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裡製造大量的食用冰塊?

i科技Fashion


盛夏極客腦洞:如何在家裡大量的製造食用冰塊?

一入盛夏熱成狗,碰巧看到有人提問“如何在家裡大量的製造食用冰塊”,筆點君就來開開腦洞。

只要設備給力,製冰並不難。但放在家裡,就不太好操作,冰箱太小,有冰櫃最好,同時製冰還要考慮衛生問題和取冰是否方便。

所以問題分解如下:大容量容器+製冷設備+飲用水+無菌環境→取冰→碎冰。

1,製冰容器和製冷設備

糾結於冰格是因為傳統冰箱冷凍室空間有限,僅用冰格當然無法滿足大量製冰。

因此需要額外自備容器做儲水器,其實選擇合適的儲水器並不麻煩,普通的PP材質大號量杯,甚至親民貨宜家帶蓋PP保鮮盒都可以用,建議使用帶容積刻度的容器,這樣比較好掌握加水量。

不建議使用玻璃器皿,哪怕是低溫可用也不好,主要是取冰碎冰時麻煩,容器破碎風險也高,這也是選擇PP材質容器的根本原因。

另外,冰箱冷凍室寸土寸金(除非你家冰箱更新換代到超級大房子,恭喜你可以不看這一段),如果不是,那麼儲水器要限定長寬高度在能放入冷凍室抽屜為準,容器形狀四四方方為佳,空間利用率高,製冰量需求大多安置幾個也不浪費冷凍室空間。

再一個就是如果家裡有冰櫃就更好,購買家用冰櫃在五六口之家也蠻常見了——身為吃貨,在張大媽這類場子上擼低價冷鏈貨,囤肉安置海鮮是常事兒,有些肉友擼肉簡直可以稱之為瘋狂。冰箱也就放放冷飲,冰櫃才是肉食者的安樂窩。不過小戶型買冰櫃並不划算,有閒錢可以嘗試帶製冰功能的冰箱,但相信我,你得預備好多閒錢,因為賣給國人的這類冰箱都超級貴。

btw,有了冰櫃,製冰容器可以大到冰箱用戶難以想象。夏天自己搞個刨冰器擺小攤賣冰飲都行,其實有的肉友已經開始自制燒烤攤了,刨冰與烤肉齊飛,哈啤共花毛一色,你懂的。

2,飲用水和無菌環境:

如果家裡沒有淨水器,可以直接買農婦三拳之類的飲用水,大容量一買一大桶都可以,節儉點平時燒開水晾涼到室溫,均可隨時取用。無菌環境很重要,冰箱冷凍室清潔除味、容器的清洗不必多說,不然製出的冰會不乾淨甚至有很大異味,最後只能淪為冷敷納涼用品。加水不要加滿,結冰後水的體積變大,留出餘份。蓋子不要完全蓋嚴實,所以宜家那種密封效果一般的還是蠻好用的。

不建議使用那種一次性冰袋淘寶貨,基本無法保證衛生標準,冰袋材料是否安全無化學汙染你信我可不信。現在的食品工業太囂張了,人們已經喪失了一部分衛生意識,有些淘寶貨只看準便利性,幾乎完全忽視安全衛生,實在不妥。

3,取冰和碎冰:越大的冰塊越不好辦,筆點君經驗給大夥個妙招。

取冰:凍好的冰盒拿到室溫環境,下面放個盆防止水溢出灑得哪兒都是,幾分鐘內對容器外壁提溫,目的是讓冰塊與外壁融化分離,心急的上吹風機掃一掃即可。之後找個更大的乾淨容器,或大盆裡鋪好幾層保鮮膜,將容器裡的冰倒出來。

粗碎冰:這一步比較麻煩,冰塊越大隻越費勁,工具用木錘最好,木棒、棒球棒子次之,鐵錘最遜,不過都要將錘頭包好,比如我是先包塑料布再加若干層保鮮膜。使出洪荒之力掄大錘即可,將大冰塊碎成拳頭至雞蛋大小的冰塊,取出一些繼續碎,剩餘先放回容器待用。其實也有朋友推薦過一種酒吧裡用的不鏽鋼碎冰棒,但對付大塊冰似乎不太得手。

細碎冰:家裡有攪拌器、研磨機、碎冰機當然最好。不靠設備的話你只能換用人力。人力方式:食品級自封袋裝小塊冰放到案板上,繼續洪荒之力掄大錘。豆漿機也是可以的,不過食用豆漿機打冰注意不要選擇帶加溫的模式,最好是能自定義研磨時間的,不然你打出來的將是溫水。

注意:1,製成的冰塊或碎冰在冰箱或冰櫃裡不要長時間存儲,最好幾天一更新,現制現用(頭天凍第二天用)當然最好,主要是放置汙染,畢竟你的冰箱冰櫃不可能完全為製冰而生,冷凍不同食材容易引發冰質汙染。2,非專業家庭製冰就是沒啥專用設備、需要用人力和客串工具,因此碎冰一要注意工具、器皿的衛生,二要注意器具使用安全,別沒喝到冰飲吃到涼拌,把自己給辦到醫院去了,我哥們就曾這麼傻過,以他為鑑。

另外,因為家裡設備工具條件各有千秋,製冰訣竅也五花八門,以上方法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