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戰爭,請讓孩子走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戰爭,請讓孩子走開

不知為何,視頻播放器首頁推送了一部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我懷著幾分好奇看完。起初以為是兒童片,慢慢才發現這部電影在不動聲色的敘事裡蘊含著令人窒息的悲痛。

01

故事背景是二戰時期的德國柏林城。

小男孩布魯諾隨著納粹軍官父親和家人來到風景秀美的鄉村,在一次意外探險活動中,布魯諾結識了新家附近集中營的猶太男孩什穆爾。

兩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在對外界高壓環境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成為了朋友,布魯諾在壓抑氛圍之下渴望去看一看什穆爾所待的“農莊”,順便幫助朋友尋找失蹤已久的父親。

當他穿著偷來的“條紋睡衣”進入集中營後,他與其他猶太人一起被納粹分子關進集中營毒氣室,剩下心痛如絞的父母。

一個純粹的戰爭悲劇,其中又有著冥冥之中既定的因果報應。

02

湛藍的天空,搖晃的鞦韆,慈愛的父母,和諧的家庭,這是德國孩子布魯諾所擁有的。

密集的鐵絲網,繁重的體力活,消失的親人們,隨時可能斃命的忐忑,這是猶太兒童什穆爾所擁有的。

他們是一對好朋友。

他們本應擁有同樣的幸福生活。

但是兩人卻被戰爭人為割裂出的罅隙所阻擋,一個無憂無慮地生活在溫馨美好的天堂,一個則是在血腥和死亡的地獄中掙扎苟活。

命運讓他們成為亂世之中互相取暖的朋友,又讓他們緊握著彼此的手成為毒氣室裡的一縷懵懂冤魂——直到臨死前,兩個孩子還天真地以為是納粹大發善心讓自己在“集體澡堂”中洗澡......

而這些都是以布魯諾父親為代表的納粹軍官一手造成的,大概他在下令將無數手無寸鐵的猶太人送進毒氣室時,不會想到自己的孩子在這一天也將被毒氣奪走生命。

發動戰爭的惡果報應最終降臨在始作俑者最珍視的親人身上,八歲的布魯諾用稚嫩的生命給效忠於法西斯的父親一次永世難忘的血淚教訓。

03

從孩童視野展示戰爭的反人類和慘無人道,並不是這部電影的首創。

不過整部電影除了用兒童的眼光,還通過強烈的對比手法,用光影明暗、環境好壞、人物精神面貌等鮮明的元素來刻畫人類喪心病狂的種族滅亡政策,具有分外沉重的力量。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的眼睛不應該看到除了愛和美之外的一切醜惡事物。

布魯諾曾經也是一個只能看見愛和美的孩子,但隨著居住環境的遷移,布魯諾看見了穿著“條紋睡衣”佝僂著背的猶太僕人,這個曾經當過見習醫師的善良老人幫助布魯諾包紮傷口,卻因為將紅酒瓶打翻而被殘忍處死;

他看見了不遠處的房屋上的煙囪裡,不斷冒出的黑煙,那是焚燒猶太人屍體而產生的;

他看見了溫柔可愛的姐姐性情大變,她的房間裡出現了很多納粹宣傳海報,紅與黑的突兀色調讓他害怕;

他還看見了相敬如賓的父母之間的齟齬和爭吵,嫻靜溫婉的母親在對兒女的擔憂中日益憔悴。

最後,他看見了自己和朋友什穆爾的死亡,孩子的純真卻讓他以為這是另一場探險遊戲。

整部電影沒有槍林彈雨,沒有滾滾硝煙,甚至沒有殘肢斷臂,但卻讓孩子們的死亡成為比這些更觸目驚心的鏡頭。他們平靜的如花生命,被自己的親人、同類一手摧毀。

這種把美好生命毀掉的人為悲劇比任何聲嘶力竭的控訴都讓人對戰爭感到更加憎惡。

04

小小的布魯諾被殺死了,可以說是被他的父親,也可以說是被他的同胞,或者說是被人類的劣根性所殺死。

除了追求正義和捍衛自由,沒有哪一場戰爭不是被人性的骯髒和醜惡所驅使。

悲劇屬於過去,我們沒有必要在戰爭的陰影中咀嚼仇恨,品味痛苦,在不幸的桎梏中長久徘徊,不肯離去。

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歷史,不應該遺忘那些被戰爭蹂躪致死的鮮活生命,更不應該忘卻戰爭給予我們的深刻教訓。

自詡為萬物靈長的我們對自己的同類,對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文明,曾經有過滅絕人性的殺戮和摧殘。

而當戰爭的陰霾散去後,我希望會出現一個陽光普照的光明世界,無數的布魯諾和什穆爾可以開心地手舞足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