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同讀丨「方丈委員」來「勸學」,果然滋味不同

有心同讀丨“方丈委員”來“勸學”,果然滋味不同

在現在紛擾的社會當中,現在的人多讀一些古賢書籍,令我們身心安坦、智慧開朗,等面對社會上種種的擾亂人心的事情,讓我們對境地能夠產生智慧、產生定力,繼而能夠成就我們自身在社會當中的各種事情。

——山東省政協委員 弘庵

讓朗朗書聲響徹齊魯大地!

荀子勸學|荀子 

有心同讀丨“方丈委員”來“勸學”,果然滋味不同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大學|曾參

有心同讀丨“方丈委員”來“勸學”,果然滋味不同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有心同讀丨“方丈委員”來“勸學”,果然滋味不同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有心同讀丨“方丈委員”來“勸學”,果然滋味不同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