,一期总投资 534亿元人民币,为自主发展主流 DRAM存储器 IDM一厂厂房也已在1月建设完成,并开始设备安装;2018年底,第一个中国自主研发的 DRAM 芯片有望在合肥诞生。

目前国内DRAM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的势头却十分强劲,下游需求十分旺盛,今年来,内存价格指数(DXI)也是从6000点上涨到如今的30000点。智能手机运行内存也从1G到2G、3G、4G 、6G、8G升级导致移动式DRAM快速需求增长,同时APP应用市场快速发展导致服务器内存需求增长。

缺芯少魂的半导体行业,终于迎来了存储器技术的突破

展望未来,国内DRAM行业发展将持续景气,国产替代市场持续放量,相关上市公司将持续受益,具体可关注DRAM上市公司以及参与制造、封装测试企业:

兆易创新(603986):NorFlash&DRAM龙头,首次进入营收前十名,凭借其在NORFlash和32bitMCU上的出色市场表现,2017年营收成长率有望突破40%,超过人民币20亿元。公司是中国唯一的存储芯片全平台公司。主要产品为NORFlash、NANDFlash及MCU,且已牵手合肥产投,进军DRAM领域

紫光国芯(002049):DRAM已量产,依托长江存储打造NAND龙头。公司的DRAM存储器芯片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系列,包括SDR、DDR、DDR2和DDR3,并开发相关的模组产品。目前,公司的DDR4内存模组已经开始量产并且能够长期供货。虽然目前产品产量很小,市场份额不大,但DRAM为国内稀缺,进口替代潜力空间大。此外,公司开发完成的NANDFlash新产品也已开始了市场推广。

长电科技(600584):国内封测龙头。通过并购星科金朋,公司跻身全球半导体封装行业前三,同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七大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