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第一次听到路遥的名字,是在很小的时候。只记得当时哥哥在看一本书,我随手翻了几页,看到书皮上写着作者的名字——路遥,我感叹,多好的名字啊!而那本书,就是《平凡的世界》。这是我和路遥的第一次相遇。

到了初中,偶然听得同学们在讨论一部电视剧,名字也叫《平凡的世界》,于是我凑上前去问,是根据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我便开始追这部电视剧。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走近《平凡的世界》,也勉强算是我和路遥的第二次相遇。

路遥: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而我和路遥的第三次相遇则是发生在大学时期,一位朋友将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送给我作为20岁的生日礼物,我很是欣喜。我清楚的记得他在扉页上写下的那段话:20岁,正值芳华。谨以此书愿你尝尽人生百味,却不受人生颠沛。

直到这一次,我才真正的读懂路遥。

他在平凡的世界里,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路遥出生在陕北清涧县王家堡一个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作为长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七岁那年就被过继给延川县大伯家。尽管伯父也是农民,但勉强可以供路遥上小学。

路遥: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于是,年幼的路遥带着超越同龄孩子的成熟和懂事,在延川读完了小学。然而,在准备考初中的那年,伯父说什么也不允许路遥参加考试,路遥自己心里也明白,贫穷的家庭根本无法负担他的学费。

倔强的路遥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带着他那一骨子的坚毅去参加了考试,并且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重点中学。而他整个初中阶段的学费,都是同学们七拼八凑捐出来的。

生活中的磨难的确会历练人的品格,让人早早的就拥有了超越年龄本身的坚强和毅力。在初中的三年,路遥没有因苦难和饥饿而就此沉沦。俗话说:"打不倒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路遥不断的出入县城的书店和文化阅览室,在那些与书本打交道的时光中,他获得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身体上的苦难就变得不值一提。

路遥: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他热爱文学,一生执着,一生追寻

像许多生活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一样,路遥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那个年代,书本成了他唯一能寄寓理想的地方。于是他贪婪地吮吸每一本书,每一页纸,每一个字,全部化为自己的血和肉。

一个人对生命思考的深度,决定了他眼界的宽度。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不论搞什么事,都可能在自己的行业中干得好的,一个人最后的价值不在于干什么。我如果当木匠,全力以赴,也会是第一流的木匠。人的生命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不在结果中,结果并不重要。"

1970年,他第一次以"路遥"为笔名发表了诗作《车过南京桥》,从此步入文坛。路遥将他的眼光放在更加广阔的地带,他用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书写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黄土地里人们的悲欢离合和爱恨情仇。

路遥: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1981年,路遥忍着身体上的不适,坚持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仅用了21天的时间就创作出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小说一经发表,很快就引起了巨大反响。作品上的成功给路遥带来了荣耀和收入,然而他并没有选择停止追寻,他将全部的经历投入到了下一个作品当中。

这部作品,就是《平凡的世界》。路遥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留下这部杰作,当他在文章结尾写下最后一个句号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笔扔向窗外,泪流满面。由于在创作过程中消磨了太多的精力和身体,积劳成疾,路遥在《平凡的世界》终稿后不久,便英年早逝。

他用作品向纯洁的爱情致敬

路遥是一个对爱情受传统道德观念影响比较严重的人,他几乎为他作品中每一个爱情故事都安排了一个不甚光明的尾巴。路遥的作品里,在对爱情的表达上更多的是对纯洁感情的致敬,

基于精神交流和心理契合基础上的恋爱才是路遥心目中理想的婚姻,只有灵与肉协调在一起,才会有完美的爱情。

路遥: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而路遥自己的婚姻也是不幸的。路遥的妻子是北京到延安来的知青,后从朋友口中听闻路遥的才气与品行后,与路遥坠入爱河。路遥在读大学期间,大多数的经济来源都是林达资助的,就连住宿的被褥也是林达为其准备的。

后来路遥忙于写作,经常外出采风,家庭的重担也就落在了林达的身上。最终,在文革之后大批知青返城时期,林达选择离开路遥回到北京,也就是在这一年,路遥去世。

贾平凹在《怀念路遥》一文中说:陕西的作家每每聚在一起,免不了发感慨:如果路遥还活着不知现在是什么样子?这谁也说不准。但肯定是他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他会干出许多令人佩服又乍舌的事来。

想听到更多路遥的作品的吗?快来蜻蜓FM收听节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