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新課堂,新思考——記青島市小學科學「技術與工程」專題教學研討會

近日,青島市小學科學“技術與工程”專題教學研討活動在青島虎山路小學舉行,青島市教科院小學科學教研員韓瀟老師、青島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創未來中心左希老師到會指導工作。各區市教研員及小學科學骨幹教師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還採用“CCtalk”形式進行全市直播,使更多的一線教師同步學習分享。

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本次研討活動,聚集了新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頒佈以來的兩個一線教師特別關注的問題:課標新增的技術與工程領域的教學策略與實施;低年級科學教學策略與實施。

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活動中,展示了兩個課例。來自高新區匯海小學的劉增吉老師執教了高年級段《槓桿》。劉老師採用傳統、紮實的實驗教學方法帶領孩子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機械”的世界。在層層深入的探究活動中,學生的科學思維、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青島虎山路小學的尹君老師執教了一年級的“技術與工程”型課例——《做個小掛鉤》。尹老師的課堂融入了“STEM”教學理念,突破傳統40分鐘課堂,為了能讓孩子深入體驗產品開發的整個過程將課堂延伸至60分鐘。課堂每一環節擲地有聲,讓學生經歷選材、設計、改進、製作、再改進的生產過程,初步形成工程思維,學生在製作中體驗應用技術工程的喜悅。

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課後,在青島市小學科學學科中心組的徐亮老師主持下,來自一線骨幹教師、教研員、校外科學教育機構專家參與的專題沙龍,分享了各自對於“技術與領域”以及低年級科學教學的觀點。尹君老師就《做個小掛鉤一課》深入淺出地剖析了一年級的“技術與工程”課型重在學生體驗,對學生工程思維的啟發。以及自己在執教過程中生成的課堂關鍵點如何把握和處理。李滄區科學教研員馬振瑛老師提出低年級教學目標的設定要依據課程標準,不加深、不超越,要適合學生髮展水平,同時在科學探究方面教師要針對具體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具體需求,發揮好指導作用。青島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創未來中心左希老師結合生動的故事和案例指出了校外培訓機構的課堂怎樣關注孩子思維的廣度,以及如何培養科學探究興趣。市北區骨幹教師魏老師結合尹老師的課和自己日常教學,肯定了課堂上老師尊重課堂、尊重學生的態度。他認為“技術與工程”的課程一定要讓孩子充分動手,讓學生的探究更有質量。市北區教研員李瑤老師提出在日常課堂教學和研發中一定要“眼高、手低”教師一定要大膽的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教師要扮演好指導的角色。並結合具體的案例,探討了“做局、挑撥、積極實踐”的低年級教學策略。幾位專家、老師的真知灼見,讓在場老師再次感受到科學課堂的“求真、求實”的精神。

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本次活動中,還有三位老師結合各自教學實際分享了經驗。膠州市阜安小學的王桂香老師的《科學課外實踐活動之我見》,從方法指導、學生選題、教師輔助等七個方面深入剖析了課外實踐活動的指導思路和方法。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小學的亢志超老師交流的《讓德育浸潤在科學教學中》,以獨特新穎的角度分析了科學教學中的怎樣融入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平度的王愛珍老師做的《聚焦科學核心素養演繹課堂生成精彩》,結合課堂案例向我們闡述瞭如何正確把握好課堂生成問題,關注學生的思維,提高科學課堂效率。三位老師的交流給我們打開了眼界,也拓寬了科學教學的廣度。

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最後,青島市教科院小學科學教研員韓瀟老師對全體老師進行了《“技術與工程領域”的解讀與理解》的專題培訓,韓老師重點提出兩個問題:1.科學探究與工程實踐的聯繫。2.從跨學科的視角來觀察“技術與工程”教育。結合美國的NGSS的課程標準,再次強調了問題、科學是工程的核心,技術和藝術是工程的重要支持。

新课标,新课堂,新思考——记青岛市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本次活動在李滄召開,為我區小學科學教師提供了廣闊的學習、交流平臺,引領教師深入理解課程標準,積極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了科學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課堂教學方式的革新,更將推動科學教育在實踐與反思中不斷創新,打造科學品質課堂,合力為學生定製最適合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