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相關資源已經收集好了,感興趣的小夥伴留意文末傳送門)

195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美術師徐景達用新發的工資買了一個印有齊白石畫的洗臉盆,

第二天早上,他在洗臉的時候,透過水的波動,看到臉盆底部的蝦彷彿遊動了起來,

突然,在他腦中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將靜止不動的水墨畫,變成會動的水墨風格的動畫呢?”

他將這個想法告訴了時任上美廠的總技師錢家俊

一年後,一部名為《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誕生了!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這個被譽為“中國首部水墨動畫”的作品從出生伊始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在國際上更是獲獎無數,其後又誕生了多部水墨動畫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牧笛》《鹿鈴》

而我這裡要說的是一部在國際上最富盛名的的,也是最後一部知名的水墨動畫—

《山水情》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整個短片僅有二十分鐘,並無一句臺詞,但不妨礙想表達的東西。

故事並不複雜,動畫隨著短笛聲開場,一個孩子撐著船去接一位琴師過河,等到船停後琴師突然倒地不起。孩子悉心照料琴師醒過來。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一日孩子無意中拿著短笛吹了起來,琴師聽後也在屋內隨之撫琴,分毫不差的還原出了孩子吹奏的曲目,孩子便隨著琴師學起琴來。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此時伴著琴聲,動畫裡出現了雅緻的景觀,有清泉裡暢遊的魚、雪中的茅草屋, 古人那份曠達清幽之情,全在這景緻與琴聲中。

琴師一日忽然看見二鳥翱翔天空之間,大鳥漸漸飛走,只留下一隻雛鳥。琴師也覺得該是分別的時候了。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琴師贈予了孩子自己的琴,孩子拜別了琴師,也撫琴一曲,用最雅緻的方式為琴師送行。

整個故事就到這裡,但那種清幽的感覺確實十分令人回味的。

而短短的二十分鐘內,便把國畫裡的那種寧靜的美展現的淋漓盡致,也體現了古人的那種感情深厚的師徒情誼,以及自然風物之美。

與片子這樣美好的意境相反的是,這部動畫是誕生在上美廠最無奈的時刻。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整個國家的經濟體制開始轉型,純藝術的動畫不再賺錢,而且動畫公司也需要自負盈虧。

水墨動畫可以說是比較燒錢的作品,雖然人物並不是國畫畫家繪製,但整個背景確實是由一張張水墨畫組成。

如果有常去拍賣行的土豪朋友,大概也能知道卓鶴君水墨畫的價值。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當然人物也要由原畫師一張張畫出來,再組合背景就更費時間,水墨動畫需要分層著色,畫在賽璐璐片上(這點其實與日本

2d動畫沒什麼區別,只是張數多少的問題),再由攝影師拍出那種暈染的效果出來。

這些動畫的人物形象,也是由國畫畫家吳山明親自設計的。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這樣的風格也在國際上得到了承認,山水情拿獎拿到了手軟,自然,這樣獨特風格的動畫實在是不多見。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另外想說的一點是,水墨動畫是出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一種頗具實驗性作品。

最早是上美廠的廠長,也就是山水情的導演特偉有感於當時的動畫作品還是在走模仿蘇聯的老路,而最後才有了這樣的水墨動畫。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這也是真正能在強調民族文化特質的時候,同時又能有了全世界都能欣賞的東西。

水墨動畫融合了中國文化的東西,然而他的剪輯手法又是很符合通用的鏡頭語言的,裡面的飛鳥也是運用象徵這樣全世界人都懂的手法去體現琴師的心意。

在今天電腦製作動畫盛行的時候,日本也曾經出現過類似水墨動畫風格的作品,這部動畫就是高畑勳的《輝夜姬物語》。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這部動畫取材於日本神話故事《竹取物語》,但內容上有很大改動,算是一次擴寫。

畫風上也不乏極其風格化的場面,如女主角奔跑的一段,就極好的用類似水墨畫的這種材質去表達出這樣搶眼的場景,又是在象徵女主角當時憤怒的心境。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諷刺的是,《輝夜姬物語》雖然是佳作,但也處在虧錢的狀態,投資大概3億人民幣(可知有了電腦後,要想搞出這樣的畫風也要耗費很大的成本)。而票房卻只有1.5億。

在現今中國也有動畫人在選擇了效率更高的方法的同時,也能創作出帶有水墨畫特徵的動畫,如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當然受資金限制大多篇幅為短篇。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動畫導演的個人水平,其實真的跟賺錢能力關係不大。

如果純粹按是否盈利來計算那麼計劃經濟時期的上美廠都不能算是盈利的狀態。

這並不是上美廠的過錯,也不是哪個人的責任,而是計劃經濟的通病影響了整個上美廠的決策。

之後上美廠也開始順應時代創作一些長篇的系列動畫,包括一些八零後九零後耳熟能詳的《十二生肖》《舒克與貝塔》。

到了新世紀以後,各種類型的動畫也嘗試做過,如《大耳朵圖圖》這樣可能比較子供向一點的,也有《鴨子偵探》這種堪稱童年陰影的作品。

最近上美廠也有些炒冷飯賣情懷的作品,在保持公司存活盈利的情況下 ,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舉措。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水墨動畫不再被人使用,也是符合商業規律的,一是效率上耗費時間,即使有那樣藝術的效果,觀眾的口味又不一定能接受。

就算是日本這樣的動畫大國,也沒幾部動畫電影能如宮崎駿一樣既賺很多錢,又能表達出一些深刻的東西。

大多數人還是會迎合整個市場,添加一些喜聞樂見的福利。近幾年最著名的例子大概是在新作裡添加了諸多娛樂元素的新海誠、細田守的。

對比他們之前的作品,不得不說《你的名字》和《怪物之子》有著某種妥協的傾向。

雖然沒到非要過度賣肉,到了極度有違自己本心的地步。但是這兩部動畫對比他們之前的作品可以說少了一些深度。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當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行為,如果不能賺錢也就意味著整個公司不能運作。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同時兼顧藝術和商業,如果沒有那個水平,那麼自然就會奔向好像十分可鄙的道路上。然而生存面前,沒幾個人能從容的談論操守了。

“站著還能把錢賺了的人”還真不多見。日本只有一個宮崎駿把自己最深刻的作品《千與千尋》牢牢的掛在了日本電影票房榜的首位。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宮崎駿從《紅豬》就開始夾帶私貨,他的電影裡充斥著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大多都是通過隱喻,以及角色不經意間說的話帶出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

《千與千尋》在表面上也是一個閤家歡作品,然而實際上卻包含人類的貪慾、社會的意義等比較深刻的問題。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這樣的方式無疑為日後的動畫工作者提供了一個思路,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創作出這樣的作品。

其他的導演也有自己的辦法去兼顧商業與藝術,如湯淺政明就跨國與Netfilx(自家出品過紙牌屋、王冠等知名美劇)這樣不差錢的公司合作製作了《惡魔人》這樣有內涵(並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的作品。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而中國的一些動畫公司也試圖摸索出一條能結合商業與藝術的道路,一些國產動漫目前還談不上具有多麼深刻的內涵,但已經在做到滿足質量上達到一個合格的商業作品同時把自己推銷出去。

如秦時明月,凸變英雄LEAF會賣到B站、愛奇藝等視頻網站,而這些視頻網站也幫助動漫宣傳,動畫製作公司的收益也自然跟播放量掛鉤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之後的動畫工作者總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或是放一些觀眾喜愛的娛樂元素,或是心比天高就要搞有深度的作品,還能找到金主爸爸。

水墨動畫成絕唱既有時代的原因,也留給了動畫工作者一個警醒——在保持自身藝術水平的同時,人也要吃飯吶。

PS:為了方便大夥,我把汁源收集好了,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這部30年前的作品至今無人能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