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利潤,投資中兩個永恆的話題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風險越大收益越高。所以風險和收益就成了所有投資者不斷權衡利弊的天平。成功的投資者都是深度風險厭惡者,每一個投資者在考慮通過投資使自己資產增值過程中,如何平衡風險和利潤就是一門學問了。

風險利潤,投資中兩個永恆的話題

前面說到了“高收益、高風險”,意思就是說金融資產的收益來自於它的風險,那麼就有一個問題需要回答,金融資產的風險到底是什麼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如果你對金融資產的風險有更好的認識,那麼你對背後的利潤就會有更好的判斷邏輯。

風險利潤,投資中兩個永恆的話題

你肯定聽過一個概念,叫有效市場假說。根據這個假說,沒有人能夠戰勝市場獲得超額收益。但是你看看市面上那麼多的主動性基金獲得了超額收益,那他們的利潤來自於那裡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這幾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中國部分商品徵收高額的關稅,導致全球股票集體大跌,這就說明股票傾向於同漲同跌。但是在波動的過程中不同的股票的波幅卻是不一樣的,甚至有些基金還能獲得正收益。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了?說明一個金融資產漲跌的背後有2個因素:一個是共同因素,另外一個就是個別因素。

這個時候我們就搞懂了風險來自於2點:共同因素和個別因素,換句話說就是金融資產的風險應該來自於2個方面,一種風險是來自於整個市場的風險,另外一種是來自於外部因素的風險。那我們也說了,收益來自於風險,如果風險來自於2個方面是不是收益同樣可以劃分為2個方面了

風險利潤,投資中兩個永恆的話題

上個世紀60年代,後來的諾貝爾得主威廉.夏普就發現了這個現象,他寫了一篇論文把他發表在當時最頂尖的學術期刊上——《金融學學刊》,他把金融資產的收益拆分成2個部分,跟隨市場波動的那部分叫貝塔收益,不跟隨市場波動的部分叫阿爾法收益。你別看就是這樣一個個小小的劃分,卻奠定了以後上百年的投資理論。因為人們第一次對風險和利潤有了一個系統性的分析框架。

風險利潤,投資中兩個永恆的話題

比如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CEO達里奧,就管理著旗下2只基金,一隻主動型投資基金,叫純粹阿爾法基金,另外一隻是以貝塔收益做改良的被動投資基金,“全天候基金”。事實上如果你購買過基金你就會知道,基金在分類上有主動性基金和被動型基金2種,說白了被動型基金就是掙的貝塔收益,而主動型基金就是掙的阿爾法收益。

風險利潤,投資中兩個永恆的話題

那這對我們普通人有什麼啟示了?

如果你對風險和收益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你就會知道該如何去平衡的規避風險。接下來我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對我有過很深的啟示,它是完美闡述了風險和收益。

假如你在做投資決策的過程中,有這樣2只基金或者股票,一隻基金年化收益是15%,波動率也同樣是15%。另外一隻基金年化收益是10%,市場波動率是5%;這個時候我們該選擇那支基金了?

首先在金融學中最重要的是什麼?第一是收益,第二是風險,我們每個人都是想追求高收益低風險,但是收益和風險是對等的,最終投資的目的就是要改變被動的格局。我們回到這個題目:

第一隻基金收益為15%,波動為15%,收益和風險比為1;1

第二隻基金收益為10%,波動為 5 %,收益和風險比為2;1

那麼答案就很明顯了,在第二隻基金上你所承受的每單位風險所獲得的收益是第一隻的2倍,所以這個答案選擇第二隻更為明智。現在你知道了收益和風險這個因果關係,也知道投資大師就是在不斷做放大收益縮小風險的事情,那這個題目有沒有另外一種思考方法可以接近投資大師的邏輯了?

風險利潤,投資中兩個永恆的話題

得到APP上香帥老師是這樣給我思考邏輯的:現在你可以通過加槓桿的方法放大第二個基金的波動率和收益率。比如說你用三倍的槓桿,那麼這個基金的波動率就放大到了15%,和第一個基金是持平的,這個時候第二個基金的收益率是多少呢?10%×3=30%。所以你看,在風險同等的情況下,第二個基金的收益率變成了第一個基金的兩倍,你得出的仍然是同樣一個答案,在這個題目裡應該選第二隻基金。

在投資的時候我們不僅僅要看收益率,還要看風險,風險和收益的比率,也就是單位風險收益率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風險利潤,投資中兩個永恆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