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玩家》VR遊戲上線Steam,虛擬現實概念有望再度發威

盛世創富:《頭號玩家》VR遊戲上線Steam,虛擬現實概念有望再度發威

文章出處:北京盛世創富投顧

電競風頭正勁,而這股風也吹到電影行業來。3月30日上映的海外引進片《頭號玩家》持續霸榜,目前票房輕鬆破10億。這部電影用典型的好萊塢敘事模式講述了遊戲宅大獲全勝的故事,而特別的是,故事的背景是2045年現實世界頹敗而人人沉迷的VR遊戲“綠洲”。日前,這款遊戲正式上線Steam平臺,電影迷遊戲迷VR迷都得以一窺究竟。

《頭號玩家》VR遊戲上線Steam,虛擬現實概念有望再度發威

值得注意的是,自電影上映以來,百度指數中“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關鍵詞指數均於影片上映次日出現上升,而“VR”一詞的變化曲線更是與影片票房一致,甚至於影片上映12日後的今天還保持一定熱度,較影片票房表現更為強勢。“虛擬現實概念股”也隨影片上映而百度指數徒增。與此同時,年初至今版塊換手率情況也較17年全年強勢。這麼看來,《頭號玩家》的確完成了一次優秀的消費者教育。

要說“VR”,必定會提到“AR”。VR即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是包括多感官模擬的全虛擬世界;AR即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是將虛擬的信息帶入到現實世界中。由於AR的主戰場是現實世界,用戶使用AR設備主要為通過AR設備產生的虛擬信息提升探索現實世界的能力,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移動屬性。而VR則追求沉浸感體驗,與PC級計算平臺更為類似。但二者存在市場重疊的情況,原理也大體類似,因此二者投資邏輯是相似的。

《頭號玩家》VR遊戲上線Steam,虛擬現實概念有望再度發威

根據Digi-Capital預測,2020年VR/AR硬件和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美元,其中VR 300億、AR 1200億,未來5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0%。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移動AR的地理分佈與當前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分佈非常相似,而虛擬現實的分佈與當前遊戲的市場分佈大體相似,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收入可能會被亞洲(尤其是中國、日本和韓國)主導,亞洲市場甚至有望分切近50%的市場蛋糕

儘管全球AR/VR產業發展均處於初級階段,但是AR方面美國陣營佔絕對優勢,畢竟坐擁微軟、Google、Magic Leap這幾大AR行業巨頭的AR關鍵技術。與此同時,中國企業集中在初級的AR軟件應用領域,缺乏在硬件和工具等技術上的佈局。而反觀VR方面,硬件發展情況快於軟件,出現HTC Vive、Oculus、PSVR、Gear VR中、美、日、韓大混戰局面。總體而言,雖暫時無法解決眩暈、觀看延遲等基礎問題,但在VR行業起跑階段我國發展有望佔盡先機。

就目前AR/VR行業發展情況來看,頭部公司輪廓逐漸形成,17年Apple發佈ARkit開發者平臺, Google也發佈ARCore來替代ProjectTango,智能手機時代的兩大巨頭在AR終端領域再次對決。產業聯盟也逐漸形成,16年9月HTC聯合發起國際虛擬現實產業聯盟,17年Apple、Google和HTC分別發佈自己的開發者平臺。而硬件方面幾大巨頭均已擁有自己的旗艦硬件產品,內容方面各家巨頭也紛紛通過開發者平臺圍攏自家生態,內容創業者成長可期。

總體而言,VR/AR行業市場規模大、增速高,亞洲市場佔半壁江山。16年VR硬件相繼進入市場引發關注熱潮,而近日隨著相關電影/遊戲相繼面世再度吸引人們注意力。在全球VR/AR產業均處於萌芽發展的時期,行業想象空間巨大,關注在VR/AR層面有前瞻性佈局或有相關應用場景的標的。

《頭號玩家》VR遊戲上線Steam,虛擬現實概念有望再度發威

投資機會

佳創視訊(300264):公司是廣電行業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是目前唯一一家廣電+VR技術國內領先的公司,其VR直播和VR點播技術在廣電網絡的應用,以及VR視頻、全景視頻內容在廣電網絡的播出等均屬於國內首創,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廣電的標準及技術門檻非常高,公司在技術突破有先發性優勢,同時,公司自2016年3月份宣佈與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簽署“虛擬現實+廣播電視合作協議”以來,與湖北廣電、吉視傳媒等已簽署了“虛擬現實+廣播電視產業化合作協議”,公司和合作方對廣電+VR的堅定看好以及合作將在未來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以及持續業績的增長。

蘇大維格(300331):AR頭盔包含了微投影系統、波導鏡片和相關傳感器期間,其中波導鏡片設計製造是AR頭盔的核心技術之一。公司通過多年來的研究積累和專利佈局,掌握了“頭戴式三維顯示光場鏡片”的設計與製造技術,自主研發了“納米波導光場鏡片”的高效納米制備設備,該成果參加了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並針對波導光場鏡片的特點,建立了“納米波導光場鏡片”設計加工能力,有效擴大了AR視場角(FOV)。

本文的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作者力求本文所涉信息準確可靠,但並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做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本文信息引發的損失承擔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