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985VS海外留學,「潛規則」?

一年一度的高考大作戰結束了,每年的高考人數也是在逐年增加,在如今“狼多肉少”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也在另闢“蹊徑”。

2008-2018全國高考報名人數與錄取人數

國內985VS海外留學,“潛規則”?

數據來源網絡

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大關

國內985VS海外留學,“潛規則”?

圖片截圖

那麼,對比兩種升學途徑,兩組最新大數據,國內985VS海外留學,論競爭力誰將更勝一籌?比較兩種選擇的方式又是什麼呢?顯性受益嗎?學習期間的成績與學識、還是畢業後的職位與薪資?

也許對於簡單的事情,我們的確能通過諸如上述這些數據去衡量和判定,比如一次口語測試分數決定了你能不能勝任這次招聘的翻譯職位,一份薪資的高低證明了你是否在所在的工作崗位上被認同……但出國留學是人生中一段較長的經歷,並不是一次考試和招聘,恰如一場人生賽事,它是長跑並非短期衝刺!

出國留學屬於人生中一段較長的經歷,並不是一次考試和招聘。如果僅僅用顯性收益去定性和貼標籤,未免太過於片面。很多人都習慣用主觀的視角通過一些可以衡量的數據去審視別人。但其實未必真正瞭解他人背後的經歷和收穫。

留學是一個長跑運動,而不是一個短跑。可能在剛畢業進入職場的時候不會發現自己相比別人,有任何優勢,但5年,或10年以後,這種差別才會慢慢顯示出來。

記得李安當時從臺灣去美國留學。選了戲劇影視專業。這個專業被公認為華裔最難學的專業。畢業後,李安難於找到工作,長期處於失業狀態。經濟回報幾乎為零。幸好老婆是理工科博士畢業,靠她養家,還不至於餓死。很多年過後,他才事業有成,最終成為一個傑出的導演。這時再看他的留學的價值和回報,才真正顯現出來。

作為一名海歸碩士,很多親戚朋友都會經常問我:

“除了學歷和英語技能,你覺得家裡花那麼多錢送你出國,值得嗎?”

“在職場上,你真的有競爭力嗎?”

“當初,還不如用給你留學的錢,買一個小房子呢。到現在早已經翻了很多倍。”

每當聽到這些七嘴八舌的問話,我都會淡然回答:“輕鬆人性的教育環境,讓我打開了心智。西方特色的生活環境,幫助我拓寬了視野。”

我心底裡,實際想說,“你覺得不合算,是因為你沒那麼多錢,讓你的認知可以站在高於金錢的緯度,去思考這個選擇是否合算。”

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知識客觀可以以價值衡量,實際是無價的,如果把當初留學的錢買房子確實是可以翻倍,但是房子一次就沒有了,賣掉以前的房子在這個急速發展的時代也無力買的起下一棟。在這個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思想不解放,還在掙扎於國內名校的泡沫,只會讓自己與這個世界越來越遠。

以近期發佈的一份QS世界大學排名為例,世界TOP50的名校中,中國大陸僅佔2所,分別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TOP100的院校中又增加了復旦、上交、浙大、中科大4所......

國內985VS海外留學,“潛規則”?

國內985VS海外留學,“潛規則”?

以下這份美國大學VS中國大學 US NEWS世界排名,則更為直觀!

國內985VS海外留學,“潛規則”?

看到以上的數據想必心裡都咯噔一下,咱們不先看排名的數據,就從以前小編寫的美國與中國教育方面的對比來看,不管是師資力量還是課堂氛圍,兩者都是相差甚多。其實如果在國內的成績可以考上國內985的同時又能申請到美國藤校,那麼你,會怎麼辦?

看網友評論:

國內985VS海外留學,“潛規則”?

國內985VS海外留學,“潛規則”?

留學,剛考試你可能只是抱著好奇玩玩的心裡,但是面對著論文一旦被抄襲就有可能被遣送回國的環境下,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你在一邊看書一邊死磕英文的情況下,為了能儘快的融入身邊的環境,積極的參加各種活動時,或許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但是當你瞭解過後,“逼”出來的無限可能,你和閨蜜聊天開口閉口都是費爾巴哈、福柯,當你發現自己竟然一開口就是矯揉造作的英音或美音,你才會發現留學真正“逼”你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也是很多中國學生千方百計要留學的主因,“只有把自己拋入那個陌生的環境,才能不斷地突破自己”!

相信以後的國內院校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但是以現在的數據來看,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在去衝希望不大的清華北大或者是985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去留學呢?

想要諮詢關於留學的更多內容,歡迎給我們私信我們您的問題+您的聯繫方式,我們會給您答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