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品讀《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講比賽優秀作品選登

不忘初心|“品读《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讲比赛优秀作品选登

鳳縣宣傳:

【鳳縣最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鳳縣宣傳---中共鳳縣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權威、全面、詳細、及時的發佈鳳縣新聞資訊,傳遞群眾心聲,密切黨群聯繫,記錄發展進程!每天奉獻美文美圖美聲音,陪你學習陪你樂關注我們妥妥的沒錯!

“品讀《梁家河》,照亮人生路”青年組演講比賽

她們的故事讓人感動

她們的聲音清脆動人

先聲奪人

以情動人

用愛服人

身處平凡的崗位

卻有著大大的夢想和希望

她們

是鳳縣新時代向上向善青年的真實寫照

是我們的驕傲!

5

不忘初心|“品读《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讲比赛优秀作品选登

“初心”就是出發時的目標、誓言或承諾。恩格斯說:“一個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樣達到這個目的的人,一個真正想達到這個目的並且具有達到這個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頑強精神的人——這樣的人將是不可戰勝的。”讀了《梁家河》的故事,讀了那些窯洞裡的故事,我知道,習近平就是這樣的人。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當年,不滿16歲的習近平從北京來到梁家河村插隊落戶,在這裡勞動生活了7年。他組織帶領群眾修道路、造淤地壩、辦鐵業社、打大口井、發展沼氣,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在梁家河村的2400多個日日夜夜,習近平同鄉親們打成一片、結下了深厚感情,他對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溝一岔、一峁一梁都飽含深情、常常牽掛。梁家河的淳樸民風,塑造了青年習近平寬厚敦樸的優良品質,孕育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在梁家河的日日夜夜裡,習近平把自己看作黃土地的一部分,同梁家河老鄉們甘苦與共,用腳丈量黃土高原的寬廣與厚度,一心只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現在,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梁家河的故事中我們才更深刻地讀懂了它的根基與源頭。也更好地理解了人民群眾對核心的絕對忠誠和堅定追隨,最深沉、最持久的源泉是心靈上的情感認同。

梁家河的故事,為我們再現了習近平深深紮根黃土高原,紮根中國大地,在山溝溝裡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連、魚水交融的歷史畫卷。習近平總書記曾說:“7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鍊很大。最大的收穫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 ”40年後,總書記再次來到梁家河,對鄉親們講:“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裡。 ”話語中飽含著與人民的深厚感情。這是習近平始終不忘的初心。

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共產黨人的根與本,就深植於廣大人民群眾之中。黨心連民心,民心繫國運。通過樑家河的學習,給我以深深的感悟和啟迪:機關幹部代表著黨的形象,就要成為黨和國家政策在群眾中的“播種機”,成為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代言人”,把黨和政府的溫曖送進群眾心中!就要在工作中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心中、化為行動、落到實處。

黨的十九大開啟新時代,中華民族踏上偉大復興的新徵程。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習近平總書記四十多年前在梁家河的崢嶸青春,具有無比強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照亮著當下每一名機關工作者把激情、才華和昂揚的青春夢融入偉大中國夢的新時代征程。今天,學習梁家河,可從小故事中讀出大道理,從真情懷中感受大擔當,從奮鬥史中汲取大智慧。學習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從這一個個故事中,向習近平總書記學習怎麼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進而尋找到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從強大走向強大、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答案。

梁家河,一個把心留住的地方,一個大有學問的地方。學習《梁家河》,我讀懂了蘊含其中的大道理,那就是: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牢記使命、服務人民、行程萬里,不忘初心!

編輯 馬蔻 校對 煊煊哥審核 毛忠生

不忘初心|“品读《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讲比赛优秀作品选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