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奮鬥充盈青春|「品讀《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講比賽優秀作品選登

用奋斗充盈青春|“品读《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讲比赛优秀作品选登

鳳縣宣傳:

【鳳縣最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鳳縣宣傳---中共鳳縣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權威、全面、詳細、及時的發佈鳳縣新聞資訊,傳遞群眾心聲,密切黨群聯繫,記錄發展進程!每天奉獻美文美圖美聲音,陪你學習陪你樂關注我們妥妥的沒錯!

“品讀《梁家河》,照亮人生路”少年組演講比賽

他們是祖國的驕子,

新時代的寵兒,

是祖國未來的希望

慷慨激昂、

飽含真情。

彰顯著信念,

希望和力量

他們抓住青春這最美麗的年華,

用知識武裝自己

用文化來充實自己,

埋下夢想的種子,

用勤奮來耕耘,

在未來收穫夢的果實。

用奋斗充盈青春|“品读《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讲比赛优秀作品选登

09

歲月無情,青春無悔

鳳州初級中學 王秋

梁家河,一片貧瘠卻又厚重的黃土地,一方艱苦卻能磨礪人意志的紅色土壤。“我人生第一部所學到的都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這是我打開這本書,首先映入我眼簾的話語,我想這小小的梁家河會有什麼大學問呢?

書中寫到習總書記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歲月中,住的是窯洞,吃的是窩窩頭,乾的農活。可是青年時期的習總書記卻沒有在艱苦的日子裡放棄,沒有退縮,反而奮力拼搏,創造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生活的磨礪,困難的打擊並沒有阻礙總書記對知識的追求。青年時期的總書記總是信念堅定,充滿了力量,不怕吃苦,常常學習到深夜,而且還不忘提高自身修養。他能做到攻堅克難、一心為民,長期堅持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他說:“作為一名人民公僕,山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裡,我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

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讀完《梁家河》這本書後感到十分慚愧。已經初二的我了,卻總是想著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怕吃苦,缺少總書記那種宏偉的目標和志向,更沒有總書記那份執著與刻苦。聽老一輩時常苦口婆心地對我們說:你們現在的娃娃呀!條件都好成啥了,黨和國家的政策好啊,你們現在沒吃過苦啊,就這還不好好學習。想當年,我們想學習,可哪有這條件呀。的確在那段艱苦的歲月裡,缺吃少穿,連照明都困難。可是習總書記卻能夜以繼日的點著煤油燈讀書學習,追求內心和精神上的寧靜與充實,腳踏實地,意志堅定,為今後服務人民打下堅實基礎。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一定會遇到困難、挫折,意志堅定的人向前走,而膽怯懦弱的人卻向後退。如果僅僅是為了求得一世安逸,可是我們為什麼要白白來這人世走這一遭啊?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青春易逝,歲月無情,我們更應當學習習總書記堅韌不拔、知難而進、奮勇拼搏的精神。磨礪自己的意志,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會做人,從身邊小事做起,一日三省吾身,培養自己高尚的情操,堅持天天讀書學習……這樣我們的青春必然是火熱的、必然充滿光彩的、必然是無悔的!

在新時期,我們要牢記習近平寄語和十九大精神,志存高遠;學習總書記在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中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堅定為人民大眾利益而奮鬥終生的信念。將自己的理想與國家、民族的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努力做一名有理想、有毅力、有信念、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不忘初心,始終堅定不移的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奮鬥!

10

用奮鬥充盈青春

鳳州初級中學 張靜華

習主席曾經說過:“我一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習主席,雖然已是千尺高的大樹了,可他卻沒有忘記腳下的根。

習主席從十五歲到二十二歲在梁家河這個小村莊裡實現了脫胎換骨的成長,並觸摸到了一個真實的鄉土中國。這裡生活條件很艱苦,住的是窯洞、土炕,吃的是抿節兒,這裡的跳蚤也十分嚇人,他的身上常常會被盯的到處都是疙瘩,有的剛剛結痂,有的還往外滲著血水。當時人們生活很艱苦,勞動工具也十分落後,用的是老撅頭,播種也是人工播種。有人一年四季只能穿一件衣服,習總書記就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開始了他的七年知青歲月。

即使在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習主席卻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理想與信念,做起事來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他紮根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總保持著一種樸實無華的本色。當習總書記成為梁家河黨支部書記後,為農民打了淤地壩、沼氣池,還組建了鐵業社。他從來不會推卸肩上的責任,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熱情使梁家河變得欣欣向榮。與此同時,他還有一種對知識是求知若渴、追求不止的精神,他熱愛學習,一旦讀起書來,總是廢寢忘食。他努力豐富學識,開拓視野。他總是在書中汲取營養,在山上放羊的時候,在吃飯的時候,他總不忘抱書學習,甚至晚上看書直到深夜,在自制的煤油燈下,他的臉上常常被燻黑,吐出的痰,甚至都是黑色的。

在習主席的知青生活當中,他的身上折射出來的是腳踏實地、積極進取的精神。我感覺到了他正是用艱苦奮鬥鑄造了氣魄,用鍥而不捨鍛造了意志,他腳踏實地,總是儘自己的全力去解決困難,哪怕是荊棘叢生的幽谷,他也要奮力一搏,從他的身上表現出來的是青年一代頑強不息、勇擔責任的精神氣概。我們要以習主席這種艱苦奮鬥、吃苦耐勞、踏實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作為人生的航標。要擔負起梁啟超先生所說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的歷史重任,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努力學習,讓青春綻放出絢麗奪目的光彩,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添磚加瓦。

正如習主席所言:“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前進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緩流也有險灘,有麗日也有風雨,有喜悅也有哀傷,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因此,即使在困難和逆境中,我們也應該以頑強的毅力堅強面對,只有歷經風雨才能看見彩虹。習主席在梁家河的艱苦生活才鍛造了的人格,磨礪了他的意志,讓他成為國家傑出的領導人。而我們更應該保持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在學習和生活中,努力豐富視野,提高能力,朝著既定的目標穩健前行。在新時代的號召下,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的我們,更應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做新時代的弄潮兒。讓我們乘著新時代的東風,在新徵程中揚帆起航,乘風破浪,用奮鬥的雙手和汗水充盈我們那無悔的青春。

編輯 馬蔻 校對 煊煊哥審核 毛忠生

用奋斗充盈青春|“品读《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讲比赛优秀作品选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