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司法行政」好故事——我與司法行政的獨家記憶之人民調解

“我与司法行政”好故事——我与司法行政的独家记忆之人民调解

我與司法行政的獨家記憶

之人民調解

中國新時代的新氣象,讓世界矚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往開來,再創輝煌,它讓人民感受到實現中國夢的堅定步伐,讓世界感受到中國道路給人類帶來的光明前途;它承載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凝結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更是習近平總書記,這位新時代領路人對人民一腔赤誠熱愛、對歷史勇於擔當的真實寫照。

做為一名司法行政的基層工作者,回憶數十年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有太多美好的記憶出現在我的腦海中。還清晰記得剛接手司法所工作的時候,對調解工作沒有一點工作經驗很是生疏。為了順利的開展工作,我先後學習了《人民調解工作程序》和人民調解的一系列法律法規,提升了自己的業務水平。在調解工作中,要善於把握當事人的心理活動,掌握矛盾的焦點研究當事人的心理,採用相應的調解方法,調解要調心,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調解工作才能做的十分順暢。

記得2016年4月5日,家住萬隆小區6號樓的李某一臉無奈的來到司法所,希望司法所出面解決自己和米某、張某因房屋漏水引起的糾紛。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李某住在萬隆小區6號樓5單元402,米某住在3樓,張某住在2樓。自己家水管沒關造成水漏到樓下,給米某和張某造成了損失。因為自己不常在家住可能有一次回來時家裡停水了,打開水管後沒有及時關上,導致家中成了汪洋大海,也給樓下的鄰居造成了災害。事後自己主動上門道謙並表示要賠償米某和張某,張某住在2樓損失較輕,只有牆壁上有一些水印,而且也是裝修多年的舊房了,說只要能把牆體修好自己沒有太大意見。主要問題在3樓的米某,他們是剛給孩子裝修的婚房,而且受災很嚴重,吊頂、牆壁、床、沙發、地板、電視等多種物件受損。李某找裝修公司問了一下,修復這些大約需要8000元就夠了,為了表示謙意,自己願意再多拿出一部分錢賠償米某,但是米某卻要求李某賠償自己當初裝修的全部費用共計33000元。李某覺得不能接受米某的過分要求,所以引發了激烈的爭吵。

聽了當事人李某的敘述,我和兩位同事來到了萬隆小區米某的家中瞭解情況。一進門米某就非常氣憤地向調解員訴說:“你們看看這新房都成什麼樣子了,我這是要等兒子從國外回來結婚用的呀!這可怎麼辦呢?”我一邊勸說安慰米某一邊觀察米某家的受損情況。我說:“您看,咱們家確實損失挺大的,又是新房換成是我我也會很生氣,但是您老人家反過來想想,他們家比咱們損失還要大,也要修復,他們還有個在上學的兒子,家庭條件也不是特別好,咱們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他們把你損失的部分賠償了,您看怎麼樣?”當事人米某態度十分堅硬,認為自己是給兒子準備的婚房,如今被弄成這般狼狽不堪,自己已經夠倒黴了,李某應當賠償全部裝修費用自己要重新裝修。米某態度強硬,事態陷入了僵局。

隨即我們又來到李某家中,李某說自己也不想發生這樣的事,即然事情發生了自己並沒有推卸責任是要想法解決的,但米某的要求簡直是訛詐。因各方分歧較大,調解未成。

根據雙方當事人的爭議問題,我們認真討論分析,決定先讓李某幫助米某把房子清理一下這才是關鍵問題,因為不管是修還是重裝都需要先清理現在的現場。我立即找李某將調解想法告訴他,並且讓李某在清掃的時候多和米某聊聊鄰里感情,用真情感化米某老兩口。李某聽了調解員的建議後,第二天立即隨同調解員來到米某的家中,當時米某還在氣頭上有些拒絕,我說:“您看,您的孩子都不在身邊,家裡出了這樣的事雖然都很生氣但咱們還是要想辦法先解決問題的,首先不管怎樣先把家裡損壞的東西清掃一下才行,您兩位年齡大了讓李某先幫助您清掃一下,然後咱們再解決其它賠償問題,您看怎樣?”一番話讓米某的情緒頓時平靜了不少,同意先讓李某進去幫助清掃。在李某清掃的同時,我看到米某情緒有所轉變,立馬趁熱打鐵對米某開始說服,您看您二老年齡大了,兒子又不在身邊,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鄰里相處好了比什麼都強。我的一番話加上看到李某邁力的勞動,米某的態度轉變了不少,說:“自己並非不講一點人情,只是房子是婚房,弄成這樣很晦氣自己就想著全部再弄新的。”看到雙方態度都軟化了,我說:“要不咱們都各退一步和和氣氣的把事情解決了怎樣?通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不懈努力,以及積極引導各方當事人先從人道主義出發解決問題,不斷深入耐心細緻地做各方當事人的工作,最終促使雙方達成一致意見。

這次調解是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受損情況比較嚴重,而且要求賠償金額也比較大,調解過程也屢屢受挫,自己的心理壓力挺大的,但是通過我和同事們的不懈努力,最終使矛盾化解,雙方握手言和,當時覺得特有成就感,也使我對以後的工作更有信心。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已從事人民調解工作十餘年,我與人民調解共同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這十年承載了我的夢想,也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以後我會一如即往地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為社會和諧貢獻力量,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在人民調解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報送單位

洛陽市司法局

作者姓名

白 梅

“我与司法行政”好故事——我与司法行政的独家记忆之人民调解

河南司法行政在線 出品

歡迎投稿到郵箱:[email protected]

傳真:0371-659003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