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的特點和預防方法

一、電信詐騙的特點:

一是作案手法變化快。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層出,千方百計編造各種虛假事實進行詐騙犯罪,從最初的“中獎”、“消費”虛假信息,發展到“綁架勒索”、“電話欠費”等虛構事實詐騙,甚至冒充電信工作人員、公安民警詐騙,欺騙性非常大,識別很困難,沒有接收過詐騙信息的群眾非常容易上當受騙。

二是社會危害相對較大。一些群眾多年的積蓄一夜之間被犯罪分子騙取,思想包袱很大,個別群眾因被騙厭世輕生自殺,給社會治安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

三是受害群體不特定。通過梳理分析,受害群體按職業分,有在校學生、個體老闆、下崗工人、打工人員、農民;按年齡段分,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均佔一定比例。

四是偵辦難度大。由於電信詐騙犯罪往往是跨地區甚至是跨境作案,涉案資金賬戶和受害人遍佈全國各地,地區協作成本高、破案難度大。另外,此類犯罪涉及互聯網、電信、計算機等多個領域,加之銀行具有開戶方便、銷戶方便、轉賬方便、取款方便等功能優勢,犯罪分子轉移贓款便捷迅速,證據固定難度大,追回贓款的可能性小,都加大了此類案件的偵辦難度。

二、警方提示

防範電信詐騙案件,最根本的還是要提高群眾自身防範意識。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要提高警惕,加強自我防範,防止上當受騙。

不輕信: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麼甜言蜜語、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走開,掛掉電話。不回覆手機短信,不給不法分子步設圈套的機會;

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短信的誘惑,無論什麼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諮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

不轉賬:學習瞭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據公安機關所做抽樣調查統計,從受害人性別上看,女性佔70%以上;從年齡上看,中老年人佔70%。因此,中老年人和婦女要格外引起注意。還有一些公司財會人員和經常有資金往來的人群等,在匯錢、轉賬前,要再三核實對方賬號,不要讓不法分子得逞。

要及時報案: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可直接撥打110,並提供騙子的賬號和聯繫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便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破案。

總結起來就是:陌生電話勿輕信,對方身份要核清,家中隱私勿洩露,涉及錢財需小心,遇到事情勿驚慌,及時撥打110,詐騙信息勿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