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幾對用人標準的歷史鏡鑒之「名」與「實」

古人在識人用人過程中,非常注重“名”與“實”這對關係。古代社會許多官員嚮往的就是具有儒者之風行事風格的儒官,踐行儒家思想觀念,將仁義禮智信貫徹到實處。王夫之說:“因義而立,謂之名義;有節而不可逾,謂之名節;君之求於士者,節義而已。”然而,也不乏崇尚虛名、追求浮華的人,古人也講:“好名為士之大戒”。

薦讀|幾對用人標準的歷史鏡鑑之“名”與“實”

漢宣帝執政的時候,發現許多地方官經常說大話、空話、假話,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為博得虛名而醜態百出。漢宣帝申飭這些人說:“考察所行以質其言,有名實不相應,必知其所以然。”如果漢宣帝對臣僚的名不副實不予以糾正而任其發展,必然會導致國家衰微。唐玄宗後期政治黑暗,其中一項重要指標就是喜好阿諛之語,忠奸不分,最終釀成安史之亂。如果皇帝重名輕實,大臣們亦會受到皇帝言行影響,勢必會造成朝廷黑暗、政治腐敗、國家衰微。

康熙時期的名臣湯斌,就是一個典型的老實人、老實官。這種老實體現在很多方面。在京考取進士後,他能夠自甘清苦,潛心留意古今治國之道,以益時政,冷靜對待功名。當時他向康熙進言,每每後朝修史,都會將前朝忠勇義士當成榜樣記入史冊,清朝修明史,也要正確對待明朝義士。他的建議雖然遭到朝臣攻訐,但得到康熙讚賞,因為這種行為是老實人為國著想的值得鼓勵的行為。湯斌隨後赴地方當官,不久辭官休假,回家為父守喪,守喪期滿後,聽聞名士孫奇逢在夏峰講學,“負笈往從”,不斷夯實自己的學問基礎。湯斌內心只是希望自己多學點知識,以後能夠為國家更好地效力,這種踏實穩健的作風,使得他的仕途之路走得更為順暢。康熙十七年,下詔開博學鴻儒科,湯斌應試,考得一等,授翰林院侍講,得到康熙的信任和重用。不久之後,康熙派湯斌去江蘇,移風易俗,改善當地頹廢的社會風氣。到了江蘇後,湯斌發現江蘇由於遭受水災,農民耕種負擔很重,據此向康熙進言,希望康熙能夠減免江蘇賦稅,以輕百姓之重,沒有實事求是的作風,是不會向皇帝提出這個建議的,康熙批准了他的建議,江蘇的發展很快就呈現出繁榮的局面。因政績卓越,湯斌被提拔到京城做官,他不依附權貴,在當時朋黨苗頭已出的局面下,實數一股清流。在朝為官,湯斌不阿從權貴明珠一黨,秉公做事,遭到明珠一黨的攻擊。然而,康熙始終信任重用他,直到湯斌去世。

清朝道光年間的名臣陶澍,在道光年間歷任陝西按察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撫、江蘇巡撫,官至兩江總督,死後諡號“文毅”,晉贈太子太保。他在地方任職期間,之所以政績卓越,在於任用了一批富有實幹精神的官員,這些富有實幹精神的官員立足崗位、認真履職、兢兢業業,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務。難能可貴的是陶澍還推舉了這些實心幹事的幹吏。其中賞識、推薦蘇元璐就是典型例子。當陶澍在安徽任職的時候,發現安徽宿州知州蘇元璐在匪患嚴重的管轄片區內,能夠認真做事,敢於面對“難治”之局面,通過三年的努力,“匪棍多經就獲,兇暴之徒均知斂跡,命案漸少”,這就為宿州安定的政治環境奠定了基礎。蘇元璐治理匪患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此基礎上,又著手改善民生,並且把重點放在勸課農桑方面,“勸民開浚溝渠,俾資蓄洩”,使得許多人受益,“行旅農田,均稱便益”。陶澍在道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向皇帝陳奏,希望道光帝能夠提拔蘇元璐。陶澍在推薦蘇元璐的摺子中說:“臣查宿州知州蘇元璐辦事實心,勤求治理,輿情相安,實屬地方得力之員。”不久之後,道光擢升了蘇元璐:“洵為地方得力之員,著加恩賞加同知銜,仍留宿州之任,以示獎勵。”

這些統治者之所以對幹實事的儒臣信任有加,原因在於他們身上有一種當老實人的氣派和決心,有了這個氣派和決心,國家治理和吏治整頓就會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