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桐花姑娘

讀文 讀史 讀詩書

閱人 閱事 閱生活

那年,桐花姑娘


油桐花的美,樸實、大方、沒有矯揉造作,沒有顧影自憐;冰雪吟筆下的桐花姑娘,是那個特殊年代美麗堅韌的青春少女的代表,如桐花一般樸素、充滿生命力······

那年,桐花姑娘

永河堰截涪江支流之水,潤澤著涪江沿岸十數個小壩子,堰的主幹渠與涪江或遠或近平行東流,宛如給這十數個各為公社的小壩子鑲嵌了一裡一外兩條綠色的絲帶,我下鄉的尊勝壩就是其中之一。

渠水在我們公社境內,一邊依山為堤,另一邊寬寬的堤壩也是連通沿渠各鄉的幹道,堤壩上一溜排油桐樹如傘蓋既將這條堤道成就為名副其實的林蔭路,收穫的油桐果也成為沿堤生產隊一項經濟收入。每到春天,樹上的油桐花開得熱熱鬧鬧,花朵雖不如桃李般嬌豔,但一眼望去,白中帶有絳紫色的十里桐花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花謝時分,花瓣飄飄灑灑落到路上,落入渠中,隨水飄流沉浮,別有一番“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意境。

那年,桐花姑娘

緊靠堤壩的生產隊裡,有一個和我們同批插隊的高67級女生,我們都叫她D姐,她們隊的田地一面臨堤,另三面和鄰隊僅田埂相隔,在農業學大寨改土改田的熱潮中,隊裡既無可墾之荒灘也可改之旱地,加之人均耕地不足一畝,除農忙時節外可乾的農活不多,因此,平常多是男人出工,婦女養豬管自留地幹家務,同宗同姓的十幾戶人家就這樣過著不緊不慢,家家幾無差別的日子。

初到隊上的D姐隨婦女組出工,無活幹時也樂得清閒。但漸漸地,D姐感到不對勁了,當時婦女出一天全工的工分最高8分,一般只能評上7分多,而成年男社員出一天全工都是10分,農忙幹十幾個小時和農閒幹5,6個小時沒有區別。長此以往,即使春秋兩季農忙時節一個工不缺,工分也上不去,付出的勞動時間卻並不少。

那年,桐花姑娘

其他社員家都有農閒時悠悠閒閒掙全工分的男勞力,在以戶為結算單位的年終分配時,她明顯會成為全隊的尾巴戶,不僅少分工分糧,還可能是全隊唯一的超支戶,這明顯吃了工時和工分不對等的虧,況且超支還會造成表現不好的印象,這可是知青們的大忌,既已下鄉,總得以好的表現來等待改變命運的機會來臨吧?

因此,D姐就主動請求隊長能單獨給她排點工,但這樣的工時即使有也不多,她也就隔三差五地去找隊長,後來隊長乾脆撂出一句話:有適合你乾的我們儘量排,若沒有你就去扯草積青肥,不論多少隻要你交回隊裡當天就給你算工時。有了這句話,沒活幹時D姐真就揹著背兠田邊地角扯野草去了。

那年,桐花姑娘

那時農村裡野草也是稀罕物,草剛冒芽就被一撥撥找豬草的小孩們扯走了,扯得太少時D姐也覺不好意思去隊裡交差。偶然她發現水渠裡飄落的桐花有時也比田野裡野草密度高,於是她開始用撮箕去水裡撈桐花。

第一次聽說D姐撈花我感覺有點好奇有點浪漫,碰見D姐一問才知道原委。於是,我們幾個知青約好去D姐生產隊看她撈花。原來,平常沒注意的水裡落花真比堤岸上多,只要守住一隅,流動的渠水猶如運輸線會把上游的落花源源不斷地送到你面前。

那年,桐花姑娘

撈花也並不容易,這是一條純灌溉渠,對岸以山坡為堤沒路可去,堤壩這邊也只在與支渠連接處有幾步簡易臺階可下到水邊。手提撮箕撈花只夠得著一半水面,稍遠處得藉助於扁擔或繩子,因此那半水面的落花並不易入箕。

我們七嘴八舌地給D姐出著主意,諸如找個竹籬笆或魚網之類的東西攔在這兒,再定時來撈取等等,D姐說她也想過這些主意,但對岸去不了即使找到籬笆了又怎麼固定呢?何況,有花可撈的時間也不長,她離開時把撮箕拴在水邊,也能攔住幾片花瓣。畢竟,撈花是不得已而為之,只盼“再教育”早日到頭。於是,我們只好叮嚀D姐注意安全,別太在意撈多撈少。

那年,桐花姑娘

年復一年,油桐花飄落的季節,知青中總會有D姐撈花的趣談,大家聚在一起時,還常將當年的電影歌曲《蠶花姑娘心向光黨》改了歌詞,唱成《桐花姑娘心向黨》,嗨上一陣。

一次,D姐正撈花時公社書記碰見了,瞭解到原因後,書記在公社大會上以此事為由表揚了知青,還說:“撈花作肥是知青的發明創造,知青有文化,點子多,各隊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嘛。也要從生產,生活,安全等方面多關心他們,一個知青也是一戶人家,要家家有活幹有飯吃嘛。”於是,知青撈花的故事在全公社家喻戶曉了,田邊地頭時不時有人當作稀罕事問知青,一來二去,知青們編了些順口溜在自己圈裡傳,現將記得的錄於此:

那年,桐花姑娘

(一)

年年桐花落,年年花白落,

D姐撈花後,落花有著落。

(二)

古有黛玉葬花,今有D姐撈花,

花葬成泥撈作肥,還是撈花勝葬花。

(三)

花謝花落落滿渠,紅消香斷有人惜,

手提撮箕撈花去,不忍落花隨水逝。

沉浮飄逸難入箕,渠旁忙壞撈花人……

那年,桐花姑娘

那首《蠶花姑娘心向黨》的歌曲,更是時不時有即興的新詞,我們也常戲稱D姐為“桐花姑娘”。

就在公社書記講話的第二年初春,公社蠶種場找D姐牽頭聯繫了我們大隊六個女知青到蠶種場養了三個月蠶,一個“桐花姑娘”,帶回成六個蠶花姑娘,被我們改來改去的那首歌,竟奇妙地迴歸成現實版的原唱了。

以此文,略記知青時代一片花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